《万物生》:浸满强烈的生活质感
梁鸿鹰
![[转载]梁鸿鹰 <wbr>|《万物生》:浸满强烈的生活质感 [转载]梁鸿鹰 <wbr>|《万物生》:浸满强烈的生活质感](//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文艺报》总编、文学评论家梁鸿鹰在《万物生》研讨会上发言
——————————————————————————
在看《万物生》这本书之前,我就已经看到了宋家宏先生的评论《<万物生>:新农村建设需要什么》,我觉得沈洋的小说正好关注了这个问题,或者试图以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艺术积累回答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在我们走向、冲向第一个一百年最后的这个阶段,我们新农村建设到底要奉献什么,老百姓真正需要什么,给他们提供什么?这是一个大题目。
但是从这个大题目当中,我们确实看到作者的这种奉献,怎么说呢,我认为《万物生》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给我们一个尽善尽美的“苹果”,我觉得它是一个可能有一点小缺点的,可能是还有一些青涩的,但是它是一种可能给我们鼓舞力量的这样一个“苹果”。
首先,我觉得《万物生》这个作品,其原生性和那种生活的质感,是非常强的,作者对普通日常生活的捕捉,源于对土地的深厚感情。我能看得出来,他小说里面描写的山山水水,说到我们云南的昭通,尤其是对昭通的作家群,对于这块土地怀着深厚的感情。你看作者特意写到主人公的书架上摆的书,把我们昭通作家的书全部植入了,他非常热爱这块土地,热切地关注着在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事,还十分赞赏女主人公为了改变家乡的面貌所做出的努力。
![[转载]梁鸿鹰 <wbr>|《万物生》:浸满强烈的生活质感 [转载]梁鸿鹰 <wbr>|《万物生》:浸满强烈的生活质感](//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有时候会觉得,主人公文雅琪挺幼稚挺冲动的,但是你觉得她挺可爱。我们就是踏踏实实的为农村建设尽点力,做点贡献,没有更多的口号,没有更多的更大的角度等等,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非常好的,而当前在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当中,也确实需要这样的新生力量。刚才潘灵说,审视当前的新农村建设,需要新的境界,需要新的眼光,我觉得在这方面作者也做了非常好的努力。
同时我也注意到,宋家宏先生在他的这篇评论文章中,也提出了对《万物生》的一些客观中肯的意见,对《万物生》是有些偏爱的,由于偏爱,我觉得他才提了好多中肯的意见。我觉得这个意见对正在成长中的沈洋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我们说《万物生》就是一个尽善尽美的“苹果”了,那我们就让它装箱沉淀起来就完了,宋家宏还是想让这个“苹果”将来长的更好一点,我跟他的想法是一样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也想提一些意见。
第一,我觉得小说写得太密了,都是事,对人的心路历程描写和人物刻画还不够。第二,一共十六章,我觉得也没必要这么长,每段还可以更短一点。
我还想说的是,最重要的,我觉得有这样一个好的开端,对沈洋将来的创作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我就说这些。
(作者系《文艺报》总编,根据《万物生》研讨会发言整理)
![[转载]梁鸿鹰 <wbr>|《万物生》:浸满强烈的生活质感 [转载]梁鸿鹰 <wbr>|《万物生》:浸满强烈的生活质感](//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