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何妨引入创意写作体系———对鲁院模式一点建议(刊《文学报》)

(2015-11-02 10:13:42)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转载

[转载]何妨引入创意写作体系———对鲁院模式一点建议(刊《文学报》)

  鲁院(其前身为中央文学研究所,后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是中国作家协会培养文学新人的专门学校。这所特殊的学校发展到今天,虽历经风风雨雨,但其培养文学新人的主旨未曾改变。六十余年来,鲁院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不同的时期探索了不同的培养方式,适应了文学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高研班成为鲁院的主要办学方式,办学成绩受到了国家、作协和作家等各方面的肯定。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员不可避免地会对鲁院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鲁院这种没有学历和学位的新人培养模式还能否可持续发展?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文学的崛起,所谓纯文学写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从事纯文学写作人员基数的不断减少,优秀的写作者所能引起的关注度不断下降,文学新人冒出来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这会不会导致鲁院高研班生源的质量不断下降?如果不能保证生源的高质量,这种所谓的高研班还能称之为“高研班”吗?如果这不是危言耸听的话,那么,鲁院文学新人培养的未来方向是什么?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鲁院又能何为?鲁院需不需要借鉴一种新的文学理论———创意写作———作为新人培养的理论指导?
  从创意写作的视野来看,鲁院在新人培养方面的实践,在某些层面上可以和西方的创意写作体系相对接。从这个角度来说,鲁院的新人培养的许多举措是西方创意写作中国化“非自觉”的实践。所不同的是,鲁院的新人培养范围过窄,仅限于文学。但考虑到鲁院在开办作家班的同时,也曾经开办过文学编辑班、评论家班,甚至编剧班,这和创意写作倡导的理念已经非常接近了。
  有鉴于此,鲁院今后的文学新人培养,完全可以走创意写作的路子,像爱荷华大学那样建立一套创意写作系统,走学科化(授予学位)、制度化(作家工作坊)、系统化(创意写作系统)的新人培养之路。在新的培养体系中,来鲁院学习的文学新人不但可以获得现在鲁院所给予的各种培养,还能够在修满一定的学分后,获得学位和学历。鲁院的教学将形成作家工作坊,来制度化运作,以创意写作系统实现作家培养的体系化,真正实现作家教作家、理论家教作家的理想状态。
  鲁院今后的发展之所以能够借鉴高校创意写作系统,是因为它有着良好的可转化基础。通过考察可以知道,鲁院的办学目标和办学方式与创意写作有诸多不谋而合之处。
  与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系统类似,鲁院前身中央文学研究所的创办初衷,同样也是“为那些长期在战争中,有过一些创作实践,但没有系统学习过的人创办的”。
  其次,鲁院作为一所文学院,它的办学方针应该以作家为主,以服务于他们为根本目的,要在这里给作家提供一个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这里思考一些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我提高、自我改善、自我教育,而不能搞灌输。而在鲁院制定的教学大纲中,则提出了灵活的办学模式,包括研讨与实践、全新案例课程、特约专家讲座、小班化导师制,以及建立与文学界、文化界、出版界、影视界等渠道交流。
  如前所述,美国战后时期创意写作系统的兴起代表了写作个案教学巧妙地连接起两个对立面:一方面像爱荷华写作工坊能够给予学位证明,同时,体现教育改革理念的新型自我表达创造力极大扩展了传统所未能达到的审美内容。而工作坊新式的教育模式,即小班化的师生讨论,则能够弥补鲁院讲座式教学的缺憾。
  鲁院的学历问题是困扰最大、压力最大、难度最大的问题,并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计划与实施,从而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教学效果。根本的方法还是在于实现鲁院自身新人培养的学历化和学位化,而要实现这一点,则首先应该实现鲁院教学的学科化,借鉴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系统,走出鲁院独具特色的新人培养之路。
原文地址:http://wxb.wenxuebao.com/wxb/html/2015-07/02/content_203858.htm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