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闽派批评”与闽派诗歌

(2015-10-15 10:07:23)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转载

当代闽派诗歌引人关注,与“闽派批评”对本土诗歌创作的介入与推动有着极大关系。“闽派批评”这一说法的出现,最早是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谢冕、孙绍振等闽籍批评家为“朦胧诗”辩护,在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30多年前,当舒婷等诗人的“朦胧诗”刚发表时,一度遭到主流声音的否定,被批判为“古怪诗”。在论争中,谢冕、孙绍振力排众议,力挺舒婷,使得当时的福建诗歌创作在新诗潮中有着突出表现。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连同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文学史并称“三崛起”。

福建诗歌创作独树一帜,出现了杜运燮、蔡其矫、舒婷等“朦胧诗”代表性诗人,在“第三代”诗歌潮流中又出现了吕德安这样在全国层面有着重要影响的诗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包括汤养宗、安琪、徐南鹏、巫昂在内的众多福建籍诗人亦在中国诗坛广受关注。

有评论指出,“闽派批评”不应囿于一地之见,但不可没有本土关怀,特别是要密切关注福建本土的文艺创作,起到介入和引领的作用。在去年的“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高峰论坛”上,众多有识之士均发出“闽派批评”应加大关注本土文艺创作的呼吁。今年的高峰论坛增设“闽派诗歌研讨会”,也是一种适时的呼应。

福建日报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