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俄罗斯女作家凭口述实录诺奖折桂

(2015-10-09 12:00:00)
标签:

文化

白俄罗斯女作家

阿列克谢耶维奇

凭口述实录诺奖折桂

获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

分类: 自由典藏

白俄罗斯女作家凭口述实录诺奖折桂

 

 

 

 获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没写过散文、诗歌、小说得知获奖时正在熨衣服

 

 

白俄罗斯女作家凭口述实录诺奖折桂

 

 

作者:北京青年报记者崔  巍   原载:《北京青年报》2015年10月9日第A18版

 

 

    本报讯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在1953年以《二战回忆录》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相隔62年之后,瑞典文学院才终于再次将此殊荣授予纪实文学作品的创作者。昨晚7点,瑞典当地时间下午1点,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获奖者为白俄罗斯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事实上,阿列克谢耶维奇入围诺奖评选已经好几年了,尤其是在中国文学评论界,每次诺奖公布之前都会被提起的名字除了村上春树和北岛,就是这位来自白俄罗斯的女记者。甚至评论界普遍认为:如果诺奖要发给除了小说家和诗人之外的作家,那么阿列克谢耶维奇就是最有希望的人选。

    瑞典文学院写给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颁奖词是:“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学院新任常任秘书长萨拉·丹尼尔斯在宣布结果后接受现场媒体采访时介绍:阿列克谢耶维奇生活在白俄罗斯的明斯克,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间,她一直在描绘苏联时期与苏联解体之后的个体经历与生活。虽然她没写过散文、诗歌、小说,而且职业是记者而非作家,但她以自己的方式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从而扩展了文学的概念,这也是文学院选择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原因之一。

    至于这种所谓的新形式是什么,丹尼尔斯表示:“她书写的不是单纯的历史,不是仅仅叙述事件,而是写下了一部部情感史,为我们描绘了人们的情感世界,如果你愿意,也不妨称之为‘灵魂的历史’。她也参与报道过一些重大事件,包括切尔诺贝利和阿富汗战争等,不过这也是为了进一步挖掘苏联人民的内心世界。她采访过成百上千的儿童、男人与女人,而在她的著作发表之前,我们对这段历史知之甚少。”

    萨拉·丹尼尔斯还透露,她已经第一时间打电话向阿列克谢耶维奇通报了获奖消息,对方为自己终于得到理解和认可而大喜过望,连说了很多次“太棒了”。

    之后,在与瑞典电视台SVT通电话时,阿列克谢耶维奇说赢得诺奖让她有了一种“复杂”的感情。“马上我就想起了很多伟大的人物,比如伊万·蒲宁、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她提到了获得诺奖的俄国作家后说,“一方面,这感觉棒极了,但也不免感到有些被打扰。”阿列克谢耶维奇还告诉电视台,瑞典文学院给她打电话的时候,她正在家里“做家务,熨衣服”。当被问到将会拿800万瑞典克朗(约合616.9万元人民币)做什么的时候,她说:“我只会做一件事:给我自己买个自由。每写一本书都要花我很长时间,五到十年吧。”“关于写书,我有两个新想法,我很高兴现在可以自由地写它们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