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景艺文季:从阅读文艺到理解社会

(2015-09-25 13:02:12)
标签:

文化

文景艺文季

从阅读文艺

到理解社会

北京青年报

分类: 自由典藏

文景艺文季:从阅读文艺到理解社会

 

文景艺文季:从阅读文艺到理解社会

 

 
     作者:北京青年报记者张知依   原载:《北京青年报》2015年9月25日第B2版      
 
 
     一座城市可以有多少文艺的可能性?由世纪文景出版机构组织的“文景艺文季”日前在北京77剧场举行,试图回答的正是这个问题,该文化沙龙已举办三年,今年首次来到北京。刚刚过去的周日及周一,20多名文艺家共同出席,为读者呈现了五场沙龙、两场论坛。

    “举办之初,我们只是对身边的文艺之事感到好奇。”世纪文景总经理王蕾告诉青阅读记者举办艺文季初衷。记者了解到,除了文学的探讨,今年以“阅读未来”为主题的艺文季加入一些社会话题的探讨,譬如“从波德莱尔的‘黑衣女’到Uber界面”的沙龙议题,“社会的进步不仅需要政府,也需要每个人打开心智、身体力行,我们相信阅读是能够帮助大家一起更好地理解这个社会,以及理解自身最好的方式。”王蕾说。

    主论坛之一“留住故事”上,史航、止庵、张立宪、张悦然等几位嘉宾围绕当今生活被新媒体打碎的现状,探讨留住生命故事的意义。这一主题从世纪文景出版的《留住故事Save the story》系列而来,该书一套汇集了全世界受欢迎的经典故事,由当代优秀的小说家为孩子重新讲述,该书的翻译文铮介绍说,“这套书集结优秀的小说家为7~14岁的小读者改写的世界经典,包括《约婚夫妇》《唐璜》《李尔王》等,他们可以用当今的语言,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讲述故事,让孩子们在聆听睡前故事的时候,通过父母的朗读和与他们的眼神交流感受到故事的神奇。”

    另外一场主题颇为穿越的沙龙“从波德莱尔的‘黑衣女’到Uber界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顾铮与评论家史建从影像以及城市建筑角度,分析了现代都市表征的发生与发展,两位学者以诸多世界著名摄影作品作为线索,梳理19世纪中后期中产阶级女性开始作为消费者进入到公共空间至今的图像语言,以及如今一张谷歌地图让个人隐私展露无遗的都市经验。近百年的都市形态的塑造中少不了讨论城市化进程中对城市的拆建和改造,顾铮举出中国艺术家张大力的作品《北京拆迁》为例讲解:“张大力所关注的中国的拆迁和巴黎的奥斯曼的拆迁时隔一百多年,他对90年代北京的拆迁开始进行摄影的跟踪、表现,追寻这些拆迁是因为什么逐步的蔓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