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正鸿: 心灵的写照

(2015-08-25 14:12:52)
标签:

文化

唐正鸿

心灵的写照

刘建忠作品集

《行走在文字边缘》序

分类: 自由点击

唐正鸿: <wbr>心灵的写照

 

  

心灵的写照

——刘建忠作品集《行走在文字边缘》序


■作者:唐正鸿  原载:《昭通日报》2015年8月25日第3版

 

    这天早上,我正在办公室处理文稿,建忠拿着他那本厚厚的文稿进来,请我作序。说句真心话,建忠一边工作,一边创作,而且几十年如一日,确实不易。记得几次交谈中,建忠都说很想出一本书,我也非常支持,希望早一点见到他的精品力作。如今,面对他的书稿和真诚委托,我只好欣然应诺。

    认识建忠是从他的文章开始的。15年前,我刚从部队转业回来,各方面都处在转变和适应当中,只好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读书看报上。起初,在《昭通日报》上看到建忠的文章还不在意,后来越读越觉得有“嚼头”。于是,我产生了偏好,凡是他的文章都要拿来读一读,品一品。久而久之,就与他有了神交。更没想到,2005年6月,我居然到报社当了总编,与建忠成了同事。也许,这就是天意,这就叫缘分吧!

    建忠身世非常坎坷,他出生于河北康保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放过牛,卖过炭,打过工,当过兵。正因为如此,为他今后的写作注入了不竭的源泉和动力,同时也成就了他的文学事业。他的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中国青年》《云南日报》《滇池》《小小说选刊》等全国100多家报刊上刊发。更富传奇色彩的是,他通过写作改变了命运,成为一名很有影响力的记者,因为他的一篇散文,还促成了他美满的姻缘。

    也许是职业的缘故,我更多关注建忠的是他的新闻成就。他从事新闻工作多年,采写了大量鲜活的稿件,每年都有不少文章在国家、省里获奖。因工作敬业,成绩突出,他多次被市里评为“新闻宣传先进工作者”和昭通市“首届爱岗敬业道德模范”。近两年,他的散文、随笔、杂文又井喷似的冒了出来。我吃惊之余,更多的是替他欣喜,为他高兴。人就是要扬长避短,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建忠的文学作品,大多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他写的《北方大兵南方妹》,《永远的红纱巾》《父亲是一株麦子》《娘心在乡下》《给对手一条出路》《有多少人还在读书》《谁来拯救我们的良知》等等,都源于生活,许多还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因而他写起来得心应手,洒脱自然。而读者读后,有一种亲近感、亲切感和真实感。正如一名读者说的:“读了刘老师的文章后,仿佛回到了现实生活中,让人高兴,让人忧伤,让人思考。”

    建忠的文学作品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精炼。他的作品一般篇幅都不会太长,但构思精妙,文字流畅,寓意深邃。读他的作品,不能心浮气躁,更不能一扫而过,必须静下心来,认真的读,细心的品,逐字的嚼,方能悟出人生真谛,领会深刻内涵和精神世界,真正受到启发。

    在这里,我还要说一说建忠的杂文。杂文是建忠的强项,他常常抓住社会的一些弊端,开门见山题,直言不讳地予以抨击,其语言之精准,用词之辛辣,拿捏之精道不言而喻,可以用“入木三分”来形容。读他的杂文,是一种文字的享受,正义的伸张。正因为如此,他的杂文多次在全国全省获大奖。

    现实在演变成历史,历史又通过作家逐渐复活。我衷心祝愿建忠继续撷取生活的花蜜,在写作的道路上不断耕耘,潜心创作,写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做到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双丰收、大圆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