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涂绘文化上的“三聚氰胺”?

标签:
情感 |
分类: 自由点击 |
成人涂绘文化上的“三聚氰胺”?
□作者:羊城晚报记者
http://www.ycwb.com/ePaper/ycwb/images/2015-08/02/B01/res14_attpic_brief.jpg |
http://www.ycwb.com/ePaper/ycwb/images/2015-08/02/B01/res17_attpic_brief.jpg |
信力建 |
http://www.ycwb.com/ePaper/ycwb/images/2015-08/02/B01/res20_attpic_brief.jpg |
徐美玲 |
http://www.ycwb.com/ePaper/ycwb/images/2015-08/02/B01/res23_attpic_brief.jpg |
潘幸知 |
没营养的阅读是无意义的假阅读
要读有价值的书
羊城晚报: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给包括媒体在内的许多朋友寄赠图书,目的是什么?
信力建:我大学时读的是中文专业,会有一种类似儒家的济世情怀,见到好的书就想着和别人分享。我们想影响有影响力的人,放大智者的声音,让企业家更有文化,让思想者更自由。所以,我们赠书的对象和我们没有任何商业上的往来。
羊城晚报:选书的标准是什么?
信力建:我们最注重的是价值,要选有价值的书。
羊城晚报:什么叫有价值?
信力建:简单地说就是公平、正义。用佛家用语来说,一苇渡江,就是要过渡到彼岸,要有智慧才能抵达彼岸。快乐、智慧,就是有价值。
羊城晚报:我看您选的书,都是思考型的书,也就是您所说的有智慧的书,也是您自己平时喜欢阅读的类型?
信力建:是的,其实阅读也很随缘的,现在中国每年出版40万种书,我们能碰到的九牛一毛,这是一种双向的缘份。
羊城晚报:那您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信力建:人和动物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会作价值判断,会思考。我们选送的书都是希望能有助于阅读者思考和判断,得到正确的结论的。
羊城晚报:但现代人压力大,似乎渐渐形成了一种轻阅读、浅阅读,甚至是一种反思考、非思考的阅读风气,而包括出版在内的有关文化的生产方面都在迎合这种倾向。对此您是怎么评价的?
信力建:这是一种文化上的三聚氰胺现象。添加了三聚氰胺的牛奶是一种有害的牛奶,是一种害人的假牛奶;最初据说也只是往牛奶里添加白糖,但也是一种伪牛奶了。因此,反智的、盲从的、没有营养成分的阅读是一种无意义的假阅读。即便是美国娱乐大片,比如《功夫熊猫》,不要以为看了以后只是一笑了之,其实它潜藏着浓厚的美国的价值观,在不知不觉间影响了很多人。有意义的文化就像是溶化了糖、盐、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的水一样,营养成分是看不到的,但它确确实实对人体有益。日本的动漫、韩国的影视剧也一样,尤其是韩剧,婆婆妈妈的后面有很深的儒家传统价值观在内。当然,阅读可以有深有浅,但不能没有价值;浅阅读可能是走向深阅读的初级阶段,但不能永远停留在初级的低幼阶段,要往深里走。学贯中西曾经是很多中国人的梦想,这需要相当的知识储备,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并用来指导人生,这样的阅读才有意义。
警惕掏空意义的反智倾向
羊城晚报:您注重思考型阅读的这种习惯,是不是与您的经历有关?
信力建:我只是一个个案,不带有普遍规律,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
羊城晚报:但是,与年轻一辈相比较,你们这代人确实有重思考、重责任的特点。而80后、90后这些年轻人即使是到了而立之年,却仍然显得低幼化,而由他们构成的相当部分的社会文化,也都表现出这种低幼化的倾向。
信力建:当下是存在这种低幼化的倾向。比如,动漫电影的泛滥,除了某些场合偶尔扫一眼,稍作了解外,我是不看的,我认为这对孩子的智商是有负面影响的。这种反智倾向始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大批知识分子像砍大树一样被砍掉了,遗漏下来的一些小树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又被砍了,这导致了现在所谓的作家、导演有许多其实是没有文化的,他们的作品往往既没有审美,又没有思想,只是一杯白开水,甚至是负白开水。像李安导演的电影《一代宗师》,不仅是画面很美,也不仅是讲一个武术故事,而是通过这个故事,在宣扬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传统价值观。为什么现在有的人瘫在地上爬不起、不能扶?与缺乏价值观的宣传与传承有关,与这种掏空了意义的反智的低幼化倾向有关。
羊城晚报:商业在这种低幼化倾向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信力建:商业对价值观的冲击值得警惕。比如,中国人曾经对出版物感觉很神圣,现在有不少是相反的,无论怎样无聊、恶心,只要有商业利益,就可以出版成书。普通老百姓喜欢什么,就出版什么。包括新媒体,商业利益第一,吸引眼球就行。
羊城晚报:有人认为这是文化多元的表现。
信力建:不是文化多元,这也许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得到说明——韩国的商业经济那么发达,但并没有摧毁他们的传统价值观。
学者
论
徐美玲[爱阅儿童阅读研究院院长助理、阅读推广人]:
浅阅读也是一种阅读
羊城晚报:近期,一本名叫《秘密花园》的涂色书受到了热捧,在纸质书危机的年代,这无疑是一个较为特别的案例。您认为这本书为什么会火起来?
徐美玲:首先我认为,《秘密花园》的底色文样设计足够精美,以往任何作品都没有达到这种复杂的精美程度,它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艺术水准。其二,我认为它之所以火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在与读者的互动中给予了个人创意的表达空间。
这本书其实不算阅读书,而是属于手工类图书,你买了不单单是为了看,而是为了自己能涂色,在劳动中获得美感和快感,这是一般的图书很难给予我我们的。就像我们小时候织个手套,家庭主妇做插花、烘焙等,不见得比专业的做得好,但因为这是自己做出来的,创造了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你就体验了一种个人创造的快感。它更容易上手,所需准备的材料只不过是彩色笔,比其他手工类都简单。更容易有成就感,更不容易产生挫折感,比如烘焙有烤糊的时候,养花有养死的时候,涂色少有失败的,所以人人都可以从中获得创意和美的体验。
羊城晚报:有人说该书迎合了人们在快餐时代阅读轻、浅的特征,您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徐美玲:它的减压作用,切实迎合了现代人的生活需求。现代人每天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社会交往,人际交往的圈子也非常大,各方面的压力也不小。通过这样一种涂色的方式,实际上是让你暂时从日常生活中的纷纷攘攘中脱离开来,静下心来创造这样一件美好的事情。其实不光光这个东西能减压,生活中,比如冥想,比如阅读,同样有这样一种减压的作用。把你从现实世界中拉到一个虚拟的世界去,也是一种放松的方式。
羊城晚报:有人说涂色书是一种成人幼稚化的表现,也有人认为是一种放松,是与重阅读相反的轻阅读,或者是现代人的一种多元选择,您认为呢?
徐美玲:这样一种简单的方便的阅读确实花费了我们很多的时间。因为人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你花在这些方面的时间多了,势必你花在比较厚重的有深度的书籍方面的时间就少了,就也就影响了人们对深度阅读的关注度。所以,需要有自制力。但是,无论是以哪种方式的阅读,我认为阅读量的提升,是一个很值得高兴的事情。
羊城晚报:就您的观察,当下成人阅读中还存在什么问题?
徐美玲:阅读习惯没有很好地养成。我们从小就鼓励养成阅读习惯,可是,为什么我们没有阅读习惯呢?对于成年人来说,现在的趋势是,越喜欢阅读的人,他其实书读得越多,因为他知道可以从书里得到更多的东西,还有很多自己不明白的东西,从书里能够得到答案。而越是不喜欢读书的人,他不知道原来书里有这样的东西,所以他越没有阅读的欲望,所以就造成了越是喜欢阅读的人,他会去买很多书来读;而相反,不爱阅读的人则越不会去买书。
专家
说
潘幸知[幸知在线情感咨询平台CEO,情感私董会创始人]:
暂时低幼是放空大脑的方式
羊城晚报:《秘密花园》是一本成人涂色书,上市就受到了热捧,您认为这样一种涂色的方式,能真正做到减压吗?
潘幸知:我觉得涂色能锻炼一个人的专注力,能帮助人放下生活的焦虑,充当了心理安慰剂的作用。尤其是在这样的短平快时代,躁动不安的心需要一份安静的寄托。它带来的成就感,可以抹去生活中的紧张感。我认为《秘密花园》之所以流行,不仅仅在于它多重想象的涂色之美,更在于赋予这个花园的神秘幻象,比如,订购铅笔不是一次性寄出,“让这个收到铅笔的过程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比如,每支铅笔和颜色都赋予了充满诗意和活力的名字,而它包装的涵义赋予了它的传播价值。
羊城晚报:从销售数据来看,会有更多女性购买这类书籍,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潘幸知:这类书符合了女性的角色期待。这不是问题,是女性本能,就像女性更多的喜欢做十字绣、缝纫手工,这种细腻、需要时间沉淀才能带来的成就感,是对家庭这个场域的衍伸。
涂色卡更多地满足了女性对幻想空间的把控,成就涂色艺术,就像装扮家庭,驾驭一个已知空间,让它产生多重可能。而男性更多愿意走向大千世界,去探索未知空间。中国女性驾驭已知空间的本能,让她们有着相对凝固的社交空间。比如很多已婚女性,除了家庭之外甚至失去了与家庭无关的社交,失去了职场社交,所以一旦她们遇到婚姻困惑,就会像断掉一只胳膊一样无力。幸知在线有一组数据,因为夫妻关系问题而选择前来求助的来访者,比例高达87%。当然,一本涂色书还成不了女性一只胳膊或一条腿的角色,但是,它可以缓解这样一种疼痛。
羊城晚报:当下很多成年人喜欢阅读低幼化的书,看低幼化的影视,搞低幼化的活动,如何看待这样一种现象?
潘幸知:我认为这是一种缓解焦虑的方式。低幼化的活动让一个人可以脱离成年人复杂的世界,让大脑暂时简单放空。恰到好处的回归到童年状态,去发现去体验一个新的自我,有助于更好的回归。
羊城晚报:成人的低幼化倾向可能会有什么危害?会不会导致以后越来越多的成年人思想越来简单,行为幼稚,情感浅露?
潘幸知:我认为不会。成年人只会越来越聪明,暂时的幼稚或者情感浅露,都是一种让大脑放空的方式。
编者
言
聂宏旭[后浪出版公司营销编辑]:
在涂绘过程中得到减压
羊城晚报:据说《秘密花园》自从在国内上市以来,销量很好,具体销量是多少?
聂宏旭:目前我们还没有确切的数字,已知的是京东公布过的6·18当天销售是2.5万册,现在这本书在京东、当当、和亚马逊销售排行榜上都是第一名。
羊城晚报:当初你们公司引进这本书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聂宏旭:成人涂色书是最近几年在欧洲市场大火的书,而《秘密花园》从全球市场来看是领军性的,《秘密花园》和该作者第二本书《魔法森林》在未引进中国时,就是美国和英国亚马逊的前几名,3月份的时候,英文版一直是亚马逊的第一和第二,比较有市场地位。
羊城晚报:这本书最大的卖点是什么?
聂宏旭:《秘密花园》和《魔法森林》在英国、美国、韩国、日本等国都是一经出版就很畅销,刮起了全球的涂色风潮。读者不仅能在涂绘过程中激发创造力、增加艺术体验,还能得到减压的效果。而且涂色作品非常适合在朋友圈和微博等社交平台转发,这些都是《秘密花园》和《魔法森林》的卖点。
羊城晚报:有没有听到一些批评意见?如何评价?
聂宏旭:《秘密花园》得到了太多的肯定和表扬,很多读者真正因为这本书得到了快乐,享受其中。当然,任何书的读者中都会有一些比较高标准严要求的,我们接受这些意见,会在未来出版的图书中做出能满足更多读者要求的好书。
《秘密花园》的畅销,带给我们最大的困扰来自盗版。盗版损伤的不止是正版出版方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读者的利益,因为盗版没有售后,购买没有保障;印刷质量差,用纸用墨来源不明,无法预计会给读者造成怎样的身体伤害,安全隐患不容小觑。盗版横行扰乱正版市场,《秘密花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盗版打击,如此扰乱图书市场的行为,需要读者的参与,支持正版,打击盗版我们会为提供盗版线索的读者提供相应的奖励。希望能让正版图书在一个正常的良好的环境中发展下去,文化的发展需要全民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