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杨: 在冲进股市之前,不妨阅读这些沉淀下来的经典

标签:
文化郑杨在冲进股市之前不妨阅读这些沉淀下来的经典 |
分类: 自由典藏 |
在冲进股市之前,不妨阅读这些沉淀下来的经典
■作者:中国新闻出版商报记者郑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股票证券类图书,可谓鱼龙混杂,有许多应景之作,看似热闹,却没有实质性内容。周末记者去北京图书大厦和王府井书店,发现股票证券类图书的柜台前人头攒动,有年长的读者,也有许多80后、90后。大家普遍反映,面对品种繁多的图书,不知该如何选择。在此,记者把一些在图书市场上历经多年沉淀下来,受到众多读者认可、不断再版重印的股票证券类图书推荐给大家,让这些经典读物为读者在未来风云变幻的股海中稳健前行保驾护航。
在历史中找寻未来的答案
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可以让投资者不再重复同样的错误。
“尽管有数不清的海滩,人类依然扬帆出海,同样的道理,尽管有无数次的股灾,人们依然会冲进这个市场,辛勤地买低卖高,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将手里的资金投入到股市,去参与这场伟大的博弈”,美国著名财经作家约翰·戈登在他的名作《伟大的博弈》(中信出版社)中满怀感触地写道。这是一部讲述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发展历史的著作。作者在书中用大量的历史事实和经济数据,让读者全面和准确地认识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虽然该书的叙述有着历史学术著作般严谨的风格,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人物还是能让你饶有兴致地读完整本书。华尔街的证券市场是先有游戏,后有规则,而且规则是游戏者自己用300年时间发现的。规则大家都要遵守,最后博弈的结果才是多赢。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的翻译,语言的流畅和对金融专业内容的精准把握,在传递原著的精彩之外增添了更多的信息。
《股票作手回忆录》(中国青年出版社)讲述了华尔街股票市场的传奇人物杰西·利弗莫尔的故事。他在14岁时与人凑了5美元进场,15岁赚到人生第一个1000美元,52岁时他身价1亿。杰西·利弗莫尔曾数次大起大落,做多和做空都赚过大钱,他被誉为股神。后来历代的股神,包括格雷厄姆、巴菲特、索罗斯、彼得·林奇等都受其影响,彼得·林奇尤其推崇他,认为他是华尔街历史上无人能及的偶像级高手。
在高风险的市场中,大部分人最后都会失败,所以在交易中,怎样控制损失比赢利更重要。这是《至高无上:来自最伟大证券交易者的经验》(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一书中的核心观点。该书记述了历史上5位著名证券交易者的成长历程,颇有可读性和启发性。这些在20世纪位于华尔街巅峰的投资者,以其卓越的表现,向读者展示了那些历久弥新、永恒的投资策略,正是这些策略帮助他们获得了巨大的利润。首先,要学会严格地止损。不要不切实际地想赚大钱,生存第一,活下来之后才能想办法活得更好一点。止损的重要性是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的。其次要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做正确的事。第三,在市场证明了自己正确之后,一定要放胆地去做,获得更大的利润,否则,赢利不足以抵消以前犯错时的损失。赔小钱,赚大钱,确实是在交易中最后获胜的法则。第四,在心理方面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比一般人更有耐心等待正确的时机,和耐心地让利润增长。最后,学会独立思考。听从别人的意见或者内幕消息之类往往让投资者损失更多,惟有坚持自己的研究和判断,才可以获得稳定的赢利。可以说,以上这五点经验,读者会在各路股神的书中看到无数不同的演绎,但万变不离其宗。
大师经典让你成为更好的投资者
阅读经典或许不能让你成为亿万富翁,但一定会改进并提高你的长期投资水平。
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写于1934的《证券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被誉为投资者的圣经,直到今天,这本书的价值依然不减当年。因为无论证券市场如何风云变幻,也只不过还是在重复昨天的故事。那些基本的投资原则,依然是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永恒不变。本杰明·格雷厄姆是价值投资理论的奠基人,被誉为“华尔街教父”。市场锤炼了格雷厄姆,也证明了价值投资的意义所在。格雷厄姆认为,如果你抱着投机的心理进入股市,想一下子发大财,那十有八九要血本无归。投资者要学会价值投资,关注企业持续的内生性增长,只有这种增长才能长期地持续不断地带来分红,并推高股价。
继《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之后,彼得·林奇专门为业余投资者写了一本股票投资策略实践指南——《战胜华尔街》(机械工业出版社)。管理麦哲伦基金13年,将该基金从0.18亿扩张到140亿美元的规模,彼得·林奇用自己一生的成功经历,教读者如何正确选股,如何避免选股陷阱,如何选出涨幅最大又最安全的大牛股。林奇还告诉读者,在股海中成功捞金的秘诀是你要比别人更加吃苦,更加重视调研,最重要的是比别人更加灵活。
股神沃伦·巴菲特的一举一动,仍然是今天证券投资市场的风向标。沃伦·巴菲特管理投资的方法已经跨越了60年,将他的投资准则融入你的思维和投资行动,这或许不能让你成为亿万富翁,但一定会改进并提高你的长期投资水平,你将成为更好的投资者。在《巴菲特之道》(机械工业出版社)一书中,巴菲特认为找出那些低估值的股票至关重要,不用理会大势的高低,心里就不会随着股价波动而慌乱了。保持良好的心态很重要,巴菲特可以忽略那些超出他投资理念之外的机会,看着那些他曾经错过的却令其他人赚钱的机会,他能够心平气和。
技术类图书,高手的武功秘籍
从技术的角度去寻找买入和卖出的时机也是不错的选择,相对那些高深的理论,指数指标容易上手且在行情中表现直观。
查尔斯·道是道琼斯指数的发明者,也是《华尔街日报》的创办人之一。直到1902年离开人世,查尔斯·道一直在《华尔街日报》担任编辑工作。查尔斯·道并没有将自己对股票市场的研究理念定义为道氏理论。这一概念由查尔斯·道的挚友萨谬尔·A·尼尔森在其著作《股票投机原理》中首次提出。此后,威廉·P·汉密尔顿和罗伯特·雷亚潜心研究,并热衷于推广道氏理论,使之更加准确完善。《道氏理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尝试对道氏理论化繁为简,便于对那些试图运用道氏理论指导操作实践的读者有所帮助。
威廉·江恩出生于1878年,16岁开始在火车上工作。后来,他进入一家棉花交易行担任经纪人。在24岁的时侯,江恩做了第一笔棉花期货合约的买卖,并从中获利。自此之后的53年,他从金融市场共获取5000万美元的利润,相当于现在的10亿美元。1909年,他的交易技巧开始引人注意。《江恩华尔街45年》(机械工业出版社)一书告诉读者江恩是一个有天赋的数学家,对数字有着非凡的记忆力,而且他还是一位专业的行情解读者。撇开他的理论,他能仅凭解读行情的直觉战胜市场。
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是美国会计师和作家,他利用道琼斯工业指数作为研究工具,通过对股票市场数据的分析,发展出一种可以辨识金融市场趋势的技术分析方法,用来解释市场的行为,并特别强调波动原理的预测价值,这就是久负盛名的艾略特波段理论,又称波浪理论。他存世的著作有两本,一本是《波浪理论》,另一本是《自然法则:宇宙的秘密》,后一本书被看作艾略特对波浪理论最完整的阐述。艾略特还在一些金融类杂志上发表了一些论文。《艾略特波浪理论全集》(法律出版社)将这些著作整合到一本书中,这毫无疑问是一部经典。研究历史,会让我们很快获得经验;阅读经典让我们获得哲学思维,提高长期投资水平;关注技术是为了中短期获得较高回报。毕竟,从技术的角度去寻找买入和卖出的时机也是不错的选择,相对那些高深的理论,指数指标容易上手且在行情中表现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