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80后”批评家的枪和玫瑰》封底推荐语

(2015-06-03 10:56:22)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书屋
            [转载]《“80后”批评家的枪和玫瑰》封底推荐语                                                   关于“80后”文学批评家的话题,已经越来越成为显学。在这群意气奋发的青年批评家的行列里,周明全应该说是最自觉的一位。他的关注点,始终围绕了自己的同行——“80后”批评家而展开。继策划主持《“80后”批评家文丛》、《“80后”批评家年选(2014)》之后,他又写作了理论专著《“80后”批评家的枪和玫瑰》,阅读、编选与研究,全面展示了一个代际的文学批评版图。          ——陈思和
    周明全是一位“80后”的批评家,也是一位“80后”的编辑家。批评家的识见和编辑家的眼光相得益彰,使他在“80后”批评家群体里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批评家的识见,他便在编辑工作中敏锐地发现了“80后”在当代文学中的特殊意义,以《“80后”批评家文丛》的方式将分散的、潜在生长中的“80后”批评家迅速集结起来,放大了这个年轻群体的声音。因为编辑家的眼光,使得他的文学批评始终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当代性的温度。他对“80后”批评家所做的系统研究是很有意思的,一方面他对理论始终保持着警惕,因而这让他更容易接近批评的内核;另一方面他所研究的年轻对象几乎都有着学院派的色彩,他必须摆脱这种色彩的眩惑,找寻到每一个批评家的个性。周明全在“80后”批评家群体中是一匹适应能力极强的野马。
             [转载]《“80后”批评家的枪和玫瑰》封底推荐语

——著名文学批评家贺绍俊
   我向来认为:以“80后”为主的文学新人的纷至沓来,是新世纪以来文学的最新收获,也是当下文坛的最大亮点。但又不无遗憾地觉得,在这个新兴文学群体里,乐于文学写作的太多,有志文学批评的太少,这从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显见的不平衡。
   事实上,从事文学研究与理论批评的“80后”也在悄然萌生着,努力成长着,只不过与人数众多又善于炒作的文学写手相比,人数还不多,成长还较慢,影响也较小而已。因此,这部绍介正在向我们大步走来的“80后”批评新秀的《“80后”批评家的枪和玫瑰》,就显得特别重要,特别值得关注。书中率先推出的十位“80后”批评家,既有他们各含批评个性的鲜明特点,又有新的批评代际的新锐特质,他们更以深蕴这样的强烈信号令人为之欣慰:“80后”一代的批评家正在蓬勃崛起,当代文学批评的代际衔接后继有人。
                                                       ——著名文学批评家白烨
[转载]《“80后”批评家的枪和玫瑰》封底推荐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