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学术杂谈】内在化·本土化·混沌化:长篇小说文体“向内转”

(2015-05-28 00:13:17)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转载

                      [转载]【学术杂谈】内在化·本土化·混沌化:长篇小说文体“向内转”

                                                                             陈进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说文体的变革一度成为学术界集中谈论的重要话题。相关研究或宏观考察小说文体,或微观探讨小说的语言功能与风格、叙事观念与技巧、结构方式与形态、具体小说的文体特征等。晏杰雄在《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研究》(作家出版社,2013年12月版)中,首次提出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向内转”的观点。
                                                                       内容为王 呈现自然美
     “长篇小说文体开始 ‘向下降’和‘向内转’,越来越成为内在化的东西,文体的美表现为‘有意味的形式’和不事张扬的自然美。”该书作者认为,2000年以来,长篇小说的文体革新由绚烂归于平淡,并且出现尽可能妥帖地与内容相结合的状况。也就是说,从当代文学的分野看,“文革”后一直到新世纪,长篇小说的文体和内容经历了由合到分、由分到合的过程。这种回归是螺旋式前进的,“文体由此达到了自己应有的位置,显示出一种成熟内敛的风韵”。从整体风格看,这种文体的“向内转”倾向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内在化、本土化与混沌化。而从内在构成上来说,“向内转”倾向又渗透到文体的叙述、结构、话语这三大基本范畴上。
       尤为引人注意的是,这些核心观点中还有不少学术界尚未论及的重要观点。比如,新世纪长篇小说首要特征是内在化,救赎之途是本土化,而作为文体“理想之境”的混沌化则意味着文体圆熟的状态。
                                                                     文学批评直抵小说精神内质
      在文体理论的具体构成上,其一,该书从全知视角(小说创作常用的叙述形式,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叙述者凌驾于整个故事之上,洞悉一切,随时对人物的思想及行为做出解释和评价)的复归与多样视角的综合、零距离与大幅度距离、顺时序成分增加与叙事速度加快、时间空间化与空间并置等4个方面,论证了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叙述减法”倾向。其二,从情节型结构和开放型结构两种构造类型,论证了新世纪长篇小说的“结构复归”趋势。其三,从引语和对话(微型对话、大型对话)两方面,考察了新世纪长篇小说“话语纷呈”的美学特征。此外,在文体界定上,该书对“文体”界定的理论出发点是“文体的本质是人造物”,这也是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理论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石。该书并不用西方的“新理论”生硬切割当下小说文本,而是从个人阅读经验与理论直觉出发,致力于小说文体问题的思考和透视,从而提炼出新世纪长篇小说的诗学理论。
       该书的特色还表现在:小说文体理论系统的建构,立足于详实得当而又深入透彻的小说文本阐释与解析之上。在作者看来,真正的文学批评是完整的、有力量的批评,是划破文体皮肤与小说肌理,直抵小说精神内质的批评。秉持这样一种文学批评理念,凭借敏锐的文学感悟力与开阔的理论视野,作者深入剖析了大量相关长篇小说,力图“跳入作者的世界”,从纷繁复杂的具体小说创作现象中,发掘新世纪长篇小说的文体规律。

 

本文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2月1日

中国社会科学网·学人观点http://www.cssn.cn/xr/xr_xrf/xr_xgdlycc/201412/t20141202_1425248.shtml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