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诗散文的春天——在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散文研讨会上的发言

(2015-05-23 10:55:50)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转载

[转载]诗散文的春天——在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散文研讨会上的发言

 

昆明信息港讯 5月21日,淡墨“诗散文”研讨会在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举行。著名“诗散文”作家淡墨先生,原云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文艺评论家张运贵先生,著名评论家余斌先生,昆明信息港管委会主任张稼文先生,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陈国学先生,作家杨军先生,以及来自各地区的专家、学者、诗人、作家、评论家、诗友、文学院师生共计5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此次研讨会由文学院院长胡彦教授主持。

 

诗散文的春天

——在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散文研讨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下午好!希望我们的诗散文讨会能给大家带来一个愉快的下午。

今天,正当我们在云南师范大学举行诗散文研讨会的时候,昆明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雨,这让我想起两句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那么,对于我们诗散文的研究和创作来说,今天这次浓重的研讨会不就是一场好雨么?这真是一个好兆头啊! 

讲到诗散文,我开篇的话题就是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文学院胡院长,感谢文学院的各位领导和各位老师感谢你们给了诗散文这样一个研讨和切磋的好机会。文学院是我们师大的文学大本营,是我的娘家,好久没有回来了,今天回到娘家,感到十分亲切,感到十分的温暖。我是来学习来了,来请教来了,是来求助来了。我真心诚意的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我希望今天会成为诗散文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因为有可能从今天开始便有可能结束诗散文的研究和创作是淡墨一个人在孤军奋战,千里走单骑的局面,从明天开始,我们在胡院长的率领下诗散文的创作和研究就有了司令部、有了团队,淡墨不再是文学荒野上那个孤独的游魂。

第二,我要诚挚的感谢叶燎原书记感谢他对诗散文坚定的倡导和支持。我要感谢张运贵老师、张永权老师、余斌老师,余松老师、昆明信息港的张稼文老总对诗散文研究和创作的保驾护航。感谢离退休处党委对我的诗散文创作和研究跟踪式的关系和支持。

今天我主要给大家汇报诗散文的一些基本情况。关于诗散文的理论,发了一本《诗散文的灯光》给大家,里面有几篇诗散文的理论文章,理论问题就算是我向大家的书面汇报了。

一,关于诗散文的几本书

   “诗散文”(Poetic Prose)是西方传进来的一种文体。它源自19世纪中叶法国诗人阿洛修斯·柏特兰(18071841)的诗散文《黑夜的卡斯帕尔》。

    1857年,法国诗人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沙尔·波德莱尔(Chayles Baudelaire18211867)他读了《黑夜的卡斯帕尔》后深受启发,便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一些“诗散文”。这些“诗散文”在他逝世两年后出版,书名为《巴黎的忧郁》。

    19982月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外国名的“诗散文”作品集:《诗散文》。

    200810月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淡墨试行版的“诗散文”作品集:《淡墨散文精品选当时没有正式以“诗散文”的名誉命名此书。省内的评论家都把它当诗散文来看待的。

    20137月内蒙古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中国第一个“诗散文”文体文本:《淡墨诗散文选》。

    20141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楚天云的个人“诗散文”作品集《楚天云诗散文·梦回桃源》。

2010年成都《青年作家》的主编张中信先生打算出版一部诗散文作品集《失语的村庄》。20136月——12月间,王应槐先生曾先后在“四川作家网”和“中国作家网”上发表了评论:《一幅美妙感人的诗散文画卷——读张中信及诗散文集〈失语的村庄〉》。但是,最后《失语的村庄》没有以“诗散文”的名誉出版,而是以“散文诗”作品集的名誉20101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

我们在这里盘点了诗散文的家当,看看,就那么几本书。比起散文诗、比起散文小说来,你会觉得诗散文是多么贫穷!但诗散文的穷它不是无,它是有;它不是零,它是一,它是二,中国诗散文实现了零的突破,它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二,关于诗散文的几个基本结点

11986年著名散文理论家傅徳岷教授在《散文世界》(1986年4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应当正名的散文品种—诗的散文》的文章。傅徳岷先生的这篇文章当时影响很大,《散文百家》还因之在刊物上专门开辟了一个“诗散文”栏目。

21995年第2期《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了傅徳岷先生的《论“五四”时期“诗散文”的创作》。就从以上两条有文字记载的史料来看,傅徳岷先生无疑是诗散文研究的先驱。

    319963月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淡墨作品集:《淡墨散文选》。《淡墨散文选》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后,引起了云南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马旷源先生的关注,他研读这本书后认为这本书中的作品具有诗的品质,因而在《文学界》(19968月)上发表题为《淡墨的诗散文》的文章。在文坛上率先界定淡墨的作品为“诗散文”。在这篇文章对于我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它启发了我,重新确定创作方向和研究方向。

    420073月淡墨在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主编的《云南当代文学》报(20073月)上发表了淡墨诗散文初步的初步设想:《为中国提供一个“诗散文”的文体文本》;同年淡墨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6期)上发表了他的诗散文理论文章:《论什么是诗散文》。同年,淡墨在谈到个人博客,新浪博客和精英博客上以《为中国提供一个“诗散文”的文体文本》为主旨,开始了他对诗散文作品和诗散文理论的公示。2007年,是我的诗散文创作和诗散文研究全面启动的一年。

    5张运贵教授(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编2007923《云南文艺阅评简报》第10期上发表了一篇《淡墨:一个不该淡漠的诗散文作家》(此文以党的信息形式下发的文章,此文后来在《云南文艺评论》(双月刊)2007年第6期上正式发表因为这篇文章所传递的是导向性的声音,是具有权威性。所以我认为对诗散文的发展和推动十分重要。

620091月,著名散文理论家陈剑晖教授在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诗性散文》的理论专著,在这本书中他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更形而上的认知上探讨散文的诗性,他认为在中国散文中,诗性原本就是散文具有的一种品质。他说:在中国散文中“诗性散文便不仅仅是一种构想,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他还说事实上,任何称得上优秀的散文家,他的作品无一例外都会贮藏着一种内敛的整体诗性”(见陈剑晖《诗性散文》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1。我认为这本书对于诗散文来说十分重要,因为,我们可以从这部专著寻找到散文中诗性的根据。

720122月台湾最著名的现代诗人洛夫在《泛论叶维廉的诗散文(《华文文学》201202)一文中说:“诗的散文,其语言特征在于以意象代替叙述,除了在整个结构上仍是知性的,仍遵循逻辑的句法形成一种架构外,往往还大量运用暗喻和象征的技巧。然而,当我们读叶维廉的散文时却很难以这两种风格或语言来界定他的文体,因为他在散文中分别运用了这两种不同的语言。换言之,他散文的特性是文中有诗、诗中有文。在精神上,二者合一;在语言上,其功能又各自不同。这种情况犹如中国国画中的题诗,就艺术的整体性而言,诗与画融为一体,但如果把题诗拿掉,仍不失为一幅完整的画,这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一项神奇的特性。参见《诗散文的几个基本问题》。

三,诗散文的难点和疑点是诗散文散文诗的区别

现在对于诗散文这种文体的存在,似乎已经不存在了,当然对于诗散文的渊源却有着有各种学派,我觉得这是十分正常的,但诗散文作为一种文体的存在,大家基本上都还是肯定的了。当然,前一段时间有读者、诗友、网友反映,他们说他们分不清诗散文和散文诗的区别,有的甚至于认为诗散文就是散文诗。自从我的《诗散文的几个基本问题》和《小议诗散文的渊源》发布以后,这个问题似乎初步得到了解决。至少我再也没有收到这方面的信息反馈了。因为这篇文章我对这两者问题的区别还联系,分析得还是比较仔细,而且还介绍了各家的观点,并且具体的附有诗散文作品和散文诗作品的比较。我觉得诗散文和散文诗最本质的区别是:诗散文上散文,散文诗是诗。具体论述请参考《诗散文的几个基本问题》。

四,对淡墨诗散文创作和研究的社会评价

淡墨的诗散文公示很久,《淡墨诗散文选》出版也快两年了,那么,社会对淡墨的诗散文评价究竟如何呢?我想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下面我就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1, 20137月内蒙古出版集团出版了《淡墨诗散文选》,此书有文体创新性,为中国第一个“诗散文”的文体文本。本文集中的作品我已经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十月》、《散文》、《散文选刊》、《散文百家》、《随笔》、《青年文学》、《草原》、《边疆文学》、《滇池》、台湾《皇冠杂志》、台湾《新生报》、台湾《民生报》、《世界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过的,作品的艺术基础和社会基础都十分扎实。

2,我的诗散文和散文诗作品已经有了约40多万字的评论,有高等院校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硕士研究生的硕士论文、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对我的诗散文进行研究。特别是评论家对我的诗散文的评论大都在《云南日报》、《春城晚报》、《都市时报》、《大观周刊》、《昭通日报》、《边疆文学·云南文艺评论》、《文学界》、中共云南省委主办的《秘书之声》、《昭通学院学报》、《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吉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城市晚报》、《文苑·西部散文家》(这是一家散文选刊)、《延安文学》以及中国作家网、中国文学网等官方媒体上发表过。(这就是社会对淡墨诗散文的肯定)。这些评论已编辑成册为《诗散文的灯光》。

3,我的诗散文作品从2000年以来连续5年被选入《中国散文诗精选》、《中国精短美文精选》;同时还进入了《中国散文年选》、《中国文学年选》等年度选本和近20种高层次的多人合集,比如《散文百家十年精选》、《延安文学200期》精选文集、《中国散文精致读本》、《中国散文精粹》、《昆明的眼睛》、《昭通作家精品集·散文卷》等作品集。

4,淡墨诗散文2007年以来,在淡墨的新浪博客、精英博客,中国作家网、中国文学网凤凰网上公示过,得到了广大网友和博友的喜爱和支持,他们发表评论热情赞扬,点击量已经超过150万人次。

5,中国最大的搜索引胫中的“百度百科”有四个个词条指向淡墨的诗散文,这四个词条是:“陈朝慧”、“淡墨诗散文选”、“诗散文作家淡墨”、“诗散文”。

7,淡墨的诗散文成就得到了具有文学史性质的《昭通文学三十年》(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11月)、《文学昭通》(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6月)都有文章予以介绍和肯定。

8,我的“试发行版”的诗散文集《淡墨散文精品选》(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200810月)2009年获西部散文奖;从2009年始,西部散文家、西部散文学会连续4年将我的诗散文列入西部散文排行榜;我的诗散文《情寄鄂鄂尔多斯》获中国“当代散文作家文库”2010年度最佳散文新作奖;我的诗散文《春天的旋律》2013年获《中华散文精粹》入选作品一等奖;早先一点我的诗散文和获过《散文》月刊优秀作品奖、《奔流文学》优秀作品奖。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觉得,对于《淡墨诗散文选》来说,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标志着一种文体的诞生和逐步走向成熟,《淡墨诗散文选》它自身就是一个燃烧的星球。

9,我的诗散文《眷恋红土地》、《故乡的孩子们》、《乌蒙山月》、《金沙江边的石头》、《感悟七贤庄》等几篇作品被列入中小学阅读教材,被做成高考摹拟试题、中考试题在天津、武汉、山东、四川、云南等地广泛使用;我的诗散文还进入县志、校史。

 10,昆明信息港的老总张稼文先生对《淡墨诗散文选》作了十分随机的抽查式的阅读测试,测试结果张稼文先生在邮件上说:毫无交待地请一位年轻读友自己直接、随意选读了《淡墨诗散文选》的几篇,然后请其说出第一感受,是这样的:“这位老师的文章很美,太美了。”“立意淡淡的,主题也不深奥(也就是不难懂),但笔调优美、彩艳、隽永、热烈,飘洒自如。”“就是散文。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是的,充满了诗意。”这位读者此前没有读过陈老师的作品。

112007年《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了我的论文《论什么是诗散文》,我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改扩充最后定稿为《验证诗散文》,以及后来写的《诗散文的几个基本问题》、《小议诗散文的渊源》、《诗散文发展历程纪要》等诗散文的理论文章,我们可以说已经初步建立了诗散文的理论体系。  

 结论:诗散文这种文体在中国文坛上从无到有,从隐到显,今天,诗散文已经堂堂正正的,芳香四溢的开放在文艺百花园中。这就是社会对诗散文的评价

五,希望云南师范大学开发诗散文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71日上午,校党委书记叶燎原书记到文学院进行专题调研后发布了如下一条新闻:

文学院退休教授陈朝慧老师(笔名淡墨)在国内首次提出“诗散文”概念,并创作出诸多高水平的诗散文,出版了《守望者的麦田》《淡墨诗散文选》等多部诗散文集。叶书记对此十分关心,希望文学院思考如何围绕类似的选题形成自己的亮点,彰显文学院“人无我有”的特色。胡彦院长表示,文学院一定会认真思考叶书记提出的建议,组织“诗散文”研讨会,从课程设置、学生文学社团的组建、邀请作家进课堂等角度入手,在诗散文的创作与评论等方面着力,带动、培养一批创作、评论人才。

这条新闻说“淡墨在国内首次提出“诗散文”概念”,这里我要声明一下,不是我首次提出“诗散文”这个概念。傅徳岷先生(1986)和马旷源先生(1996)以文字记载为准,他们都比我早。我的功劳是把沉睡的诗散文唤醒,让诗散文这种文体,从隐到显,并且最后完成和出版了一个“诗散文的文体文本”《淡墨诗散文选》;初步构建了诗散文的理论体系。

那么云南师范大学应该如何来开发诗散文呢?我觉得叶燎原书记认为要“彰显“人无我有”的特色”这个理念十分重要!诗散文,从作品的创作,从理论的研究,现在在云南师范大学已经初露端倪,

有了一定的开发和研究的基础。

    开发诗散文,我们应当对诗散文的现状有一个基本点估量。我们说:诗散文不复杂而是简单(就那么几本书,就那么点理论);不是深奥而是单纯(因为它的本质就是一种有诗意的散文的问题);不是成熟而是幼稚因为它的理论和创作都才刚刚开始。

这就是说诗散文的创作和研究对于我们来说还都还是一张白纸,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画。诗散文的这个现状就是我们诗散文研究和诗散文创作的起点,起点低,我们的研究就相对的容易突破,创作也就容易创新。诗散文是一种新生命,新生命它就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说诗散文的开发前景最最美好,诗散文最具开发价值和研究价值,最具挑战性。

如何操作呢?文学院胡院长说:要从“组织“诗散文”研讨会,从课程设置、学生文学社团的组建、邀请作家进课堂等角度入手,在诗散文的创作与评论等方面着力,带动、培养一批创作、评论人才我觉得这些设想都是很好的。

我的建议是要实施“四个一”工程:一本书、一个组织、一个刊物、一个网页(站)。

一本书:《淡墨诗散文选》,这是一个启发创作和进行理论研究的原点。

一个组织:叫什么不重要,但是要有那么一个组织。比如诗散文研究小组、诗散文研究会什么的。有组织,有队伍,诗散文的创作和研究才不会落空。胡彦院长总管,但下面还要有具体办事的人。

一个刊物和一个网页当然也很重要,这是要为诗散文的创作和研究落实载体。

今天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诗散文研讨会是春雷,是春风,它将带来诗散文更加美好的春天!

淡墨2015521于昆明

 

[转载]诗散文的春天——在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散文研讨会上的发言
(研讨会会场)

 


[转载]诗散文的春天——在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散文研讨会上的发言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胡彦院长主持会议)


[转载]诗散文的春天——在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散文研讨会上的发言
(诗散文作家淡墨在研讨会上发言)

 


[转载]诗散文的春天——在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散文研讨会上的发言
(云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著名文艺学教授、文艺评论家张运贵在研讨会上发言)


[转载]诗散文的春天——在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散文研讨会上的发言
(著名教授余斌,原《当代文艺思潮》主编先生在研讨会上发言)


[转载]诗散文的春天——在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散文研讨会上的发言
(昆明信息港老总著名作家诗人张稼文先生在研讨会上发言)

 

[转载]诗散文的春天——在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散文研讨会上的发言
(云师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学美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云南写作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余松先生发言)


[转载]诗散文的春天——在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散文研讨会上的发言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骆锦芳在研讨会上发言)


[转载]诗散文的春天——在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散文研讨会上的发言
(诗人、散文作家杨军先生在研讨会是发言)


[转载]诗散文的春天——在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散文研讨会上的发言
(云南民族大学副教授、文学博士、古典文学硕士生导师陈国学先生在研讨会上发言)


[转载]诗散文的春天——在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散文研讨会上的发言
(诗人、散文作家何永飞先生在研讨会上发言)


[转载]诗散文的春天——在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散文研讨会上的发言
(文学院研究生代表发言)


[转载]诗散文的春天——在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散文研讨会上的发言
(文学院研究生让淡墨老师在书上签字)


[转载]诗散文的春天——在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散文研讨会上的发言

[转载]诗散文的春天——在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散文研讨会上的发言
(研讨会后淡墨与文学院领导和部分嘉宾合影)


[转载]诗散文的春天——在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散文研讨会上的发言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