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  原: 一次生命重建的“逃离”

(2015-05-08 09:08:33)
标签:

文化

马原

逃离

贾登荣

一次生命重建的“逃离

分类: 自由典藏

马 <wbr> <wbr>原: <wbr>一次生命重建的“逃离”

 

 

马  : 一次生命重建的“逃离”

 

作者:贾登荣   原载:《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555日第10

 

 

 

http://www.cnepaper.com/zgtssb/resfile/2015-05-05/10/p3_b.jpg 原: 一次生命重建的“逃离”" TITLE="马  原: 一次生命重建的“逃离”" />  

 

http://www.cnepaper.com/zgtssb/resfile/2015-05-05/10/p2_b.jpg 原: 一次生命重建的“逃离”" TITLE="马  原: 一次生命重建的“逃离”" />
   《逃离》马原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1月版/32.80元

  

 

       马  原: 著名作家,先锋派小说的开拓者之一,与余华、苏童、洪峰、格非并称“先锋文学五虎将”。其著名的“叙述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作者。主要著作有:《冈底斯的诱惑》、《虚构》、《牛鬼蛇神》等。

 

      这是一个空气和水污染下的生存样本。作家马原以亲身经历讲述逃离都市的山居生活,为现代都市人提供了一种值得借鉴的生存方式。你可以不选择“逃离”,但阅读《逃离》可以使你获得革命性的健康理念和生活哲学。

  人的一生总是会和一次次不期而遇的疾病打交道。面对这些能将人置于死地的病魔,人们总是千方百计想在医生的帮助下、药物的治疗下,战胜疾病获得健康和长寿。然而,却有这么一个人,在一场可能夺去自己生命的疾病面前,居然主动放弃优越的治疗条件,远走海南、云南等地,依靠自己的运动锻炼和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完成了身体机能的复苏。这个人就是著名作家、中国先锋派小说开拓者之一马原。《逃离》一书就是马原将自己抗病的经历,进行完整记录,再现了他用一种英雄般的“逃离”行动,实现了与死神的和解,成就了生命的重建。

  《逃离》一书讲述的故事是从2008年春天开始的。在经历了长达17年单身后,已是天命之年的马原又一次收获了爱情和婚姻。俗话说,幸福和痛苦是一对孪生子。这话真的不假!就在这巨大的幸福降临到马原头上的同时,一场隐藏在身体内部的灾难也悄然而至了。就在马原登记结婚不久,他患上了“带状疱疹”。就在这个皮肤病折磨得他无法睡眠时,接着又发现肺部“有一大坨黑黢黢的团状阴影”。作为上海一所著名大学老师的他,深受学校器重,学校主动将他送到最好的医院接受治疗。然而,马原偏偏选择了“逃离”医院,“逃离”上海,来到了海南岛,用独特的方式,开始了与疾病的斗争。他每一天“都坚持去温泉泡池,每天一小时以上”。然后又借了一辆自行车,“忍着连绵不绝的刺痛每天至少骑行两小时”。奇迹很快出现了!作者写道,“我自己发明的两个治疗手段非常奏效,带状疱疹被迅速地成功抑制。先前不停流出体液的创口开始干枯收缩,痛感也日复一日地渐轻渐弱,最后不可思议地消失了”。为了医疗自己肺部的疾病,马原又决定“把上海的家拆了”,来到云南一个叫南糯山的地方。在这里清新空气、洁净水源的滋养下,马原的生命基因焕发出新的活力,他“重又成了小说家,成了一个健康强壮而又乐观的山民,终日奔波在为自己营造的有着诗意栖居意味的山庄工地上,一边还勾画着构建一个百年千年书院的宏伟蓝图”。

  吃五谷,生百病。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因此,疾病是每个人一生都难以“逃离”的宿命,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面对疾病、特别是重大疾病时,有的人就惊慌失措,即使在医生告知可以治愈的情况下,还是惶惶不可终日,四处奔走拼命地求医问药。这样的人始终生活在疾病的阴影中不可自拔。不但自己生活得痛苦,也让家人失去了快乐。如果读一读马原的这本《逃离》,也许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当然,在疾病面前,选择“逃离”医院和都市的方式来与疾病抗争的方法,也许并不适合所有的人。但是,马原面对疾病的这种从容、这种豁达,应该说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教育意义的。在疾病降临时,我们不一定学马原那样,统统选择“逃离”,但从马原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他的健康理念和生命哲学。这,就是阅读《逃离》的最大收获。

  其实,《逃离》讲述的生命重建的故事,还提示人们,要十分重视环境保护。马原在生重病以后,来到环境质量相对优良的海南岛、云南大山深处,实现了生命重建。这用现身说法证明,环境是影响我们健康十分重要的因素。这些年,各种疾病不断增多,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恶化不无关系。所以,为了人类自身的健康,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这,也是阅读《逃离》得到的启示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