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走红,青春文学出版能否同步走高?

(2015-05-07 14:05:23)
标签:

娱乐

文化

电影走红

青春文学出版

能否同步走高

分类: 自由典藏

电影走红,青春文学出版能否同步走高?电影走红,青春文学出版能否同步走高?

 

电影走红,青春文学出版能否同步走高?

 

作者: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夜   原载:《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555日第9版、第11 


    据中国电影家协会4月下旬发布的《2015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2014年中国观影人数接近1.3亿,其中“90后”以17.1%的人口占比贡献了42.1%的票房,已成为电影票房的最大贡献群体。这一群体追逐的青春影片当下正火,作为策源地的青春文学出版能否顺势走高?

  青春文学陆续被搬上银幕,引发观影狂欢

  从图书到电影,从书迷到影迷,畅销书作家们兑现影响力的时刻来了。

  虽然遭遇诸多吐槽与恶评,电影《左耳》票房仍一路高涨,自4月24日全国上映以来,已破4亿。虽说这是苏有朋第一次当导演,饶雪漫第一次做编剧,连主演小耳朵以及更多的演员都是第一次演戏;但原著小说的粉丝热情度、明星导演的号召力和出色的营销能力,让电影收获在饶雪漫看来“意料之中”的票房。

  同样改编自热门小说、来自顾漫笔下的同名小说,电影《何以笙箫默》也在4月30日上映,主演为黄晓明、杨幂、佟大为、杨颖等多位明星。强大的阵容让该片在影院排片率和场均上座率都位列同期第一,成为今年该档的票房霸主。

  虽然不少人认为此类青春电影水准欠佳,但对青春的共鸣、追忆和怀旧,让80后、90后乃至00后们,将这类青春影片捧成了高票房电影。这也引发同期上映却票房不佳的《闯入者》的导演王小帅炮轰,认为“这是商业片最好的年代,也是严肃电影最坏的年代”。

  事实上,将原著的高人气转化为可观的商业价值,将畅销青春文学作品影视化,在90后渐成中国票房主力的当下,已经成为其背后推手热衷的“以小博大”之举。尤以2013年辛夷坞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为发端,青春文学陆续被搬上银幕并持续引发青春片潮狂欢。今年7月,郭敬明“小时代”系列的第四部将上映,此外,包括《泡沫之夏》、《夏有乔木》、《谁的青春不迷茫》、《小青春》、《暗恋·橘生淮南》等一大批青春片也已立项,作家落落的《剩者为王》、张嘉佳的《摆渡人》、辛夷坞的《原来你还在这里》、安东尼的《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这些改编自青春小说的电影也已经分别开拍或制作。继《左耳》之后,饶雪漫其他作品也将陆续搬上荧屏,《沙漏》已在筹备当中。而且,青春小说的影视改编无论是在制作团队上还是演员阵容上,都随着青春片的高票房水涨船高,不乏大导演、名演员参与,如《摆渡人》由王家卫监制、梁朝伟主演,《夏有乔木》由吴亦凡、韩庚主演,《剩者为王》由落落执导、舒淇与彭于晏主演,《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由周迅任监制……而且可以预计,此类电影在强势上映的同时,将大大带动相关青春文学作品的再版销售,大利青春文学市场。

  青春片走红,伴随青春小说大潮退却 ?

  在这个看起来是青春文学最好的时代,有人担心,青春片的走红,伴随的将是青春小说大潮的退却。

  作为类型小说的一种,青春文学萌发并逐渐走红,是从十多年前讲述校园题材的《我为歌狂》开始的,随后韩国可爱淘的《那小子真帅》更是让这一题材风靡大江南北。(下转第11版)  (上接第9版)

  孙睿的《草样年华》与江南的《此间的少年》则打破了单纯讲述校园友谊或爱情的套路,以青春迷茫、成长和对人生的思考为基调,讲述青春校园题材。

  以韩寒和郭敬明这两大旗帜性人物为标杆,青春文学迎来爆发期,二人的作品,伴随中国的80后、90后以及00后等几代读者成长至今。在此期间,大批优秀作家作品出现,如饶雪漫、明晓溪、桐华、辛夷坞、八月长安、顾漫、九夜茴、匪我思存等等,而自辛夷坞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被改编成电影为起点,青春题材衍生出了“忆青春”的风格,资本藉由电影消费“青春”概念,诸多青春文学经典之作的版权被购买,被改编。此外,受青春题材影响,青春小说周边题材的漫画和散文之作也大受欢迎。

  不过,在这个看起来是青春文学最好的时代,有人担心,青春片的走红伴随的将是青春小说大潮的退却。无论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还是《小时代》,或从《何以笙箫默》到《左耳》,这些作品成书走红都在改编成电影的几年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作品已成为这一类型乃至作家本人的经典之作;当年读这些小说的读者也已成长为社会消费包括电影消费的中坚力量,在青春逝去后,借由电影回忆青春。因此,有人认为,对比青春电影未来的火热之态,青春小说市场已呈清冷之势。事实上,在几年前,青春文学市场就进行过一次大洗牌,一些畅销书作家的作品销量下滑,新作家越来越难冒头,不少出版商退出这一出版类型;但也有一些作家的作品销量稳步上扬,逐渐被经典化。

  谁在力捧青春文学新人新作

  敏感而富有想象力、开阔而富有探索性、自由而富有创造力是90后作家创作的显著标志。

  虽然读者在成长,就像在1990年代曾尽情拥抱汪国真的年轻人在眼界大开后又羞于谈爱过他一样;总有人年轻,总有人阅读属于他们的故事,青春不散场。青春文学两大翘楚郭敬明和韩寒都在不约而同地,以各自的影响力,推出大量文学新人,如韩寒的一个APP和郭敬明的《最小说》,已经成为中国最优秀的青春文学作家输出地之一。韩寒正在寻找有潜质的90后作家,如已经签约张晓晗,监制花美男作家张皓宸的作品等等。韩寒近期为张皓宸新书《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站台捧场,该书首印便是20万册。在当下的轻阅读时代,90后作家更懂同时代的读者,他们擅长写短故事,用图片等形式来丰富作品的感染力,传递正能量。像北京大学90后苑子文、苑子豪兄弟也是如此,他们合著的《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近期由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今年4月在京举办的千人新书首发会座无虚席。

  上海作家协会和世纪文睿正在打造“90后·零姿态”出版项目,展现当前中国90后作者的整体水平。该系列由上海人民出版社陆续推出,已经出版了如张晓晗《末日那年我21》、修新羽《死于荣耀之夜》、三三《离魂记》、吴清缘《单挑》和陈观良《丫的伪大爱情电影》等一系列作品,题材涉及传奇、科幻、校园、都市、边缘人群、黑色童话等多种类型,可谓风格迥异、视角多元。上海大学教授葛红兵评价说,敏感而富有想象力、开阔而富有探索性、自由而富有创造力是这一代人的显著标志。像张晓晗以都市青年人的生活为题材,擅写恣意挥洒的情感与摇摆不定的爱情;修新羽表达了科技发展过程中人类内心的变化和挣扎,颇具人文气息和理想主义色彩;三三长于改编历史故事,能讲述一个个出人意料的新故事;吴清缘则带有一定的矛盾感和残酷性,长于建立冲突和掌控行文节奏;陈观良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黑色幽默的文字,描绘了一个个游离于主流价值观外的人物以及他们遇到的光怪陆离的事件。在这个系列中,很大一批青春文学作品文笔老道,构思绝妙,年轻作家们表达出强烈的个人风格的写作特色。

  国内优秀的青春文学策划机构大鱼文化策划的《星星上的花》《夏有乔木,雅望天堂3》《荆棘王冠·致无尽的岁月》等,也都是目前国内炙手可热的青春作家的代表作品,单册最低起印量都在15万册,其中《夏有乔木,雅望天堂3》首印就达到了40万册。烟罗被称作忧伤童话掌门人,小说清新干净温柔治愈;籽月小说中代表性的少年角色总是深入人心,人物性格鲜明,故事让人心痛落泪;被称作青春畅销虐心天后的夏七夕,在她笔下,有酣畅淋漓、血性张扬的青春和现实落寞、无能为力的结局,故事和文字都有惊人的魔力。

  青春文学影视化虽有争议,但要持续火下去,除了诸多推手的推动、持续买单的受众群,更重要的,还是作家要讲一个好的青春故事。文学经典化,亦需要时间来积淀。这一切,值得期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