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帕慕克新作《脑袋里的怪东西》中文版明年1月上市

(2015-05-02 08:58:02)
标签:

文化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奥尔罕·帕慕克

脑袋里的怪东西

中文版明年1月上市

分类: 自由书屋

帕慕克新作《脑袋里的怪东西》中文版明年1月上市

帕慕克新作《脑袋里的怪东西》

 

 

中文版明年1月上市

 
 
作者:中华读书报记者康    慨     原载:《 中华读书报 》2015年4月29日 第4 版
 
 

        土耳其大作家、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的新作《脑袋里的怪东西》(KafamdaBirTuhaflik)中文版将于明年1月出版。

        这是帕慕克在中国内地的出版商北京世纪文景公司本周一告诉读书报的。

        此乃帕慕克继2008年的《纯真博物馆》(中文版2010年)之后出版的首部小说。

        该书仍由《纯真博物馆》的汉语译者陈竹冰翻译,出版商预计今年10月前接得译稿,转年1月出书。

        陈竹冰还翻译过帕慕克的小说处女作、厚近七百页的《杰夫代特先生》。

        值得一提的是,《杰夫代特先生》和《脑袋里的怪东西》均以近似家族史的模样写成。

       《脑袋里的怪东西》英译本(A Strangeness in my Mind)已由兰登书屋排定出版日期,今年10月20日上市,厚608页,封面亦已公布。

        土文版此著厚480页,附主人公的族谱和年表,标称为一部“爱情故事和现代史诗”,像《纯真博物馆》一样,仍然以伊斯坦布尔为背景,惟少写高档社区,而以底层生活为主。

        小说情节主线是进城民工和街头小贩梅夫吕特·卡拉卡什跨越四十三年的市井生活与情感历程。他十二岁便由中部安纳托利亚穷苦的贝伊谢希尔农村来到“世界的中心”伊斯坦布尔,眩目于老城的拆迁和新城的兴起。他接过父亲穆斯塔法的挑子,上街卖酸奶和土国传统饮品勃孜,一心致富而不能,却给素昧平生的姑娘萨米哈写了三年的情书,到头来阴差阳错,竟和心上人的姐妹拉希娅私奔了(他最后到底也娶了萨米哈)。即使如此,梅夫吕特仍然夜复一夜,漫步在伊斯坦布尔街头,一边卖勃孜,思念真爱的拉希娅,一边琢磨着脑袋里冒出的一个又一个怪怪的东西,这些念头让他自感与众不同。他,一个没钱没地位的贩子,既对这个大都市有了归属感,又在奇想中不停地寻找着另一种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