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叩问心灵的阿里绝唱——读杜文娟长篇纪实文学《阿里 阿里》

(2015-05-02 08:54:58)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转载

叩问心灵的阿里绝唱

——读杜文娟长篇纪实文学《阿里 阿里》

施 毅

                                   文章来源:陕西作家网发表时间:2015-04-30

 

  早就听说杜文娟写了一本很受欢迎的书,但偏居一隅的我由于种种原因,直到前不久才看到这部撼动人心的阿里绝唱——《阿里 阿里》,相见恨晚的遗憾就不说了,还是先让我给杜文娟不凡的书写点个赞吧!

  《阿里 阿里》作为一部长篇纪实文学,她的视角是独特的,她的故事是感人至深的,她的文字是干净纯洁的。这是我读完后最直观的感受。我没有到过西藏,但我“去”过阿里。我要感谢杜文娟,是书中被称为“最枯燥的29个故事”让我看到了最真实的阿里和最可爱的人们;是她用最干净文字给了我一个最纯洁的阿里;是她给了我一次到阿里的精神之旅。

  作为一部长篇纪实文学,《阿里 阿里》最大的特色就是十分注意形象的刻画与细节描写,作者在记叙过程中,从文学引进多样化的表现方法与技巧,如提炼、剪裁、描摹、比兴等等。杜文娟特别注重角度的精选与故事断面的截取,把恰到好处的议论与含蓄委婉的抒情相结合,积极发挥艺术语言的调动能力,最大限度的充实完善了文本的可读性,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兼顾了自然阿里与人文阿里的双重叙述。细读文本,不管是来自“冈仁波齐的诱惑”还是读“雪山下是印度羊”都能够让我们感受到杜文娟不落俗套的精心安排。与此同时,她不紧不慢的叙述节奏,使有着女性的阴柔之美的文字跃然纸上,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扣动心弦。非虚构的故事,记叙着杜文娟对阿里的情愫,也记录着阿里的人文精神。全书分为三个篇章,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讲述着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故事,无论是李狄三率领队伍挺进西藏解放阿里的历史纪实还是王君植与西部歌王王洛宾演绎的“半个月亮爬上来”;无论是达娃扎西的爽朗笑声还是周鹏悲怆而绝望的遭遇;无论是阿里人的集体暗伤还是武警边防战士侯超的内心独语……这些朴素而赤诚的文字都让我产生了强烈而无法释怀的心灵“地震”,犹如阿里高原的白雪看似洁白却在不知不觉中会改变你的境遇一样,读这样的文本带给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六月雪花飘,氧气吃不饱”这是杜文娟笔下的自然阿里。生存的困境是摆在每一个阿里人面前的现实问题,疾病,车祸,高寒缺氧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生命的可贵与活着的艰辛在这片看似神奇的土地上显得尤为突出,宛如阿里的红柳,长着长着说不定什么时候突然就不见了。这样的生活场景,没有到过阿里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的,但我却透过杜文娟隽永清丽的文字感受到了。这是由于,杜文娟不但是书写者更是实践者,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承担起了书写阿里的神圣职责,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真实而又传神的记录了下来,让我们读到了阿里的故事,看到了阿里的世界,更感受到了高原阿里的温情。在书写过程中,她运用了小说的笔调,散文的结构十分认真的记叙着每一个故事。如在讲述十分出彩的阿里达人王惠生的故事时,她借用了一般散文“以线穿珠”的结构形式,依靠王惠生忠情阿里,奉献阿里的主题思想展开了一系列的论述,由他“一生漂泊”讲到了“一封走了1年零7天的信”再到“儿子心中的父亲”,这样的叙述即是对所搜集材料的最大利用又完美真实的还原了现实生活中王惠生。从纪实文学的审美标准来看,杜文娟笔下的王惠生不仅栩栩如生而且达到了神形兼备的高度统一,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典型的精神标杆。读到这里,我不仅仅看到了这个被誉为当代孔繁森式人物的伟大与光荣,我似乎更看到了阿里最圣洁的雪莲花,在寒风凛冽的阿里高原开的灿烂绚丽。

  纵观文本,作为一名“讲故事的人”,杜文娟并没有给我们煽情,而是采用新闻纪实的手法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融入其中,用真情给我们诉说着阿里的那些人和事。这样低姿态的叙述使所有的真善美都在她的笔端下喷发了出来,而作者却胸有成竹的逐一向我们娓娓道来,有感动、有真诚、更有大爱,这样质朴无华的书写背后让我感受到了杜文娟虔诚的写作态度。这样的虔诚来自作家的使命与担当,也来自她对生命禁区阿里的敬畏,我想。正是这种虔诚,正是这种敬畏才有了“心不去怜悯身体的痛苦,身体不要理会心的恐惧”的吟唱。

  总而言之,《阿里 阿里》是一部浸透心灵的纪实文学,也是杜文娟谱写的一曲阿里绝唱。读她,拉近了我与生命禁区阿里的距离;读她,让我感受到了阿里世界的冷暖人生;读她,我读到了在阿里高原上所彰显的中国精神。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