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自由评论
自由评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6,743
  • 关注人气:2,6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灵魂,需要慢下来

(2015-04-20 17:00:49)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转载

[转载]灵魂,需要慢下来

灵魂,需要慢下来

——读张伟锋诗集《风吹过原野》有感

/浦绍猛

 

读张伟锋的诗,其实早于两年前。那时我喜欢浏览微博,无意间见到他微博里的诗,认为写得有味、有嚼头。喜欢诗歌的我,便不时会关注他的微博。

集中读张伟锋的诗,是在羊年春节后,收到他寄来的诗集《风吹过原野》。

翻开诗集,从作者简介中,对伟锋有了进一步了解80后诗人张伟锋出道很早,这些年来,笔耕不辍,在创作上,一直坚持自己的理念,形成自己的风格,其佳作频频见刊,收获颇丰。总体上看,伟锋的诗歌,大多植根于滇西地域,融山水、文化为一体,干净澄明,简洁有味,内蕴丰厚。不是见到他的诗集,无法想象一个80后的后生,能写出如此震撼灵魂的诗歌。张伟锋的诗,于不变中求变,不论是在题材的拓展上,还是在诗歌文本呈现的方式上,都有新突破。

张伟锋的诗,需要慢下来,尤其是灵魂需要慢下来。

张伟锋的诗,以创造新颖别致的多元意象见长。意象贯穿全篇,在核心意象的周围分布着各色的次要意象,寄情幽深、俊逸豪迈,彰显着喷薄的才气和酣畅的意气,入微地表达了诗人细腻复杂的思绪和情感,详尽地描述事物的本身。并在环境氛围的衬托中让情景交融得到最完美的表现,营构出一个清晰的完的立体的富有层次感的诗歌语言结构。张伟锋的诗句是独特诗思、情感、才智的结晶,让他的诗歌充满了动感,由个人到整体,由现在到未来,他拷问自己、拷问人类、拷问世界,展示自己和世界全部的复杂性,表现出寄意深沉的艺术特点。

很多诗中,多元的意旨,似是她、似是物、似是自己。它在模糊中交叉,它们在挣扎思考,有的是出口有的是方向,有的是疗伤,有的是抚慰。它们是谁,似乎并不重要,只要它们能震撼心灵,涤荡灵魂,就已经足够张伟锋诗歌里的那些意象,我们似曾相识,却从未触摸过,而他却能从朴实的生活中把这些事物随手拈来,化腐朽为神奇。他的语词中,看似平常,实则蕴含生活的哲思他的诗意,往往在转折和递进中出其不意,给人以疼痛之美而他往往把自己藏在诗的背后,诗在高处,在暗处。

伟锋对人生、命运有自己独特感悟,比如《迁徙之辞》一诗中,他这样写:“我必须返回旧地/告诉父亲和母亲/我们有故乡……我们必须在隔开的世界……拾起这个迁徙之辞/拾起那些丧失的苦痛和寒冷/返回故乡。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思考。

一路走来,伟锋经历不少挫折坎坷,可他没有放弃对梦想追求,而是放下包袱,让自己的心灵慢下来,彻底解放。正如在《恍惚》所写那样:“腾出空间,安放新的灵魂。”多空灵,多纯真。当然诗人也有彷徨落寞的时候,《梦中迷途》所说:“……我突然痛恨自己/痛恨该死的方向。”《尘世》中他写到“当你说我是保护伞……我却找不到,曾经一直渴望出生的翅膀。”不过,类似这样困惑毕竟是暂时,更多是如:“只要是卑微的和渺小的/只要它们历经我的生命,就如同我的兄弟/我将深沉地爱恋。”放低姿态,热爱自己及他人,是诗人追求的生活态度。

在诗集《风吹过原野》中,收入了诗人近十年来的诗歌,有写父母的,有写爱人的,有写朋友的他的这类诗歌饱含深情,从细微处撷取最感人的瞬间,娓娓道来,直逼人心。张伟锋的诗,也有对生命的叩问和思考,诗中不无哲思。现在,很多诗人把诗歌写得越来越学究,越来越哲学,过于纠结所谓的“技术性”和“哲思性”,从而导致了很不好的诗歌风气,刻意雕琢痕迹明显,概念化和抽象化令文本老气横秋,诗意顿失,显得呆板和凝滞。我喜欢的好诗歌,永远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诗性大于理性,我喜欢的好诗人,必须是心灵的书写者,真诚,食人间烟火。好诗歌,是让人动心的。有诗人说,“动身容易动心难”。我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基于此,我认为伟锋的诗歌写作,是值得赞赏的,至少,他是真诚的、清醒的,有主见的。尽管,在诗写上,要做的依然很多。这本诗集里,没有刻意为之的正能量,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姿态,伟锋写的每一个字,都是出自最本真的内心那里有无数的慈悲、深刻的眷恋和无法消解的爱。

真正抵达诗歌,并非一蹴而就。但这些,对于伟锋来说,并不算什么。因为,他只需要懂得心与事物之间的距离,他只想知道自己能不能获得与它们沟通的能力,哪怕仅仅是一种维系。就是这样,伟锋开始向真正的诗歌抵达。先是视线里的,然后是灵魂深处的。最终由此练就出一种仿若天籁般的音域。

对于伟锋来说,诗歌是天堂,给他的灵魂带来无限广阔的空间,而生活就是大地,让可以平静地徜徉而且从不在其中迷失。他只是想让自己的灵魂骑上马背,与生命对执,奔驰,激情。偶尔欢乐,偶尔平静,偶尔肆意,偶尔约束。

诗人,漫步于大地的歌吟者,永远在灵魂中寻找属于肉身安息的故乡。一直以来,伟锋都在寻找自己的国度。事实上,对于一个思想负重者,这种转移视线的本能恰恰是对心灵的解放。从某种意义上说,伟锋已经寻找到了他的灵魂承载。所以,他来了。

在阅读诗集《风吹过原野》的同时,还跟伟锋在网络上有过沟通,对他有了更深入了解。虽然我们并未谋面,可丝毫不影响我们对诗歌的认识和思想的交流。谈到建议,我个人认为:诗的文本再简洁凝练,立意的多元上注意协调自然、圆润,避免意象在交叉中产生混乱其次,在断句和诗节的转换上再多加注意,让诗的结构在前后衔接上更加通透有力。

应该说,我们沐浴在“中国梦”、十八大之后一系列新政透露出的改变之河里,我们都同行在彩云之南心的方向,听着青山绿水的天籁之声,我们也在转身之中走向新的方向。冥冥中,我们牵手缘分,亲近自然。我们“以家国铭志,为改革呼喊”,我们对变化充满期待。创新时代,转型、改变正在发生,拥抱改变就是最好的人生、最好的时代。希望张伟锋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书写出更多人生的精彩。

 

附诗:

 

风吹过的原野,慢下来

 

刚诞生的骨头,埋起自己

砂砾下蠕动的蚂蚁是你的影子

一场爱情,虚拟了情感

令人无法安静

地火冷却下嘈杂的蝉热

你沿着相反的方向

行走,却从未丢失

 

穿过暗流,抵达、登陆

你的折返出其不意

等待中,你用手指

拨开那些赤裸的肉身

难以安睡的疼痛

和芦苇站在岸边,一起忧伤

 

沙滩上,无数螃蟹

在你到来时,钻入地下

它们不断挖坑,搬泥

你有预见,它们

将把你拖入更深的

地下……

 

那些隔开的距离和坚硬的台阶

总有人向他们朝拜

跳出上方哪个陌生的空格

混在人群中

你说,找不到自己

可你的脚,却踩疼了我

确信,你在死亡里醒着

只是,你不知道

自己把自己藏了起来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