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读言情小说不是罪
(2015-03-27 08:57:42)
标签:
转载 |
分类: 自由转载 |
昨晚在深圳大学关于读书的讲座上,一位女生问我对言情小说的看法。
我当时带着随身阅读的书中,一本是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朝圣》,一本是《步步惊心》,后者就是言情小说。
我不认为言情小说是洪水猛兽,我少年的时候喜欢读言情小说,现在也是这样。很多现在反对言情小说的人,当年其实也曾经喜欢过,只是人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到后来,会忘记自己曾经走过的路,所以会反对当初喜欢的东西。
当然,反对,也不能说没有理由,一如父辈当初的反对一样。一代一代,总是如此轮回。
我认为言情小说是人类的共同需求,自古以来都是如此。言情,重在“情”,情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言情”方式。诗经年代,还没有小说,所以以诗咏志,诗三百,风的部分,很多都是爱情诗。六朝的志怪、唐朝的传奇、宋元的话本、明清的小说,很多都是和爱情相关,男女都爱看(虽然那时候受教育的女性相对少些),《红楼梦》里,黛玉读《西厢记》读得入神,无意中还把里面的句子说出来,被宝钗注意到——宝钗后来和黛玉谈心时也说过,她自己也是看过的。《红楼梦》本身,也涉及爱情,曾经让少女痴迷到病亡的地步。
国外也有很多言情小说,《暮光之城》就很典型。《五十度灰》的确有点重口味(没看过原著,从电影猜测的)。黛安娜王妃的继祖母芭芭拉·卡德兰写过六百多本书,其中三百多本是通俗罗曼史即言情小说,我也读过不少,普遍很短,其实故事情节也都差不多,不过还是有看头,这倒不是因为可看的书少,而是她的书里面弥漫着纯真和冒险的气息,经常还有异域风情,俊男美女反正是少不了的,正满足人们尤其是少女对爱情的向往。
琼瑶、亦舒都是言情小说派,我喜欢过琼瑶,更喜欢亦舒的风格,亦舒的大部分小说我都读过,欣赏她笔下女性的独立形象,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过我也不认为,所有言情小说都好,这里面仍然分高下。比如席绢、于晴的小说我也看过不少,感觉一般化。现在的言情小说,我已经不太了解,据说种类繁多,总裁文,我没兴趣,有些内容,太过露骨,其实不是言情而是言性了,注重感官刺激的内容,就算加上人物和情节,其实本质和黄文还是差不多,这样的书冠以言情,就有点挂羊头卖狗肉的意思。
每个人对言情小说的标准不一样,从我个人的角度,所喜欢的言情小说是除了文笔的优美给人享受外,也有相对强的思想性,给出好的爱情观,让人从中明白爱情的真谛、传递爱的力量,男女双方彼此深爱、忠贞,互相扶持,而非一方是另一方的附庸,勇敢地追求爱情,而不是屈服于各方的阻挠,为了爱可以付出一切但仍要保持自我。
《不负如来不负卿》中的艾晴和鸠摩罗什就是如此,而有些言情小说充满了斗争尤其是女性间的斗争,为了争夺一个男人的宠爱无所不用其极。玛丽苏情节我也不喜。
少女情怀总是诗,需要一个寄托,所以在一个特定的年龄段,会喜欢言情小说,这无可厚非。但如果活在书里面,以书中男女主角尤其是男主角做为未来爱人的模板,希望在现实中也拥有小说中描写的那样浪漫唯美的爱情,这个愿望,基本上很难,小说如果不高于现实,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读,现实如果如同小说中美好,人们也不用通过小说来寄托心境。享受书中的故事,向往美好的爱情,同时脚踏实地地生活,这样会有一个平衡,而不是像杨丽娟追星那样,人戏不分,酿成悲剧。
站在反对者的角度,与其一味反对,不如合理引导。当然这在很多家庭和学校中都是个很难的事情,不过想来随着教育的开放,未来应该会好些吧。
前一篇:[转载]为什么读书的速度可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