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余秀华:那不叫作诗,那叫作秀

(2015-03-23 08:55:44)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转载

 

前天余秀华来到大开讲座,小碧去了。讲座7点开始,地点是个500人的大教室,小碧6:30到现场时已经座无虚席,教室两边还站满了人,可见余秀华现在的人气有多高。

 

说是讲座,其实更像是读者交流会,因为全场没有一个人的大段演说,都是以别人问、余秀华来回答的方式进行。最后钟立风也来了,为余秀华那首《我爱你》谱了曲,现场弹唱。

 

[转载]余秀华:那不叫作诗,那叫作秀
(远看很像高中女生)

我坐得不算特别近,加上眼神不好,模糊看到余秀华瘦小,戴眼镜,扎一个马尾。远看像一个高中生。虽然看不清,但我有认真听。女诗人虽然四肢不太协调,发音有些含糊,但是逻辑清晰,反应很快,坦率而幽默。听了这次讲座她给我的印象是加分了的。

[转载]余秀华:那不叫作诗,那叫作秀
现场人很多,照片拍的很匆忙,不过大致能看清余秀华的面庞

听讲座的时候随手记了些问答(不是百分百准确和完整,但关键词和语义倾向都在),来感受下余秀华的现场表达。

 

主持人开场前拿着收集好的问题给余秀华看,余秀华大喇喇地说:“都是屁话。”

 

主持人问:您觉得自己能红多久?

A:快不行了吧。如果说恋爱的保质期是三个月,我这最多翻一倍,就六个月吧。

 

Q:您怎么看到自己脑瘫患者、农村诗人这些标签?

A:有打工诗人、农民诗人,却没有大学生诗人、教授诗人。这些标签本身就意味着歧视。我不认可这些标签。

 

Q:您会常和其他的作者交流吗?

A:写诗是个人的事情,不是一件可以通过探讨来学习的事。所以我很少跟其他作者交流。

 

Q:您觉得好诗是什么样的?

A:这个,我也不知道。起码没有错别字吧。

   也不能像白开水。现在网上有很多诗,其实写的不咋样,但是用词特别刁钻。可是读起来还是像白开水。

 

Q:如果你身体健康,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我觉得您有中国女作家少有的幽默。

A:如果是正常人,希望我比较好看吧。

至于幽默,我这是没文化。无知者无畏,无畏者幽默。

 

Q:我很喜欢你的一首诗叫《不要赞美我》,这首诗有什么样的由来?

A:当你爱一个人时,别只看ta的优点,要看到ta的全部和自然的状态。所以写下了这首诗。

 

Q(一个扎着马尾的女学生):您觉得怎样才能做一个幸福的女人呢?

A:你现在是一个女人吗?(全场笑)应该是吧?(全场笑疯)

至于“怎样做一个幸福的女人”,我实在没什么经验。可能心里平静、满足就够了。

 

Q:如何看待诗人的诗意、灵感、才华和他的经历,特别是他经历的苦难之间的关系?

A:所谓灵感就是一种积累。你觉得才华和苦难有关系吗?

 

Q:我是一个理科生,非常喜欢你的诗。

A:你作为一个理科生,还喜欢读诗,非常难得。如果我儿子认识你就好了。

 

Q:您的一首诗里写道“草原上的孩子”,这时指您自己吗,还是指谁?

A:就是,一个,住在草原,上的孩子吧。

 

Q:您的爱情观是什么?

A:我的爱情都写在诗里。爱情是你们的。

 

Q:由于各种原因我放弃了写诗。

A:什么原因?

主持人插:经济原因吗?

Q:对,经济原因,我要填饱肚子。

A:写诗才能填饱肚子啊。

Q:您是说把写诗当职业吗?

A:写诗是心灵的表达,怎么能成为一个职业呢?它只是一个爱好,于情于理都不可能成为职业。

 

Q:您看外国的诗歌吗?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国内的都看不完看什么国外的。我不看!

 

Q(男记者):记得我吗?

A:你是谁啊?

Q:我今年采访过你,采访了一整天,弄得你很烦,很崩溃。我问了很多问题,结果最后你说我的问题都很傻。

A:对不起啊,我还等着你来找我。我想,当一个女人说一个男人傻的时候,内心是很喜欢的。

 

Q:写完诗歌会修改吗?

A:会。很多时候要改两三次,有时会全部推倒重来。

 

Q:您写诗的时候是什么状态?癫狂吗?还是平静的?

A:癫狂时怎么可能写诗!诗歌是需要思考的。我的诗歌都是在比较平静的状态下写出的。

 

Q:问个庸俗的问题。

A:都庸俗了你问得出口吗?

 

Q:您的诗歌中常常出现白色,白色意味着什么?

A:我的意见和你一样,我也想问这个问题。

我更喜欢黑夜,黑给人安全感。白色就是没有颜色,白色就意味着没有安全感。

 

Q:您在什么时候感到孤独?

A:孤独是内心的感觉,我时时刻刻都感到孤独。你信吗?

 

Q:您成名后的创作状态有改变吗?在村庄里是什么样的生活?

A:写诗不是作诗。“作”意味着虚构,有虚假的成分在里面。写诗忠于真实。一个人在那样的地方生活了半辈子,怎么可能因为短时间这些事就改变我?外界是不能改变我的,除非我想改变。

 

Q:我最喜欢的,不是那首“穿过半个中国来睡你”,而是您成名后,有很多记者到您家采访,您现场在电脑上创作了一首诗,“假如你是沉默的,海水也会停止喧哗……”您说自己的创作都是在平静的状态下完成的,那如何在众多陌生记者的注视下完成创作?

A:其实那不叫“作诗”,那叫“作秀”。那首诗写的不好,我只是想表达一个观点,无论如何我的内心都是平静的。

(访问结束) 

她的表达能力很好,坦率犀利,风趣幽默,个人身份有戏剧冲突感,是“媒体偏爱型”作家。从长期角度来看,还是要看作品。希望她能像自己说的一样,永远保持平静吧。


关注微信公号“吹疯机”,掌握最新瞎BB咨询

从此胡侃八侃有理有据

[转载]余秀华:那不叫作诗,那叫作秀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