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创作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现实主义”?
(2015-03-17 15:06:52)
标签:
转载 |
分类: 自由转载 |
(创作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现实主义”?
陈鹏
《车位》的缘起是真实的故事-----我一哥们的车在小区屡遭划伤,但怎么也找不到凶手,也得不到任何赔偿,他的生活因此坠入难言的失重状态……故事和小说最大的不同在于:生活是生活,文学是文学。我借助小说天马行空,让故事转弯、撒野、插科打诨。
我并不想重复很多人对小说家看似合理的苛责:你如何处理现实的?作家,面对荒诞的现实,无力而无奈了吗?
不,当然不。我写下这个故事或将这个故事做了变形、折叠和改造,真的很想回敬那些一直看作家笑话的家伙:我们尚未丧失现实立场,更没有丧失起码的现实关怀。但问题在于(很多小说家心里都明白),你处理的题材距离现实越近就越危险,就像飞蛾扑火。拉开距离,甚至退到月球上去,才可能看清时代,拿出抵达人性深处的杰作。可问题又来啦,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是否具备退离时代的雄心与能量呢?如果无法做到莎士比亚般的凌空虚蹈,那就踏踏实实直面现实,找到洞烛现实的些许光亮,至少,应该最不差的努力吧。
我就是这么安慰自己的。
洞穿现实,说得简单,做起来真难!一点也不比退离的虚蹈容易,但惟其如此,就值得我们这些写小说的认真尝试,让我们瞧瞧,处理现实的时候,你到底有几把刷子。
我想达到这样的目标:这是现实,又远远不是现实。《车位》的中年男女困顿着,挣扎着,内心的荒诞无力与深深厌倦指向我们存在的普遍困境而不仅仅只是两个想得到车位的凡夫俗子。我希望这个小说最终具有某种神秘的内在力量,某种直面当下现实却又完全与现实迥异的文学逻辑-----这是小说,不是新闻,更不是调查报告。在凄惶如是的猜测、想象和对抗之中,《车位》的男女主角的结局看似悲剧却并不如此;我想让读者看到,就算在这样一个芜杂的年代,我们终究能守住什么东西的,比如,爱与尊严。就看你如何行动,如何抉择了。
《车位》算是我的另一种尝试,另一种所谓的“现实主义”。或许,冠以“先锋现实主义”更恰当些?
既然无法挣脱,那就试着洞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