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火了,一声炸雷般的火在空中,把一个中国诗坛劈成了两半,把一个混沌的中国诗坛炸出了原形,尘土飞扬,群马蹬蹄。一首睡诗和狗日的成了中国文化尖端的原子弹,却是一个农妇所造。不说技术含量,不说文化底蕴,现实摆在眼前,于是讨伐谩骂汹涌而来,于是冷观热捧纷至沓来,却很少有人对这种病毒般的爆发,去思考滋生细菌的温床。泱泱大国,诗歌大国,沉醉和麻木,自抑也自我陶醉的诗坛,从来也不缺少狼牙棒,也不缺少莺莺燕舞。
一首睡诗,到底能说明庸俗文化和高雅文化的矛盾,还是人们不愿意公开承认精神社会的另一面性观点。性并不是恶俗,无性就没有人类繁衍。余秀华的睡,睡得也是她自己的爱恨情仇,睡得也是她的草木一秋。何况,此睡并不是娼妓行为,不是已经沉迷性爱的花瓶。人的情感的表达也是因人而异,有的直接,有的委婉。有的厚重,有的轻佻。余秀华只是勇敢了一些,比某些男人还要勇敢。难道,余秀华之前,人们就不睡,不做爱,不去幻想自己心仪的性伴侣。说得多了,是有些人不愿意看到一个诗歌普通,出身普通,学历普通的农村妇女红得这样发紫,红得这样轰轰烈烈。凭啥呢,你想不通,我也想不通,诗坛上,比余秀华写得好的大有人在,长得好的大有人在,学历高的大有人在,凭啥呢。余秀华到底还是红了。
余秀华骂人,是绝对不该。她不是圣人,更不是完人,我们谴责她的同时,是一棒子打死,还是治病救人。人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谁也不能掩饰。骂人就是骂人,是用自己的言语行为代表暴力行为,去攻击对方。古代有诸葛亮骂死王朗,也有皇帝的儿子当庭放屁。人脱掉外衣,都一样的赤身裸体,谁也不要腥臊别人,是要以道理服众,还是要和他划清界限。试问,谁没有骂过人,谁没有挨过骂。孺子可教就教,不可教可以弃之不理,甚至也可以骂她,总不至于把她打入十八层地狱,做个历史文化里永不超生的鬼,洪水猛兽。
诗人手里握着的是笔,是宽容,是智慧,是救赎苍生,救赎社会的精神工具。是对敌对者,对丑恶的社会现象的攻击武器。余秀华是什么,是一个普通再不能普通的农村妇女,抛开她能写诗之外,这样的农村妇女,我想会很多吧。骂街,过活,睡男人,是她们现有的生活状态,不是文化的敌对方,不是社会的公敌,不是大众谴责和丢弃的群体。人间应当有爱,人间需要大爱。
我们是害死一个余秀华,还是多给她一些宽容和鼓励。诗坛,需要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