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令孤: 对2015年贺岁档电影的观察

(2015-02-27 11:04:16)
标签:

文艺评论

分类: 自由点击

陈令孤: <wbr>对2015年贺岁档电影的观察

 

 

喧哗背后的冷清

 

 

———对2015年贺岁档电影的观察

  

作者:陈令孤  原载:《文学报》2015年2月26日第4版

 

http://wenxue.news365.com.cn/wxb/resfiles/2015-02/26/s_199434_141555.jpg对2015年贺岁档电影的观察" TITLE="陈令孤: 对2015年贺岁档电影的观察" />
12
 

      
     每年的贺岁档期都是电影界的一场盛会,大批影片次第上映,让人眼花缭乱的宣传造势和争奇斗艳的影像彰显,极大地激发起观众的消费欲望,电影票房也因此水涨船高。2014-2015年的贺岁档相比以往更加热闹,如果从去年11月下旬开始上映的《黄飞鸿之英雄有梦》《撒娇女人最好命》等影片算起,到春节过后的2月下旬为止,将持续90多天,可谓是史上最长贺岁档。在这段时间里,已经上映了《太平轮》《一步之遥》《智取威虎山》 等大导演的大制作影片,接下来还会有 《狼图腾》《天将雄狮》《钟馗伏魔》等各种类型的影片走上银幕,让电影界和观众都处于一种喧哗的躁动中。但是,若想真正在这些片中选一部让人振奋的佳作,却一时又找不到答案,似乎面前一片冷清。
  这种状况也是整个国产电影当下的态势,也就是表面的繁华热闹,遮掩不了内在的隐忧和危机。今年的贺岁档云集了不少大导演的作品,但是刚一开始吴宇森的 《太平轮》 就真的成了“沉水之船”,由于影片没必要分两集上映的失误和陈旧老套的电影语言,毫无史诗片和商业大制作应有的气质,遭遇了一边倒的抨击。之后,姜文的《一步之遥》也让那些因为《让子弹飞》而期望爆棚的观众陷入困惑,他重回作者导演的个性风格显然违背了大众文化的消费品味,引起颇大争议的同时票房也不尽如人意。好在徐克以他擅长的武侠片类型叙事成功地包装了一部红色经典,闪耀出新时代的商业光芒,算是为老一代导演群挽回一些颜面。
  同时,由于“贺岁档”长期的标志性人物冯小刚今年没有拍片,也就少了一些期望和讨论的话题。但是从去年《非诚勿扰》引起的争议来看,即使今年他有作品,也难保就能收获好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这批大片中,能够在艺术上有创新追求并达到一定水准的却是两部3D版重映的作品———《一代宗师》和《功夫》。这两部影片在画面、造型、场景上都极为精致,叙事塑人又很精彩,显示出丰富的创造力和对艺术的真诚。所以,我们很难说,这么多年来,中国电影是在进步还是在退步。而在接下来的时间中,可能唯有 《狼图腾》 有望口碑和票房双赢,由于故事本身的文学基础,以及导演让-雅克·阿拍摄动物题材的经验,这部作品还是值得期待。
  当然,电影本来就是一个文化产业,是具有娱乐属性的文化商品,对于创作者和投资者来说,盈利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目标。但是,如果一些看起来不太像电影,起码与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定义相去甚远的影像产品赚得钵满盆满时,也不是一个好的现象。根据真人秀节目改编的大电影《奔跑吧,兄弟》上映5天票房逼近3亿,这部不具备典型电影情节、缺少大型特效场面、造型表演夸张的作品,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令很多人费解。更重要的是,它在豆瓣上的评分只有3.3,这又似乎说明了电影的票房与质量无关。关于这种现象并非三言两语就能说清,从表面上看是一种娱乐文化范畴内的粉丝效应的表现,但是从内在来看其实是文化精神和传统的断裂,这又与时代和社会的大气候有关。
  电影终归来说还是一种年轻的艺术,面对的也主要是青年群体,从这几年的国产电影创作来看,一个好的现象是青春片类型的崛起和成熟。从《致青春》到《同桌的你》,再到当下贺岁档的《匆匆那年》《重返20岁》,都取得了不错的反响。这些作品通过对怀抱梦想、追求爱情、珍惜时间等主题的渲染,激起人们深厚的怀旧情绪,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下的生活压力。尤其是改编自韩国同名影片的《重返20岁》,不但让年轻观众感动,也让很多老年人从中看到了自己年轻的样子,这对于凝聚和沟通社会情感是有很大作用的,也契合贺岁档的合家欢氛围。
  这是一个变化的时代,更是一个赶不上变化的时代,国产电影的处境更是如此,始终在潮涨潮落间徘徊,没有形成一个平稳的创作趋势和质量水准。《智取威虎山》上映前,没有人能想到一部革命红色片还能焕发出如此的光彩,同时也没人料到刚刚大获成功的姜文在创作上还如此“任性”。第五代电影的代表人物顾长卫抛弃了此前的作者意识,转型拍摄了爱情喜剧片 《微爱之渐入佳境》,但既失去了自我风格,也未获得市场认可。而不愿变化的吴宇森,延续了《赤壁》的创作模式,结果是输得更惨。那么,在这片喧哗中真正的赢家是谁?或许是那一群正走红的演员。贺岁档影片的一大特征就是“群星云集”,几乎每部片都有不少于三个以上的明星参演,更何况《一路惊喜》《爸爸去哪儿》 本身走的就是群戏的路子。而今年,周迅、黄晓明、彭于晏、杨颖、杨子珊等近20位演员有超过两部以上的作品在贺岁档上映。
  不管票房多么让人惊喜,也不管贺岁档的欢庆多么热闹,中国电影仍有很多问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在“软件”方面,比如类型片导演的缺乏,才造成各种创作跟风和票房失常现象;产业体系建立得不完善,形成恶性竞争和循环;商业和艺术上的不平衡,重数量不重质量等。所以,当我们沉浸在贺岁档的喧哗声中,也要看到其背后实质上的冷清,甚至是孤独,因为真正好的作品不只是表面上向大家恭喜作揖,更重要的是发自内心的诚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