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永庆: 新艺术散文创作的经典文本

(2015-02-25 14:21:01)
标签:

文学

分类: 自由典藏
孙永庆: <wbr>新艺术散文创作的经典文本

 

  新艺术散文创作的经典文本

 

 

  作者: 孙永庆   原载:《云南日报》2015225日第4

 

http://yndaily.yunnan.cn/images/1/yndaily/2015-02/25/04/2015022504_res04_attpic_icon.jpg新艺术散文创作的经典文本" TITLE="孙永庆: 新艺术散文创作的经典文本" />

        

      《暖晴》是作家韩少华的一部散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1986年6月版),其中《温馨的风》入选了中学语文课本。我查阅了很多有关韩少华(1933——2010)的资料,知道他曾历任中学语文教师、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曾担任中央电大文学创作与评论课程主讲教师。发表于《人民日报》的《序曲》被认为是其成名作,他的有些作品被介绍到海外华人读书界并被译成英、法、日等国文字,其作品结集有散文集《韩少华散文选》《暖晴》《碧水悠悠》《遛弯儿》《万春亭远眺》等。《暖晴》这本散文集共收入42篇散文,创作于1982年到1984年,作品结集时,正是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之时,韩少华先生被大会上的信息所感动,“几天来,这感觉简直已经成了信念。而窗外这场悄默默的好雪,更会让每一粒种子——那是个有了生命的信念,得到一番赖以勃发的宏广的机运来的。这才给这本小册子定了个题,叫做《暖晴》。”

      韩少华是新时期艺术散文创作的实践者之一,其散文构思巧妙,语言圆润、精美,思想内涵底蕴深邃。若客观地回顾新时期以来的散文创作,韩少华散文因标志着散文艺术探索高度,因而无法回避。《暖晴》就是作家散文艺术探索成果的展示,全书散文分为五辑:第一辑是写作者游踪的,他把看到的和听到的在心灵深处酝酿,像山泉一样潺潺流出,滋润着人们的心灵,如《近日陶然亭》《姑苏掠影》等;第二辑是作者回忆往事的散文,回忆自己的中学时代,回忆自己的读书生活,读后会有所收益,如《一点回忆》《在绿荫掩映的小院里》等;第三辑写曾经感动过自己的身边小事,在平凡中寻找大美,如《绿的故事》《剑兰》等;第四辑是写人的篇章,作者写得多数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如《继母》《晚霞》等;第五辑是作者在写散文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着眼于大背景的单纯,反倒易于唤起读者记忆中关于那个背景的印象;着眼于小题材真切,反倒易于形成读者由视觉到思考的连锁过程,以至有所感,有所思,有所动;着意于新角度的自然,反倒易于读者忽略文章构思时谋篇布局的痕迹,在不知不觉间承受了构思中所包含的那些预期的审美效应。”简朴自然是韩少华先生一生的追求,这些观点也体现在他的散文中。著名作家刘恒的评价最中肯,他说:“韩公是淡泊而潇洒的人,文章漂亮之至,恰如其貌。人品也好,既与人为善又与世无争,是个优雅而纯粹的文人。”

      封面设计者蒋明,擅长版画、水粉画,1982年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书籍艺术系进修。历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美术编辑、副编审。作品有版画《北疆春早》、水粉画《联合国争取更美好世界》,封面设计《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获1986年全国书籍艺术展览三等奖等。《暖晴》的封面用紫红色衬底,蜿蜒流淌的小河,窝在山的怀抱里的村庄,小鸟从村庄上空飞过,封面的上方是白色的书名,题字朴实洒脱,整个封面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有韩少华散文的内蕴,扉页设计也让人感到清新自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