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尼采论丑

(2015-02-13 06:21:03)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转载
原文地址:尼采论丑作者:学者李清霞
尼采论“丑”

在给美下定义的同时,尼采引入了丑这一范畴,并多次谈到了丑。既然美与强力感相联系,那么丑就是与衰退、衰落相联系的。
首先,丑是强力意志或生命力衰退的表征。他曾说:“没有什么比衰退的人更丑了”,并把这作为美学的第二真理。他认为,从生理学上看,一切丑都使人衰弱悲苦,使人想起颓败、危险和软弱无能。“那怕极间接地令人想到衰退的东西,都使他们做出'丑'这个判断。每种枯竭、沉重、衰老、疲惫的征兆,······那怕最终减弱为一个记号——这一切都引起'丑'这个价值判断。在这里,一种憎恶之情油然而生,人憎恶什么呢?毫无疑问,憎恶他的同类的衰落”。
其次,丑是指对人有害而危险的东西。他说考察美丑,“要从我们最基本的自我保存的价值着眼”,“那使我们在审美活动中本能地反感的东西,就是被人类长期经验证明为有害的、危险的和可疑的东西。”
再次,丑暗示着丑恶,压抑人的创造力,因为它夺走力量,使人枯竭。
最后,他说:“丑,即艺术的对立面,是艺术所要排斥的,是它的否定。只要一觉察到衰落、生命的枯竭,一觉察到疲软、瓦解和腐败,不论相隔多远,审美者都要作出否定的反应。”
尼采认为,现实生活的丑的,但是,艺术确实美好的,现实生活必须进入到艺术之中,才有可能是美的。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把生活中的极丑如兽尸等投入艺术,给艺术家和鉴赏者带来“新的寒颤”,丰富了艺术美,尼采对这种露骨的以丑为美的做法似乎有点不好接受,但两人对传统美学的反叛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看哪这人》中,他将波德莱尔与瓦格纳联系在一起,称之为“第一个有才智的瓦格纳的追随者”。

这是我1999年10月完成的硕士论文《酒神精神与艺术生理学——尼采美学思想探析》中的一段,日子太久了,没有电子版。只有一些片段。往日的岁月,曾经的思考,或许稚嫩,但很真诚。

[转载]尼采论丑
雪中桂花树下,遥望图书馆。(陕西师大南校区)
[转载]尼采论丑
恍惚间,这棵树又长了十一个年头。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