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如何在10分钟之内让超过1万人知道你?

(2015-02-10 00:04:54)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转载

如何在10分钟之内让超过1万人知道你?

     在给营销系统培训的时候,我讲到了公关,我认为公关实现有两种路径: 借势和造势。

     关于借势,我举了2008年网民封杀王老吉的事件,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举国悲痛,中华民族历来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历史传统,震后各界纷纷捐款,王老吉当时豪捐1亿人民币,获得了民众的普遍好感!在此背景之下,王老吉团队及时采取缜密的公关,于是在天涯论坛上出现了一篇帖子: “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王老吉,一下就捐款一个亿,真的太恨了,网友一致认为:不能再让王老吉的凉茶出现在超市的货架上,见一罐买一罐,坚决买空王老吉的凉茶,今年爸妈不收礼,收礼就收王老吉!支持国货,以后我就喝王老吉了,让王老吉的凉茶不够卖!让他们着急去吧!” ,发布之后获得了网友的共鸣,也在网络推手的推动下,此次事件网上点击超过1亿次,被300多家媒体报道,在良好口碑的带动下,王老吉2008年由80亿增长到120亿。

     这是关于借势的经典案例,几乎是空前了,虽不敢说绝后,但重演的可能性真的很低。借势在公关的运用中是最难的,因为势的到来往往很突然,留给你反应的时间又很短,所以借势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你不能整天渴望着再来场海啸地震之类的,不得人心不说,即使来了,王老吉用过的招你用也不一定灵。

     关于造势。我举了目前网络最火的女诗人湖北钟祥横店镇的农民诗人余秀华。余秀华是76年生的人,写诗写了十几年了,但一直默默无闻,突然到2015年开始暴红,到了不知道余秀华似乎你就OUT的地步了!梳理一下余秀华爆红的轨迹,具备典型的造势特点。

     2014年11月10日,余秀华诗歌及随笔以“摇摇晃晃的人间----一位脑瘫患者的诗”为题发布在诗刊官方微信平台,短短几天,阅读量飙升超过5万。

     2014年11月23日,著名微信平台“读首诗再睡觉”推送余秀华诗歌《你没有看见我被遮蔽的部分》,阅读量破7万。

     2014年12月17日,余秀华受人民大学文学院邀请朗诵诗歌,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周末,南都周刊等各大媒体悉数到场。

    2015年1月13日,旅美作家学者沈睿的文章《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在微信公号“民谣与诗”发布,形成刷屏之势,热度无法阻挡。

     2015年1月28日,余秀华当选钟祥作协副主席。

     随后余秀华的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和《摇摇晃晃的人间》第一日15000册卖断货,出版方称难以置信。

     余秀华的爆红是经过铺垫的,诗刊微信平台以及读首诗再睡觉微信平台的转发良好的铺垫;央视,人民日报等传统媒体的介入更是加了一把火,势是蓄足了,旅美作家沈睿在微信的那篇文章《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终于引爆了,这首诗的题目太劲爆了,只要你是正常人就想去了解他的内容,于是余秀华的爆红就水到渠成了

     靠传统媒体爆红的时代,我们可以称之为公关1.0时代;王老吉的爆红是借助网络实现,可称为公关2.0时代;而余秀华的爆红则是借助移动互联即微信平台来实现,可称为公关3.0时代;目前移动互联的迅猛发展,加之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及功能的日新月异,公关已经已不可阻挡之势进入3.0时代。

     举了这两个例子之后,我为了加深大家对造势的理解,出了一道题目:如何在30分钟之内让1万人知道你?就在现场实现!600多位同事面面相觑,,我问你们觉得可能吗,回答者寥寥;我又问你们觉得不可能吗,回答者也是寥寥;我说好,下面我就给大家演示,如何在30分钟之内,让超过1万人知道你!

     第一步,我先制造事件。于是我问道,谁知道我是谁,一群人举手,我问其中的一个人,请说出我的职位和姓名,大声说三遍!这位同事拿着话筒大声的重复了三遍,我说道,非常感谢你把我记得这么清楚,我要给你100块的奖金!我说道,拿钱来!助理马上把钱包给我拿过来,我拿出100元,我说来上台,这位同事太激动,上台时还打了个踉跄,下面笑声一片,上台后,我说,你看看这钱是真的还是假的,他接过来弹了弹说,是真的,他我了一句,领导,你是真的给我吗?下面笑声一片,我说当然是真的;我接着说,得了个奖高兴吗?要不要合个影?!他说,要!我对着台下说,大家一起见证一下,我真的奖给这位同事100元,大家可以拍照留存!于是很多同事拿起了手机纷纷拍照,我又说,我们从小到大,上学都是给学校和老师交钱,今天你们来听我的课,老师竟然给学员发钱了,是不是逆天了,有没有意思,大家纷纷说,有!我又说,有意思的事要不要给朋友分享一下,大家说,要!

     第二步,我说见证奇迹时刻来了。我说请大家拿出你的手机,登陆微信,把刚才拍的照片和一段文字发出去,于是我展示了预先准备好的文案: 逆天了!从来上课都是给老师交钱,没想到新洋丰品牌总监陈彦华老师上课,竟然给学员发钱了,太吓人了!简直帅呆了!文案一出来, 大家心领神会笑声一片,我说道,第一个按文案带图片发出去的,奖100元。于是大家纷纷摆弄自己的手机,几个弄得快的要往台上冲,一个同事动作挺快,一个箭步冲上来,拿着手机让我看,我一看确实有图有真相,立马拿出100元,发给他;我说大家看看,领导说话是言出必行的,大家再来见证一下,可以给我们拍照,于是同事们对着我们又是一顿狂拍;接下来我说,第二个完成的再奖100元;同事们沸腾了,纷纷狂发,一群人要往台上冲,最后终于有一个同事冒着必死的决心把手机递到了我的手上,我一看内容完整有图有真相,于是奖励100元,又是合影,又是狂拍。

     接下来我说,今天现场超过600人,保守一点,按一半人发了微信,每个人,微信朋友圈应该至少有50个好友,今天10分钟之内,比原定计划少了20分钟,至少有超过15000人知道了我陈彦华,我不仅有了知名度,还宣传了公司品牌,我还获得了美誉度,因为作为领导,我发钱给员工同事,是最得人心的,大家说是吗?是!如雷般的回应。

     300元的成本,获得了现场超过600名同事的认可,超过15000人的了解,大家说值吗!中午一位没冲到台前的同事在微信群里发微信说,陈总监的事,我的微信圈刷爆屏了并附了截图。我知道这位同事的微信圈四通八达,数量众多,保守估计超过300人。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