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胡忠伟《未带走的嫁妆》 一书出版发行

(2015-02-08 11:34:54)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转载
[转载]胡忠伟《未带走的嫁妆》 <wbr>一书出版发行
彬县青年教师胡忠伟长达26万字的散文集子《未带走的嫁妆》一书,近日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牐牎段创走的嫁妆》一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在《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杂文报》、《中华读书报》、《咸阳日报》等报刊发表的140多篇散文、随笔。该书文章内容充实,言谈之中寄寓着作者对现实人生的体悟与思考,对精神家园的关注和憧憬,思想深邃,笔触老练,语言简洁,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和心声,表现了他的喜悦、烦恼、向往和追求。
 
诗意的生活
--读《未带走的嫁妆》有感
文/魏锋
文章来源:《北京晚报》、《咸阳日报》等
本书策划:魏锋
本书组稿:微风文化艺术工作室(http://www.weifwh.cn) 

当忠伟的作品《未带走的嫁妆》清样摆在我的桌前时,内心不由涌动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和幸福。被他对文学的痴愚和真诚,也被他文字中所透射出的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所感染。
  记得中学时代,我就经常能在校园报刊上读到高我两、三级的忠伟发表的文字,虽然一直未曾谋面,但从内心深处已与他成为知心的朋友,那时他那隽永和质朴的文字就曾鼓舞过我和感动过我。从那以后,我对他的关注一直没有减少,从创办《新校园文学报》、《彬县文化》、《豳风艺苑》等报刊到微风文化艺术工作室的过程中,我和忠伟的友谊大概源于彼此相同的爱好吧!
  今天,再一次读到忠伟的作品集,我的内心由衷地对他产生了一种敬意。(这源于我对文学的敬畏和热爱)文学的道路是一条需要艰辛付出和执著守望的路,清贫中坚守一种常人无法理解也无法到达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勤奋地写作,那是需要相当的勇气和韧度!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忠伟的作品也从少年时代的青涩浮华而转变为成熟、沉稳、大气和精巧了。所涉及的生活层面和文化积淀也在不断地加宽、加厚,所表达的思想也有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未带走的嫁妆》、《红头巾》等文饱含着作者对生活的真情和深爱,感情真实自然,文字平实感人,读着读着,内心就会有一种真挚的感动。
  他笔下的山野、秋韵、民俗、民风,更是浓缩了他的生活积淀和理想追求。描述是那样的真实、传神。特别是《柿果红于二月花》一文的描写是更具生活、更具质感。
  “那少女上了树,麻利地挑捡了一个熟透的水柿,便在嘴里咂吸着果汁。那‘哧——哧’的响声,直引得树下的姑娘们一个个直咽口水。少女这才大咬一口,那果汁便迸溅出来,滴落在少女粉嘟嘟的脸上,惹得树下的姐妹们哈哈大笑起来。树下的笑得越红火,那少女便咂吸得越响”。
  像这般传神的描写在《北方的雪》、《秋天的写意》、《听雨》、《湖》、《楼观散记》中俯仰皆是。这也许就是忠伟文字的魅力所在。
  在《梦开始的地方》他这样写道:“在我的心底深处,常常渴望有这样一个‘没有人到过的空间’:在一条弯弯的小路边,安然地卧着一座石屋,屋子的周围是一方很大的空地,里面栽满了许多梨树。春天的时候,梨花纷纷扬扬,像无数洁白的天使在空中跳舞……这应该是一个极可爱的地方,就叫它梨花园吧。自然,我就是那梨园的主人”。他不急不躁,不愤世不媚俗,持一颗平静的心过一种恬淡闲适的生活。这是五柳先生的田园,这也是忠伟的桃源。我倒有点羡慕起忠伟的这种达观和睿智了。
  在《慢慢走,欣赏啊》中,忠伟写道:“大人格、大成就者无不自不间断的停止中生长出来。印度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倘不是弃绝了宫廷生活,便不会有菩提树下的觉悟,自然也诞生不出大慈大悲的佛教。法国画家梵高倘不是中止了巴黎证券商的富裕生活,也不会点燃象征画派的声誉。鲁迅的不朽,正因他不断停止旧我,在新我中前进”。面对生活的种种艰辛和磨炼,他不是不让人们去努力、去抗争,而是不让人们去作无谓的抗争,要让人们懂得去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怎样去追逐命运,感动命运!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大境界。
  能将学问做的悠闲、自得是一种超脱,而能将文字做得如此闲适别致,更不失为一种洒脱。人就应该有理想和追求,否则就失去了行走的意义。我想忠伟是富有的,愿忠伟能在文学创作上取得更大的收获!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