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敬泽:“二度创作”是批评家的职责

(2015-02-07 13:00:57)
标签:

文艺评论

分类: 自由典藏

李敬泽:“二度创作”是批评家的职责

 

评论家李敬泽:

“二度创作”是批评家的职责

 

2015年02月07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http://img.bjnews.com.cn/ep/fx2.jpg
    第B2版   采写/新京报记者柏 

  

        一个合格的批评家最需要勇气和诚恳

  批评其实是一种文化,如何致力于建设一个好的批评文化,是我们的媒体需要努力精进的。

  对于批评,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作家之间的批评问题。作家之间其实并没有相互批评的义务,作家不是批评家。让作家之间能够相互批评,这是我们提出的对作家来说并非本分的要求。如果一个时代的作家们之间都文人相轻,无法相互欣赏,那样就好吗?一个好作家只能期待一百年后的读者去肯定他,而同一时代其他作家都对他表示不屑,这难道正常吗?

  第二个就要说到评论家了,他们不是给作家抬轿子的人,如果一个批评家天天给作家抬轿子吹喇叭,这就是对他自身的贬低;但是批评家并非是作家天然的敌人,如果一个评论家以批判垃圾作品为全部职责,这也挺变态,他们根本找不到评论的乐趣所在了。一个合格的(文学)批评者必须对文学有信仰,必须基于对文学深湛而宽阔的理解,以及对文学的一份尊重和忠诚,以这样的标准去看待具体的作品。

  然而,没有一个批评家绝对公正,因为任何评论家对某部作品的批评都是一种个人判断,这种判断不是无条件的,它和一个批评者的性情、阅读趣味、甚至是最近的心境和身体状况都有关。而且,一个人的阅读面和理论知识都有特定的限度和角度。对待一本具体的书,一个评论者不可能有上帝的全知视角,从这个角度上说,一个合格的评论家与其在评判一本书的好坏时秉承一种“抽象的公正”,不如坚持诚恳的原则。诚恳地提出评论和批判,并且准备随时接受来自他者的争辩和反驳。勇敢地肯定你所肯定的,同时也勇敢地批评和质疑你所不喜的(作品),(文学)批评当如是做。我们的文化里既需要诚恳的批判,也需要敢于肯定的勇气。

  批评家需要做到话语自律

  我们现在所处的评论的话语场中,确实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话语习惯——我们没有一个诚恳讨论作品具体问题的风气。批评家对某一本书的评价,在第一秒钟就被解读为和作者的个人关系问题,就好比本来我只想讨论这盘宫保鸡丁究竟好不好吃,结果就被看客们迅速理解为我对厨师的个人攻击,甚至是被认为是来这家饭店砸场子。这恰恰是有些批评家和书评人不能勇敢起来的原因,在这种话语气氛里,发出正常的批评之声的成本不必要的高。

  在涉及对具体某本书的批评时,不可避免地,批评家会进行一定程度的“二度创作”。这恰恰是批评家的职责所在,这和作品的文本本性有关,伟大的(文学)文本甚至经受得住“二百度创作”。批评永远意味着对作品的延伸,这种批评可能是对其正向的延展,也可能是对其逆向的碰撞,批评扩展了对作品本身所处世界的理解,所以批评有其自身独立的价值。其实很多作家在面对批评家的“二度创作”时也没想明白,他们觉得这些批评家说的都不是作者的本意,但是一个作家怎么能够要求批评家和读者都按照作家的本意去解读作品?如果一个作家写的书只有像一块砖头一样明晰的“本意”,所有人一看便知,那这样的书得失败到什么程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