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诗里诗外:余秀华与唐海林何关?

(2015-02-07 09:15:02)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转载

     [转载]诗里诗外:余秀华与唐海林何关?
    青春过了,人就渐老了。作为一名70后诗人,我怀念舒婷、北岛、三毛、与汪国真的时代。那些雅俗共赏的文字,滋润一代又一代读者心灵,青葱了我们生命里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海子、骆一禾之后,中国诗坛陷入沉寂,网络时代,技术革命让传统的纸质媒体跌落低谷。边缘化的中国诗歌,因为有西川、于坚、师永刚、欧阳江河、叶匡政等许多优秀诗人的不懈努力,让中国诗坛还保留最后一丝丝令人尊敬的颜面。

    近日,在QQ上与一位大报记者聊天;以及,我县司法局一位歌词创作颇丰的词作者无刃刀客进行沟通,期间,不自觉谈起“余秀华火火火”事件。午夜,我仔细“拜读”沈睿的推荐文章和她的诗作,拿掉文学博士这顶帽子,她的文字真是一般般。忽地愤青一把,就欣然写下《余秀华走红,是中国现代诗坛最耻辱的事件》这篇文章。

     [转载]诗里诗外:余秀华与唐海林何关?
    作为诗人,我有资格在诗坛失火的时候,义务充当一回英勇的消防队员;作为一名诗歌评论员,在“众人独醉”,媒体、读者陷入集体狂欢的瞬间,我有责任站出来用自己最犀利的笔,给这场人为的“造神运动”划上休止符与应该结束的句号!

    这篇文章被许多网媒刊发,经过无数人阅读,经过无数次转载,其中网友唐时明月一句话“读了二十多年现代诗,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诗人或自杀或杀人,或疯癫或脑瘫,精神正常点儿的也确定是无名之辈”这话令我震撼。难道诗人给外界的印象果真如此?

   “珍惜生命,远离诗歌”,当下颇为流行,也蕴含一定道理。口语化诗歌(特点就是没有任何意义),被当今诗坛掌门人们敬若神明。一些人在探索的路上越陷越深,离真正诗歌也就越来越远。一位网友阅读我的文章后回复“正规的媒体把她抬出来,作为范本,又当什么作协主席,就是对诗歌的一种侮辱。因为文学必须要圣洁,它起到一代代教化的作用。”这里“教化”一词,我想指的应该是正能量吧?

[转载]诗里诗外:余秀华与唐海林何关?
    可叹的是,那些占据诗坛的大佬们,早已忘记“教化”为何物?当一群猪们只知道发行量、创收和利润时,他们眼里的文字,自然只能是有没有“猪食”?而无其它。

     那些专业作家、专业诗人,拿着人民的俸禄,不专心为人民创造优质的精神食粮,只知崇洋媚外、胡编滥造,搞一些光怪陆离的事件,吸引大众眼球,博取点击率。因为利益相互需要,媒体倒金字塔形式的宣传与忽悠,那种不谈风月、只谈心情,不是严肃的诗歌创作。面对缺失理性、迷失方向的中国诗和部分读者,进一步加剧我想以己绵薄之力改变诗坛现状的自觉和努力。

    这与“睡”没有“睡”谁,和自己有没有被谁“睡”也没有任何关系。诗歌不等同娱乐,纯文学不能再度被糟蹋。抱此决心,给兴奋的媒体和大众一剂清醒剂,我觉得很有必要及时煽自以为是“沈睿们”一记耳光。因为,他们低估了人民!

[转载]诗里诗外:余秀华与唐海林何关?
    审美的尺度,纯文学和诗歌总该有吧?

    余秀华不可复制,此后这种想成名的路径图必然被曲解,引发众多摇摇晃晃的追随者,被媒体误导“诗中自有黄金屋”而满口病态化口语诗歌,不干实事、在家闭门造车,继续以缪斯的名义来玷污诗坛,这应该是你和我,所有良知的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一种社会现象吧?

    “大境界处,常常是音乐的天地,文字退却一边。音乐是心灵深处的天籁,其妙化之功在于填充思想和情感的罅隙,让袅袅轻曼之音滑过心田的阡陌,在旋律的流淌里感受一份属于自己的精神王国”借用好友蓝天云集的文字为注脚;非我不宽容,我只希望余秀华以及后来的余秀华们能继续被社会大众关注,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只是,不要以诗歌的名义去资助,那样,是亵渎诗歌。因为——“诗言志、抒情”这是检验诗与非诗歌一条恒古不变的真理。

   “好诗在民间”,像这种没有逻辑性与审美情调的诗歌,如何配得上诗歌?!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不惧流言蜚语,不惧危言恐吓,我不是一个轻易就被击倒的人;更不是一个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轻言放弃自己初衷的人。自古“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吐槽也好,攻击也罢;点赞也好,支持也罢,就让我们各抒己见,一起去见证这个伟大时代!

    珍惜生命

珍惜生命
就要远离诗歌

 

远离颓废
那些,自以为是
有我无我
脑瘫的诗歌

病态的诗

咱一律不见

 

远离睡和被睡
远离诗坛
大佬们界定的

所谓天才般

好诗歌

 

珍惜生命
我们这一生
无病无灾
从此永远健康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