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李宗盛说的,余秀华做到了
(2015-02-06 10:19:40)
标签:
转载 |
分类: 自由转载 |
余秀华火了,作为诗人。她39岁,来自湖北农村,由于患脑瘫,高中毕业后在家赋闲。余秀华2003年开始写诗,主题多关于爱情、亲情,以及身体残疾和封闭的乡村生活。其中一首《我穿过半个中国去睡你》在网上疯传,一个月前还默默无闻的余秀华,现已红遍中国。
余秀华为什么火了呢?有评论说,是因为妇女,农民,脑瘫,三重弱势,叠加在一起,唤起了普遍的好奇和同情。也有人更直接的认为是因为那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具体点说,是因为这个标题。
这些分析都有道理,但根本原因,是因为她的专注。李宗盛在前阵子很火的New Balance《致匠心》的广告视频中说的:“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
余秀华从2003年左右开始写诗(余秀华接受采访时否认了此前从2009年开始和写诗16年的两个时间版本)。从2003年开始,到2014年爆红,余秀华已写诗12年。而这12年,她用一根手指坚持,因为脑瘫,她只会用左手食指打字,打字的时间远远超过构思。
而对于写诗本身,余秀华认为是“一个人的私密旅行”,在干净自己的生命。余秀华说:“于我而言,只有在写诗歌的时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其实我一直不是一个安静的人,我不甘心这样的命运,我也做不到逆来顺受,但是我所有的抗争都落空,我会泼妇骂街,当然我本身就是一个农妇,我没有理由完全脱离它的劣根性。但是我根本不会想到诗歌会是一种武器,即使是,我也不会用,因为太爱,因为舍不得。即使我被这个社会污染的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而回到诗歌,我又干净起来。诗歌一直在清洁我,悲悯我。”
12年,用一根手指,用干净自己生命的姿态付出,足可见其专注。李宗盛说,“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己熟。”余秀华的轨迹也暗合这一哲理。《诗刊》编辑刘年在她的博客上发现了她的诗,于2014年第九期刊发了她的诗,再到随后的爆红,两本诗集开售(湖南文艺出版社《摇摇晃晃的人间》、广西师大出版社《月光落在左手上》),这是其开始写诗后的第12年。
余秀华的诗,生长12年,自己熟了。
余秀华现被称为“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姑且不说这个称谓是否夸大,但狄金森也正诠释了专注的力量。狄金森从25岁开始弃绝社交,女尼似的闭门不出,在孤独中埋头写诗,30年,留下诗稿1700余首。狄金森生前只是发表过7首,其余的都是她死后才出版,并被世人所知,成为19世纪美国三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所以,这篇文章,只是想说专注的力量,如李宗盛所言,“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
关于之后的生活,余秀华也很明确,“未来,我一直会写下去”。
附李宗盛NewBalance《致匠心》文案:
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己熟。
我二十出头入行,三十年写了不到三百首歌,当然算是量少的。
我想一个人有多少天分,跟出什么样的作品,并无太大的关联。
天分我还是有的,我有能耐住性子的天分。
人不能孤独地活着,之所以有作品,是为了沟通。
透过作品去告诉人家:心里的想法、眼中看世界的样子、所在意的、所珍惜的。
所以,作品就是自己。
所有精工制作的物件,最珍贵、最不能替代的,就只有一个字——“人”。
人有情怀、有信念、有态度。
所以,没有理所当然。就是要在各种变数、可能之中,仍然做到最好。
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安定的。
面对大自然赠予的素材,我得先成就它,它才有可能成就我。
我知道手艺人往往意味着固执、缓慢、少量、劳作。
但是,这些背后所隐含的是专注、技艺、对完美的追求。
所以我们宁愿这样,也必须这样,也一直这样。
为什么?我们要保留我们最珍贵的、最引以为傲的。
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
我们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
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
有料先生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料先生,稀有三栖网络营销人,从业9年,干过媒体(搜狐),当过甲方(联想),现正奋斗在乙方。本号以“有料”为底线,坚持每篇文章必须有用。
有料先生著作:
网络营销实战必读书《引爆关注:网络营销一线战记》
正能量营销开山之作《正能量营销:让伟大品牌的成功秘诀为你所用》
联系我:微信公众号:有料先生(youliaosir);QQ&个人微信号157883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