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诗歌真的回来了?

(2015-01-30 09:07:54)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转载
原文地址:诗歌真的回来了?作者:诗人文摘

  因为诗刊社微信公众号发的一篇《摇摇晃晃的人间—一位脑瘫患者的诗》,“脑瘫诗人”余秀华和她的诗歌走入了公众的视野,她的诗歌随后被各种微信公众号和网络媒体纷纷转发、公推,诗人沈睿甚至称她为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由此引发了一轮关于诗歌的阅读和转发热。

  其实,我国曾是一个诗歌之国。《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令人折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精致简短的词句,细腻的感情表达,让人惊叹,世界上恐怕没有哪种语言能如诗歌般美好动人了吧!


  上世纪80年代,北岛、舒婷、顾城、食指……以他们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朦胧派。这些诗人的出现推动了当代新诗的革新发展,称得上是群星熠熠的黄金时代。然而,或许是所谓的盛极则衰,诗歌曲线图从上世纪80年代后急剧下坠,一直到现在,似乎诗歌已经被大众遗忘了。

  直到近几年,从无厘头的“梨花体”到莫名其妙的“羊羔体”,再到可笑至极的“乌青体”走红网络,网友一再感慨“这也能叫诗”,这些充满争议的作者也能被称为“诗人”?

  对文学,本该见仁见智,但我们必须承认,现在“诗人”两个字已从一个极富浪漫气息的职业,变成屡遭网友调侃的对象。

  (新疆都市报记者 李莹华)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