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怎么才能把小说写得不像小说
(2015-01-13 16:35:14)
标签:
转载 |
分类: 自由转载 |
一种俗成的说法是: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反过来说,生活是不是会接受你的创作?这话怎么说?比如小说,读者读了以后,会觉得那是小说,因为你写的就是小说,也被读者看出来是小说了,读者就不会觉得怎么样。如果读者读了一篇小说,并没觉得是读了一篇小说,而觉得是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是知道了一件什么事情,是完全没有读过小说的感觉,这样的小说是不是好小说?我认为这一定是好小说,因为它和读者没有拉开距离。
其实,写小说的人大部分是那么想的,是想让读者相信他写的小说是真的,可读者读了以后,就是不以为然,就是不承认小说是真的,这就让小说失去了作者所希望的那种趣味和分量。当然,也有人写小说不是通俗的观念,那样的观念就是很明确地要把小说写得让人一看就是小说,这是另一种小说,是完全应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小说,我说的不是这种小说。
我是说,我们通常认为的那种小说,就是想要有一点期望值的小说,就是所谓的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那种小说。其实,就现在而言,中国真是一个出小说的年代,而且一定是一个出好小说的年代,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今天的生活已经比小说更精彩了,所以,你怎么还能说“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呢?你想让小说怎么高于生活,高于生活什么?其实,我觉得当下的小说,能够尽快尽多地让人知道,在你身边、在什么地方,有了什么样的人,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就已经完成了小说的历史使命。我们过去说,小说不应该复述生活,这是因为生活不如小说精彩,如果今天的生活已经远比小说更精彩了,我们是不是就不应该那么说了,是不是就应该承认小说已经落后了生活的脚步了呢?
比如造假,造得人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了。比如杀妻灭子,只是为了骗取人生保险。比如强拆,烧杀陷害手段残忍。比如贪官污吏,富能敌国妻妾成群……你想都想不到的事情,都已经发生了。你还指望让小说能高于生活什么?
遗憾的是,今天的文学创作并没有复述生活,这里面可能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政治不允许,一种是创作不那么做。我不说前一种,我只说后一种。创作为什么不那么做?为什么看不见生活?为什么只是在那里编呀编呀,编一些让人看了就会觉得是编出来的东西,是一些没劲的东西,作者却为什么总是沉浸在编造的兴奋中而不能自拔?其实,小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它的史记性。多少年以后,有人会因为小说而看到曾经的一个时代,却并不相信“史记”中记载的那个历史时期,就像我们今天不是也在质疑我们的教科书和我们所知道的一些历史知识吗?
至于编故事的小说,到了多少年以后,还会有人在那里编,但他能编出什么来呢?就像我们此地人说的:“不过是草驴换了个叫驴”,说到底也还是个驴,无甚新奇,小伎俩而已。
编故事,不过是鱼钩上的一点诱饵,被鱼看透了,鱼就不上钩了。当然我并不是反对小说的故事,有故事有内容的小说才更好。我反对那种以故事而沾沾自喜的小说。那只是自喜,不是他喜,他喜才是小说的佳境。
小说的故事是什么?小说的故事就好比是一辆车,不管是马车还是汽车,它只是一个载体,车里面装载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东西。强编出来的故事,如果失去了车的形状以及性能,就不是载体了。这就好像有人编出来的故事,自认为很精彩,很离奇,但不能推敲,一推敲就让人嗤之以鼻,你没觉得那是没意思的事情吗?你没觉得,但读者觉得了,读者会觉得没意思。这真是写小说的人应该好好想想的一个问题了。今天的小说有问题吗?肯定有问题,没问题就不可能被边缘化。
我们怎么才能把小说写得不像小说呢?这就需要消除小说的痕迹,小说的痕迹是什么?就是让人一看,就知道是编的,编出来的东西就会让人觉得不以为然了,就不往心里去了,这真是个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大概就能写出读者想要的好小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