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自由评论
自由评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3,588
  • 关注人气:2,6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月》举行“小说新干线”研讨会

(2014-12-17 15:16:48)
标签:

文化

分类: 自由点击
《十月》举行“小说新干线”研讨会

 

《十月》举行“小说新干线”研讨会

 

发现有实力有特点的新作家

 
作者:李晓晨   原载:《文艺报》2014年12月17日第1版

  

  “小说新干线”是《十月》杂志的一个特色栏目,该栏目每期集中刊发同一作者的两到三篇小说,同时刊发创作谈、印象记等文章,目的在于重点推介具有一定创作实力但尚未得到文坛充分关注的青年小说作者。自1999年以来,许多有实力、有特点的新作家从这里起步,逐渐被文学界和普通读者熟悉。12月10日至12日,这些曾经的“新生代”赴贵州安龙,同来自各地的作家、评论家、编辑家共同探讨小说创作以及文学期刊在当下的重要作用。蒋子龙、陈世旭、欧阳黔森、陈东捷以及栏目作者李云雷、马小淘、甫跃辉、王威廉、郑小驴等与会。

  当天的创作研讨会带着些“叙旧”色彩,每个人说起来似乎都与《十月》、与“小说新干线”有一段忘不掉的故事。他们之中,有来自基层的中学语文老师通过自由投稿被编辑赏识,在反复沟通、修改后得以发表自己的小说;也有网络作家遭遇创作转型时的无助,通过这个栏目重新发现和认识了自己。在这些作者眼里,《十月》发表他们作品时不在乎作者的名气,更多关注的是他们的创作实力和未来的冲击力。就像《十月》常务副主编陈东捷所说的,文学期刊是作家成长的摇篮,“小说新干线”发展至今,就是想给那些有一定创作实力但并未得到太多认可的作家提供一个机会,他们的创作不一定很成熟,但必须有特点、有冲击力、有活力。

  “我是带着几分好奇来的,”蒋子龙说,“我想看看《十月》的圈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对一个文学刊物来说,作者队伍关系到刊物的风格、特色等等,在今天这样的时代,文学期刊找准定位、拥有一定数量的优秀作者是很有必要的”。活动期间还举行了“《十月》文学安龙创作基地”的挂牌仪式。蒋子龙、陈世旭等为当地文学爱好者做了专题讲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