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看萧红

(2014-09-28 12:33:03)
标签:

文化

分类: 自由典藏
看看萧红

看看萧红

 

 
作者:《本版摘编并供图/小艾  原载:《北京青年报》2014年9月26日第D8、9版
 
http://epaper.ynet.com/images/2014-09/26/D08/D8P10_b.jpg

四卷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11-5

http://epaper.ynet.com/images/2014-09/26/D08/D8P9_b.jpg

五卷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4-5

http://epaper.ynet.com/images/2014-09/26/D08/D8P1_b.jpg

冯歪嘴子干活的磨房 侯国良绘

http://epaper.ynet.com/images/2014-09/26/D08/D8P8_b.jpg

中国青年出版社 (侯国良插图) 2014—1

http://epaper.ynet.com/images/2014-09/26/D08/D8P16_b.jpg
《萧红画传》,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8 设计:吕敬人工作室
http://epaper.ynet.com/images/2014-09/26/D08/D8P3_b.jpg

连环画版(侯国良 绘) 吉林美术出版社 2007—10

http://epaper.ynet.com/images/2014-09/26/D08/D8P13_b.jpg

有二伯是个奇怪的老头 侯国良绘

http://epaper.ynet.com/images/2014-09/26/D08/D8P5_b.jpg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1 采用了1947年版的封面

http://epaper.ynet.com/images/2014-09/26/D08/D8P7_b.jpg
          《呼兰河传》封面赏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09

    

    编者按:

    电影《黄金时代》,竟让萧红成了“话题人物”,不过我们绝不能说萧红“走红”了,因为多年来她从未离开过读者的视野。版本众多的《萧红全集》以及版本更多的萧红作品的单行本,就是明证。

    《呼兰河传》插图

    画家侯国良为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所画的连环画十分有名(共46幅),除作为经典连环画出版之外,多年来还曾被多个不同版本的《呼兰河传》用作插图。

    1990年,全国第四届连环画创作评奖中,侯国良的连环画《呼兰河传》荣获绘画一等奖,并获全国第七届美展银奖,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有评论称:“画家采用的是中国画工笔重彩形式,线条运笔清秀而拙朴,在传统观念中增加了新的内涵。色彩的处理独具匠心,土黄的色调,凝重而富有特色,渲染出30年代北方农村的风土人情,更将传统的理念与今人的时尚相融,注重色彩的和谐却不强调西画的明暗,在色彩的把握上迸发出对民族文化的自我感悟。人物造型和神态的刻画做了适当的艺术处理,略显夸张,但在表现手法上雕琢工细,全部作品连接自然,每一幅画面都在呼应的氛围中流露出潜在的艺术境界和浑然质朴的北方神韵。”

    端木蕻良为萧红画封面

    萧红的第二任丈夫端木蕻良为《小城三月》做过封面和插图(1948年11月,香港海洋书屋出版),当时端木署名为“金泳霓”。封面画的是女主人公翠姨。

    四种《萧红全集》

    lonelyplanet:哈尔滨版年代比较早,没见过,设计中规中矩。凤凰版,纸张差,平装没有锁线,唯一觉得不错的是封面的碎花跟萧红挺配,买了立刻送人了。黑龙江大学版纸张不错,可惜是平装,设计我非常喜欢,苍凉而大气。燕山版据说是布面精装,带彩色插图,赞一个,但窃以为装帧比不上前两套,第三套的设计我最喜欢,不过这一套还是要收的。

    竹风:哈尔滨版是精装的,上下两册,是萧红的故乡哈尔滨在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纸张印刷不好。

    plane life:哈尔滨版过了这么多年再看,作品估计收得不全,但各方面来说仍应该是目前为止最佳的选择,内封绿色,平脊精装,上下册,比燕山版小巧得多。

    眠雨堂:我喜欢凤凰版。

    echo:喜欢黑龙江版,精装控收燕山版。

    南海在方寸地:都不好看。

    寄居蟹:燕山这版全集,仅就版式来说,觉得插图嵌入内文,很不大方。这样的封面,也让人兴奋不起来。另外,凤凰版、燕山版封面上的“萧红著”大可不必,《萧红全集》当然不会被人误会是张爱玲著,主编的名字呢,就更没必要占封面了。

    介末花花:同意。我觉得这方面黑龙江版的处理最好,一是没必要再上著者的名字,二是封面上没有出版社的名字,很干净。

    我对国内传统上封面和书脊都印出版社的名字持不同意见,这方面可以向欧美学习一下,封面上基本没有出版社的名字。书脊上一处印就足够了,可以让封面更完整干净一些。对于读者来说,网店都会有详细的标注,实体店大多书脊向外,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echo:收了一套燕山版,小说卷2开裂,换货,还是同样的问题,又看到友邻也遇到这种情况。真的不明白,纸张不错,布面精装,排版也成,怎么做成了这样?

    别致的《萧红画传》

    介末花花:书口上形成了一幅萧红像,这个招数,吕敬人在中国青年出版社的《梅兰芳全传》上用过一次,而且曾广受好评。另,作者章海宁,是专门研究萧红的。

    科莱特的花事:这种书口,要求书要厚,印刷要精细,否则会变形成了妖精,反而画蛇添足了。

    

                                              (讨论选自中国当代书籍装帧摭评豆瓣小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