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说选刊》微信: 集锦|孟庆革等(读者)谈文非的短篇小说《周鱼的池塘》

(2014-08-26 21:00:10)
标签:

文化

分类: 自由链接

                 《小说选刊》微信

 

  集锦|孟庆革等(读者)谈文非的短篇小说《周鱼的池塘》

 
2014-07-08  孟庆革等  小说选刊
 
    http://mmbiz.qpic.cn/mmbiz/CDlMmVicRMBhlmPr26bhKic45bYIxkpx3icPXhePvKALeoYquCQsOxNjYIzTqvX86gHwwhEBsOy2V5IhEtARKUfpQ/0集锦|孟庆革等(读者)谈文非的短篇小说《周鱼的池塘》" TITLE="《小说选刊》微信: 集锦|孟庆革等(读者)谈文非的短篇小说《周鱼的池塘》" />

 

集锦|孟庆革等(读者谈《周鱼的池塘》

   

   文非,19773月生于江西进贤,2010年开始写小说。文非的短篇小说《周鱼的池塘》发表于《星火》20143期,《小说选刊》6期选载。下面是各地读者评论的摘编,打包推出,以飨读者。

 

                好看的小说是对读者的呼唤、控制和对抗

《周鱼的池塘》写母亲带着我离家另嫁,离开了酒鬼父亲和哑巴姐姐。二十年过去了,我已为人父,想回原来的家去看看。哑巴姐姐周鱼年少时挖掘的池塘养活了父亲,在大地震中拯救了父亲。整日酗酒夜归的父亲,不止一次跌落池塘却都有惊无险,是因为周鱼在父亲每件衣裤里都缝进了漂浮泡沫物。周鱼突然失踪是因为老父亲突然清醒开始给周鱼找婆家。在我临走时雇来抽水机,随着塘底的水一圈一圈瘦下去,在一阵短促的惊叫声中,小说谜底揭开了。三年前姐姐周鱼的失踪和二十年前马失踪,在小说结尾诗意的表达中,猛地扎痛了读者心头。好看的小说可以写到平中见奇,或者写到奇中见平,但不能奇中见奇,奇中见奇就会假,就没有感染力。除了吸引力、控制力,读者喜欢的小说结局大多要出人意外,才会让读者大呼过瘾,体会到好看小说的精髓所在!

                                                                                                                    ——孟庆革(辽宁)

 

一曲智障人的心灵颂歌

小说架设了两条轴线:一条是周鱼挖池塘的目的,一是他们家庭的生活变故。

这个目的一直是迷。作者持此迷,以新锐的语言展开了小说的叙述,并将此空灵的叙述进行到底。当然作者最后交待这个目的是个惊人之举:一生被母亲斥责的父亲,终被她坚决地离弃,两个姐姐的出嫁,“我”被母亲带走,只剩下痴哑的周鱼与酗酒的父亲相依为命。这时池塘就发挥了特殊的作用:让周鱼父女俩生活有着,精神有托,使他们度过了一段相依为命的日子。可见,这个痴傻的残疾人心灵并不残。作者着力写此的用意,我以为是为残疾人的被歧视和被弱势正名,同时也告示世人,当正视这些残疾弱智者的心灵!

当然周鱼最后的死也是谜。表面看是为抗拒父亲的反复提亲和近似“逼婚”而不知所终,实则恐怕是周鱼只愿照顾父亲而不忍孤独的父亲与己再分离的坚决反叛,这种“畸形”的父女之爱相信没有多少人会理解。最后抽干了池塘之水也只见马骨和类似肋骨的骨头,这让我们对其死因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小说的意蕴很朦胧隐讳,这是好小说的显著标志。作者在这篇小说的创作谈中提到他的一个姑姑始终未嫁,这样的“不健全”者虽有“怪异”的行为举止,但也更有其复杂的心灵及美好人性的一面,如今的残疾和智障人问题突出,所以作者的用意很明显:为其而作,为其而歌。

                                                              ——梁星钧(四川)

 

 

                        沉静的力量胜过万钧雷霆

小说以少儿的视角,童真无偏的口吻,沉静地讲述“我”一家六口的贫困生活与纷争不断。这纷争,源于生存的艰难。纷争的后面,暗中形成了两派,一派是母亲和待嫁姐姐,而另一派的父亲和周鱼则成了被歧视、被抛弃的对象。怨恨生活、父亲的母亲,把父亲丢下的养家重担加诸到了周鱼肩上。周鱼得不到家庭应该给予的温暖,少女成长期的内心情绪得不到引导和释放,封闭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对抗性,形成了周鱼我行我素的反叛行为。这应该是周鱼在他人看来不断制造麻烦的内在心理动因。周鱼,在失爱的环境中成长,可以说,她的顺应自然、本性的自我生长,也造就了她自强不息的倔强心性,以及应对环境、过早操劳练就的本领。

小说在沉静的叙述中让时光跨越二十年,“我”的一次返乡之旅,顿然明白了周鱼的细心孝道。周鱼最终选择背离父亲该是何其无奈,何其痛苦,何其决绝,又何其的细心与挖池塘一样的从容、有计划。这一份执著的亲情相守是何其感天动地!

                                                            ——冯晓澜(四川)

 

                           卑微而高贵的灵魂

关注底层关注小人物的作品总能引起共鸣,而关注智障和生理残缺的作品不是很多。我和周鱼一样,也有身体上的残缺,这也许是我喜欢《周鱼的池塘》的原因之一吧。可现实是,我们都是卑微的,被现实的洪流裹挟着的稻草人,只能苟活于人世。我更喜欢作者的创作手法,作者从人性的角度叙述故事,刻画人物。酒鬼父亲、怨言的母亲、不会说话的周鱼、年小的“我”和两个姐姐,一家人很平常的生活,随着布匹商的出现,这种生活被打乱了。两个姐姐出嫁,母亲带着“我”也离开,一大家只留下了酒鬼父亲和哑巴。而哑巴自始至终在挖她的池塘,没有人关注她。到最后在亲人们离开后,酒鬼父亲搬进了哑巴的“小木屋”,让哑女照顾。周鱼和父亲之间这种没有语言的爱也正是一种隐秘的爱。作者对人物没有褒扬也没有批评,但读后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小说看似平淡,故事也简单,但留给人们诸多的思考和想象。这也许正是小说能被《小说选刊》选载的原因吧!

                                                            ­­­——孙功俊(安徽)

 

                                  忠诚与背叛

    读完《周鱼的池塘》,我的脑海里冒出一个词——忠诚与背叛。

整篇小说散发着一股内敛、急促、隐秘和诡异的气息。哑巴周鱼,因为残疾无端被家庭成员所鄙夷和漠视,甚至有点让人讨厌、嫌弃,但她却可靠摸鱼的力气活为嗜酒如命的父亲换来买酒的钱,从而博得包括父亲在内的家庭成员的没有亲情的容忍和收留。

周鱼的母亲带着两个姐姐和“我”,背叛了家庭进而周鱼的父亲,从容决绝地离开了村庄,跟着布匹商私奔,留下周鱼和她的父亲。周鱼别无选择地承担起照顾父亲的生活重任。父亲多次酒后失足于池塘却都有惊无险——幸免于死,原来源于周鱼预先在父亲的每件衣裤内侧缝补了大块的漂浮泡沫物。“我”为了寻找周鱼的尸首——将池塘水抽干,意外发现了布匹商离奇失踪的那匹马……这两个细节,让我们看到了哑巴周鱼内心的善良、忠诚、爱憎和情感的断面,这与周鱼及其姐姐对家庭、生活和父亲的背叛,形成鲜明的对比,撞击着人们内心隐隐的悲悯和廉耻,引发我们对忠诚和背叛的新的思考和认知,是一篇直面现实、直抵人性、拷问良知、震撼心灵的小说佳作。

                                                          ——冀卫军(陕西)

 

                    “现实关照、人文情怀”优秀之作

《周鱼的池塘》所塑造的哑巴周鱼虽然脑子有问题,但她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自强不息,靠自挖池塘自力更生养活自己及被母亲抛弃的好逸恶劳的父亲,是一个有自尊、有爱心、有个性的卑微残疾女。当前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逾8500万,社会各界怎样切实关心帮助残疾人、让残疾人这个特殊弱势群体不“弱”,《周鱼的池塘》提供了残疾人怎样才能有尊严地活着的力透纸背的鲜活文本,展现了“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另类魅力。《小说选刊》2014年第6期及时选刊《周鱼的池塘》,是《小说选刊》“现实关照、人文情怀、独特视角、中国气派”的办刊宗旨和“贴着地面行走,与时下生活同步”的编辑理念始终如一落实的具体体现。毕竟,全国有上百种原创文学期刊,每期刊发中短篇小说上千篇,《小说选刊》每期只精选十余篇佳作奉献给读者,真正百里挑一。在这种情形下,接地气、行文止而意不止的《周鱼的池塘》能被选刊选用,难能可贵,值得祝贺!

                                                          ——艾自由(云南)

 

                      烛照人性幽微的“卡西莫多”

周鱼这个人物形象并不完美,有点雨果笔下的“卡西莫多”,是个“可恶又可怜"的哑巴,给人们制造了不少麻烦和恶作剧。然而正是她默默进行一个别人怎么看也看不明白几近闹剧般的宏伟计划——开挖池塘。不怕太阳炽烤,不怕手掌磨出血泡,不怕嘴唇干裂,更不怕母亲、姐姐们及邻人的冷讽热嘲,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荒唐而不寻常的作品”成了一个幽静所在。其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精神风貌跃然纸上。与两个不劳而获的姐姐相比,周鱼虽是个哑巴,却让人感觉分外勤劳、美丽和善良。

当母亲拋弃家人后,周鱼便主动承担起了“侍奉着孤苦的父亲",和父亲相依为命,衣丰食足。哑女无声消失之前,也为父亲的日后生活进行周密安排。可以说这对难父难女相伴的时光是她最幸福、最有爱、最有家庭感的时光。

掩卷深思,这篇小说与其说是为残疾人所受的不平等待遇报不平,呼吁社会给予他们更多一些关爱,不如说我们很多体格健全的正常人的灵魂有些残疾,更需要自我反省,审视灵魂。

                                                          ——丁俊耀(河南)

 

                     能吸引人、打动人的就是好小说

《周鱼的池塘》是写弱势群体那种隐秘的爱的小说,属于“低空飞翔”的写作方式。文中的周鱼,是一个脑子有问题的哑巴,她土拨鼠一样挖了一口池塘。谁也搞不懂,她挖这个池塘干什么。直到她的两个姐姐出嫁,他的母亲带着弟弟嫁给了布匹商后,这口池塘终于派上了用场。“哑巴周鱼侍奉着孤苦的父亲,日子并没有人们担心的那样艰难——四季变幻的池塘就像一个取之不竭的聚宝盆,足够他们维持生计……”

在广袤的乡村和城市,有太多的智障和生理残缺的人在自生自灭地活着。他们有的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残缺,他们卑微但也有爱,也有尊严……

我一直以为,能吸引人、打动人的就是好小说。《周鱼的池塘》便是这样的小说。

                                                          ——李德霞(山西)

 

*** *** ***

 

《小说选刊》中国作协主管,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各地报摊均有零售。邮局订阅,请报邮发代号:2-210,定价每期10元。

欢迎新老朋友关注《小说选刊》微信平台,如觉内容不错,请扩散至朋友圈。

《小说选刊》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XSXKZZ

扫一扫二维码,也可关注《小说选刊》:

http://mmbiz.qpic.cn/mmbiz/CDlMmVicRMBgpjZMbNnyOLbqCBKTwJHRmF95lHr0iaAyVaF7TeibY40WBTZjlZb7XBoWEQPCh3GJnJYGRCGvb12Dw/0集锦|孟庆革等(读者)谈文非的短篇小说《周鱼的池塘》" TITLE="《小说选刊》微信: 集锦|孟庆革等(读者)谈文非的短篇小说《周鱼的池塘》"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