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艾自由:当回望成为一种奢望——丫丫散文随笔集《青春琴事》阅读感言

(2014-02-15 08:09:08)
标签:

礼物

我的文章

出版发行

让你

艾自由

分类: 自由评论
艾自由:当回望成为一种奢望——丫丫散文随笔集《青春琴事》阅读感言

 

当回望成为一种奢望

——丫丫散文随笔集《青春琴事》阅读感言

 

■艾自由

 

丫丫是余毅的笔名。这个来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苏东坡老家眉山的四川女孩,中学时代就多次在眉山市举办的各种中小学生作文赛和征文赛中获奖,被《眉山日报》聘为学生记者,现在昭通日报社鹤都晚刊从事记者工作。最近阅读了她20067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散文随笔集《青春琴事》,不由得让我感慨万千,当回望成为一种奢望时,最让人感伤或留恋的是没有多少青春可以重来。

这本13万字的《青春琴事》,除首篇《班级人物》有2.5万字较长外,多为两千字以内的小散文随笔。这些散文随笔写中学时代同桌的你,写睡在上铺的姊妹,写同学间的恩恩怨怨,写朦朦胧胧的感情。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丫丫的写作属于那种“学生腔”较浓的青春校园写作,在《班级人物》中写的同学不但语言幽默,而且颇多人生感悟: “世上的错误往往不美丽,而美丽又每每不错误。唯独我运气好,碰上‘美丽的错误’,才可以写出歌哭交感的故事”(大眼睛姑娘陈海萍)。“人生其实更像一座钟,总是在受到打击时,才释放出自己美丽的心声,那声音一声比一声悦耳,一声比一声从容”(我很乖:陈晓琴)。“有一天当你老了,你晾晒岁月的书时,会发现,最最珍贵的,还是那一份纯真的同学之情”(就当不认识你吧:姜清伟)。“你是皮鞋我是刷,你是黑板我是擦,缠缠绵绵绕天涯”这是你在信中写的,也是我们俩所想到的。在天空下,对着流浪的白云,我们许下了最美的誓言‘缠缠绵绵绕天涯’。一个黑板,一个擦”(誓言:汪礼)。

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丫丫的《青春琴事》多由丰富的校园生活起笔,形散神聚,往往借助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发表独特的人生见解,善于在文章中以灵动的语言描述自我的感受,体现了一种青春写作的“稚嫩美”。在《考场历险记》中,“好容易到了考试的前一分钟,整个教室里一片鬼哭狼嚎,黑板上有两句惊世佳句:‘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教室里到处都在拉关系。无论是平时划‘三八’线的同桌,还是大打出手的‘左邻右舍’,此刻早已化干戈为玉帛。见谁都叫大哥,见谁都谦虚地说‘一定要照顾小弟呀’。此时的我们是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远亲不如近邻’。 ”在《追求完美,却不可悲》中,“和朋友讨论自己所向往的生活,说自己这一辈子不一定要太有钱,也不一定要太有权,但一定要有一个可以‘谈音乐,谈书本’的人,一起过那种‘濯足清流,荡波于绿舟’的生活,却被朋友们笑称为可悲的完美主义者。”在《回眸妙歌》中,“很多时候,音乐让我们恋上它,似乎和某个人、某些事、某段感情有关。当听到与自己心情如此贴近的声音时,你发现,原来那个人真的让自己刻骨铭心。所以,融‘景’生情,很多人会在别人的音乐里流自己的泪,正如‘音乐不在谱子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的说法。”这些具有相当程度的生活真实和情感真实的文字,艺术记录了花季年龄的生活与梦想,不但不圆熟反而比较青春而且稚嫩,可能就是这种稚嫩的文字让同龄人读起这本《青春琴事》来爱不释手,也让中年人甚至老年人读后产生一种梦里花落知多少的怀旧情愫!

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在《成长和“青苹果”们——深圳〈特区文学〉新新文学奖断想》一文中有一段经典话语:“稚嫩是青春的权利,或者说,游移不定、尚未成型正是青春的力量所在。在这个意义上,我甚至不太欣赏过分早熟的‘小才子’和‘小才女’,当我们惊叹他们的才情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把他们的文章和他们的年龄暗自比较,惊叹他们的文竟比人先老,文比人先老好吗?我看没有,我如果还是个‘青苹果’,我宁愿让我的文章充分青春”。 丫丫就是余毅,余毅就是丫丫,一个80后的“青苹果”,一个渴望用文字和话筒构筑自己小小天堂的阳光女孩。《青春琴事》尽管缺少文化积淀和生活经验积累显得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但是由于贴近校园生活和张扬“自我”对飞扬青春的描写却很生动精彩。无论是她的文字让你感动了,还是她的声音让你感动了,都当作是这个阳光女孩送给你的快乐礼物吧!

 

           (原载《昭通日报》 2009911日第3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