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昭通文学三十年:艾自由的评论/尹宗义

(2014-02-10 11:30:15)
标签:

方面

余篇

深入研究

山东

艾自由

分类: 自由编选



昭通文学三十年:艾自由的评论/尹宗义

   

     艾自由的评论

 

       ■尹宗义

 

         一、对昭通文学的立体研究

 

作为昭通有代表性的评论家之一,艾自由对昭通文学研究收获颇丰。他对昭通作家群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梳理,对昭通文学现象进行了整体研究,对昭通作家文本进行了具体解读。目前在《青年作家》《青年文学家》《西部散文家》《云南日报》《边疆文学.文艺评论》《昭通师专学报》等报刊发表评论文章60余篇。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在昭通作家群整体研究方面,《“昭通作家群”与“昭通文学现象”巡礼》原载2007年《昭通文学》创刊号,20093月荣获第四届昭通市政府文学奖文学评论类二等奖。《从昭通作家群看文学自觉与当代文学发展趋势》一文,原载201212月中国文联理论室编、中国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第六届当代文艺论坛文集《文化自觉与当代文艺发展趋势》。在昭通文学年度述评方面,《文学昭通新浪涌——2005年昭通文学扫描》原载《云南文艺评论》2006年第4期,200610月入选北京华艺出版社出版、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编选的《青年作家作品精选》一书,获首届山东青年作家文学奖文学评论类二等奖。在昭通作家文本解读方面,《中国农民的N种出路——以吕翼长篇小说〈土脉〉为例证分析》原载《边疆文学.文艺评论》2010年第5期,20111月入选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选编、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事业发展概览》一书。在昭通小说年度述评方面,原载《乌蒙山》2011年第12期合刊的《磅礴大气鞭辟入里——2010年昭阳小说述评》,是整体扫描昭阳小说的评论文章。在昭通诗歌综述方面,201211月,《昭通“高原诗”中的云南精神》一文获云南省文联主办的“云南精神与文学艺术论坛”征文三等奖;20131月,该文收入云南文艺评论系列丛书《云南精神与文学艺术》。

此外,在20102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昭通市志》(19782005)中,他独立撰写第三十二篇“文化艺术”第四章“文学”中的第一节“诗歌”、第二节“小说”、第三节“散文及其他”、第六节“昭通作家群和昭通文学现象”等章节。

2010年,《昭通日报》副刊《五尺道》开始为本土作家开辟专栏。艾自由在他的个人专栏“自由漫笔”上,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昭通文学的文章,主要针对昭通作家创作现状,深入研究昭通文学现象,解析昭通作家群的形成、发展、特点,解读昭通文学文本。

艾自由扩大了昭通作家群研究成果的影响面,他即时选取我国年度文学的代表之作为“风向标”和“参照物”,来比照阅读与评论昭通作家群与昭通文学现象。他认为,无论整体关照还是个体解读,都能清醒地认识到昭通作家群人数虽众,但出类拔萃者少;昭通文学的影响力更多是云南省内,而非省外。昭通文学要想在全国产生更大的冲击力,尚待时日,任重道远!

 

二、对文学热点研究的高度关注

 

艾自由热爱、关注昭通文学,但也不局限于某一种文学现象的研究。为了拓展自己的思路,他密切关注外界的文学热点,时时跟踪,深入研究,撰写了不少优秀论文。

在文学热点研究方面,《从梁羽生驾鹤西去说到金庸加入中国作协》原载香港《中国文学》2010年第2期,《“70后”作家逐渐走出尴尬现实》原载《文艺报》2012615日第二版头条,后被中国新闻网、中国网、中国作家网、中国文学网、新浪网、凤凰网、金羊网、读书网等全国近百家知名网站转载。

在文本解读方面,发表在《作家报》 2009820日的《挖掘女性美  寻找男子汉——<<世纪文学60.铁凝精选集>人物形象漫谈》、《昭通师专学报》2010年第4期的《解读杨少衡长篇小说<<党校同学>的铁三角》、《阅读与写作》2011年第2期的《新阶层.新知识.新看点——论邱华栋长篇小说〈教授〉》、《中篇小说选刊》2011年增刊第一辑的《超给力的多义〈如风〉》、《中国文学》2011年第11期的《库文轩的荒诞阉割与库东亮的空屁青春——苏童长篇小说<河岸>阅读感言》、《作品与争鸣》2012年第5期的《范小青笔下模糊的“现实”与清晰的“魔幻”》、《潮流》2012年第4期的《文学大奖.文学炒作.文学经典——以莫言的〈丰乳肥臀〉、崽崽的〈我们的三六巷〉为例证》、《昭通文学》2012年第4期的《没有最孤独   只有更孤独——以〈百年孤独〉、〈一句顶一万句〉为例分析》,对小说家铁凝、杨少衡、邱华栋、张庆国、苏童、范小青、莫言、刘震云的代表作品进行了细致解读。而发表在《中篇小说选刊》2011年第5期的《伙夫玛曲为何痴情未得真情》、《中篇小说选刊》2012年第3期的《温暖有情的闯入者》、《作品与争鸣》2012年第8期的《情到深处人固执》、《中篇小说选刊》2013年第3期的《生死游戏与人性拷问的精彩演绎》,对海潮、陈鹏、卢岚岚、王秀梅的小说新作进行了及时短评。

在文学刊物研究方面,发表在《作品与争鸣》2010年第5期的《爱你没商量 买你有想法——致〈作品与争鸣〉编辑部的一封信》,引起该刊编者高度重视。发表在《中篇小说选刊》2011年第2期的《主题专号彰显〈中篇小说选刊〉增刊特色》一文,观点也得到变通采纳,《中篇小说选刊》2011年以来相续在正刊、增刊推出 “实力小说家专号”、 “新锐小说家专号”、 “福建小说家专号” 、 “红色小说专号”、 “案情小说专号”等多期专号。这是《中篇小说选刊》创刊三十年来编辑策略的重大转变,即用“主题专号”集中刊发读者感兴趣的颇具典藏价值的中篇小说,艾自由也因较好实现了评论与刊物的良好互动,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他的独到发现和另类见解。这正是青年评论家应修炼的独门功夫。

 

三、对评论撰写的深入浅出

 

艾自由多年从事公文、论文和新闻等多种文体写作实践。凭着对文学的痴迷,主攻文学评论写作以来,他将公文的前瞻性、论文的严谨性、新闻的时效性、文学的鲜活性和杂文的深刻性较好结合起来,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感受,坚持“有好说好,有坏说坏”的评论原则,关注中国当代文坛和昭通作家群的现实情况,着重在新视点和新思考上下功夫,有时宏观把握,有时选点突破,在行文上尽量克服晦涩艰深、难懂难读的学报体和含囫滑过、蜻蜓点水的书评体,倡导真诚锐利的诚意批评、从文本出发的及物批评,追求一种鲜活好读、分析透彻、有所启迪的“好看评论”。

从他的文章标题上,就可以看出他的评论风格,切入的角度独到,语言形象生动,阅读起来轻松愉快,可谓深入浅出。比如《从黄冈高考神话说到昭通作家神话》《两种爱情殊途同归——试论戴厚英短篇小说的悲剧美》《文学看点·影视卖点与文人无行·戏子无德——从畅销小说<废都><北京往事>说到获奖电影<色.>》《接地气激活<调研员>正能量》等评论,一看标题,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所选取角度,比较新颖。再看行文:“不少人认为,文学看点、影视卖点和文人无行、戏子无德就象一条食物链,丰富了名家钱袋,推出了耀眼新人,推动了文学畅销,拉动了影视发展,只不过以丧失文艺的‘行’和‘德’为前提。”轻松自如,阅读起来,如流淌潺潺,没有艰涩之感,没有故弄玄虚、故作高深。

艾自由体现了一名昭通本土青年评论家应有的文化修养和评论功底,其评论体现了“好看评论”的特色。他始终坚守批评主体的尊严,在工作之余对昭通文学现象和昭通作家群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和评论,用自己质朴纯净的心灵去感受文学,并上升到理论层面去观照,努力挖掘文字之外更深刻、更重要的价值,并做出有益诠释或解读,让批评真正成为深入人心的力量。

 

(原载冉隆中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11月出版的《昭通文学三十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