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六一”儿童节爱心献礼  电影《包裹》好评如潮

(2014-01-15 14:20:10)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链接

“六一”儿童节爱心献礼

电影《包裹》好评如潮


http://www.qianlong.com/2012-06-02 16:16:35千龙网
 

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12/06/02/IMG_1574.JPG 电影《包裹》好评如潮" TITLE="[转载]“六一”儿童节爱心献礼  电影《包裹》好评如潮" />

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12/06/02/20120602195541.jpg 电影《包裹》好评如潮" TITLE="[转载]“六一”儿童节爱心献礼  电影《包裹》好评如潮" />

  千龙网讯每一双眼睛都是一个世界,每一个孩子的眼中都有一个单纯、洁净充满爱意的世界。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许多看过爱心献礼公益电影《包裹》的观众无一不为这部电影所感动,不为它折射出的大爱无私的光芒所温暖。

  儿童节前夕,这部纯“云南制造”的电影,作为献给孩子们的特殊礼物,在昆明保利电影院与观众见了面。

  2012年5月30日公益电影《包裹》在昆明首映。电影《包裹》出品人兼总导演罗嘉勇、主演男主角吴立山的扮演者李宗峄及剧组人员与小朋友们相聚一堂,同观影片,度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国际儿童节。首映式现场,四名儿童为电影《包裹》揭幕,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首映式现场设立了希望工程募捐箱,前来参加首映式的孩子们纷纷掏出自己的零用钱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捐款,并表示看了电影《包裹》深受教育,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刻苦读书,向贫困地区小朋友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学好本领,将来为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还记得,一个月前由中国扶贫基金会特别支持的公益爱心电影《包裹》全国首映礼在北京举行,影片《包裹》由云南金洋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独家出品,中共大关县委、大关县人民政府、中共昭阳区委、昭阳区人民政府、云南金洋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突出了贫困地区儿童需要全社会的关爱的主题,影片采用纪实风格拍摄,片中表现的贫困地区的孩子艰苦的学习环境以及对知识孜孜不倦的渴求精神,深深打动了在场观众,我看着银幕中感人的画面和动人的故事忍不住潸然泪下。的坐在我身边的几位青年男女自始至终全神贯注看完了影片,其中的两位女士更是泪流满面的看完了整部影片。

  影片结束时在场的观众久久不愿离去,男主角吴立山的扮演者李宗峄告诉我,当制片主任问他有没有时间拍这么一部电影的时候,他只说了五个字:“我必须要拍”,原由就是电影是为了公益而拍,非常有意义。他说这部电影给人的感觉很真实,银幕上的真实几乎与我到昭通的现实是一样的,那个地方条件非常艰苦,天气非常恶劣,我的手、嘴都被冻裂冻肿,但是山里的孩子却丝毫不以为然,依然每天开开心心来上课,他们的笑容都太纯洁了,真是很感动。他们的笑真是很感动,许多人看了这部片子都打电话告诉我,演得太真实了。他回忆说,在拍摄电影时的情节,当地的山上住着一个老太太,她的家里很穷,住的是土房子,气候非常恶劣,生活异常艰苦,但是老人和孩子们却活的很朴素、很真实,和他们在一起我感觉每天都感到很真实,很开心。拍完这部电影以后,李宗峄觉得自己改变了太多。”

  李宗峄说,因为真实,所以我找到了人生的意义,通过这部电影的拍摄,我希望自己的人生永远是真实的,我要多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做些事情电影虽然拍完,但爱心公益活动不会结束,他也会号召自己身边的朋友一起,为山区的孩子们献一份爱心。

  在昆明举办《包裹》首映式后,许多孩子觉得非常震撼,十分感动。昆明滇池中学初一(8)班的马启昆说,昭通里一个山沟沟里,有一群心灵纯洁,虽然贫穷,但各有各的故事的孩子。他们共同在一个破旧不堪的教室里学习,他们一直都很努力地学习,为了终有一天能走出大山而学习。可是因为那里环境恶劣,生活艰苦,所以他们随时都有可能辍学,几经放羊。他们过年时才能买一件衣服或裤子,终有一天,希望降临在他们身上,一个老师,教他们学英语,把他们的生活,穿的衣服,向社会各界人士述说,一些包裹就送了过来,一些衣服与书也送了过来,许多的家长都来抢,但这些家长意识到包裹每时每刻都会从四面八方过来,后来,家长们意识到了他们没有这么这么贪心,而是将多余的包裹,分发给邻近的一些贫困的地区。

  初一(8)班的吴楠说,作为一个城市的孩子,很多事情都没有经历过,比如片中的放羊。那里的海拔很高,风景很美,天很蓝,水也很清,落日也很壮丽,当生活条件是如此的恶劣。我们经常把珍惜挂在嘴边,可谁似乎也没有真正珍惜过。

  初一(8)班的曾靖然在观《包裹》有感一文中写到:”他们是大山里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叫网络,什么是英语,他们也不知道什么叫名牌,安踏、李宁、耐克,一切一切都不知道。他们没有猴似的衣服来过冬。他们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父母叫回家放羊,养猪......他们一年只有一双鞋子,穿破了就补补,实在补不好,也只有将就着了。他们的心灵是那么的美好,他们向往着一切美好的事物。但他们的志气让我震撼,蒋老师的一句“再穷也不能穷之气!”喊出了山里人的心声!”

  初一(8)班的陈远飚说:“珍惜吧!学会珍惜,把握你的机会,把握你的人生。但愿他们的冬天不太冷,但愿我们的人生无怨无悔……”

  著名影评家王动说,评论一部电影,从类型到风格、从立意到表达、从导演到演员、从技术到艺术……无疑都大有可论之处,但总所周知,艺术的真正魅力,往往在于它的难以言传部分。《包裹》一片中,突然堆积如山的邮包、抢夺邮包的公私交锋、酒后升旗的激烈冲动、收养遗孤的爱心壮举,等等,这些矛盾冲突、高潮起伏,自然会拉我深临其中、浑然忘我,但笔者无心刻意记下到底是哪些地方让我感而动之。返想回味,莫非,那些悄然涌起的丝丝情感,正产生在那些似乎并不起眼的微细情节或桥段之间?

  作家艾自由这样评论说,“这部由小说改编的电影,由于在生活原型的基础上脱胎换骨而来,纪实性较强, 读着读着我甚至忘了它是中篇小说还是纪实文学,但是读到了一种久违的辛酸、久违的感动、久违的真诚、久违的流畅。作为一篇小说,虽有写实的味道,但贴近平民生活、地域特色鲜明、生活气息浓郁,能感人肺腑,无疑它是成功的。”

  评论家刘廉昌说,“《包裹》这部电影通过人物关系的描写与表现,我们理解了贯穿剧本的两条线索,一条是通过网络沟通了山里山外,沟通了山村的教师、学生、村民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沟通了思想感情。另一条在网络之外的线索便是剧本的主题,这便是关爱——奉献——希望——追求。人与人的关爱与奉献成了剧本要表达的重点。因关爱而作出奉献,因奉献而带来希望,对未来有了希望、领会去追求这便是本剧的主题。这两条线索构成了表里关系,网络是思想情感的运载工具,是外在的线索,而关爱——奉献——希望——追求,这一条思想情感的内在线索则是贯穿整个剧本的血脉,并因此而成为这部电影的闪光点。

  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云南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夏天敏评价,可以说,写教育题材的影片,虽有《凤凰琴》、《美丽的大脚》、《一个都不能少》等很多优秀之作,但《包裹》有其独特的视角、有其独特的叙事手法、有其独立的思考。这部作品,生活气息浓郁,地域特色浓烈,时代特征鲜明,画面优美,故事温馨,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是一部贴近时代脉搏、贴近大地民生的上乘之作,无疑是一部值得观众期待的优秀作品。(杜京撰文、摄影)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