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自由/曹先林:一路艰辛一路歌

标签:
文化曹先林一路艰辛一路歌昭通日报艾自由 |
分类: 自由随笔 |
■艾自由
1983年7月,曹先林昆明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并获文学学士学位,分配到昭一中教高中语文。那时他有过当一个作家的梦想。在一中任教期间,与当时一中、二中、民中等学校年轻教师组织过诗社,曾在当时刚复刊的《昭通报》发表过诗作。1985年调入原昭通地委党校工作后,与青年教师铁云峰、陈剑宁、申江等创办 “山之声文学社”,1986年元旦出版《山之声》文学报,出版7期后因学校工作需要,改为发表理论文章为主的《昭通党校报》。同一时期,还参加过昭通师专为主创办的“昭通荒原青年文学社”,在《荒原》文学报和当时昭通文联主办的《千顷池》上发表过作品。1987年他放弃当作家的梦想,安心做一名普通教师。1999年至2000年,他重新提起了搁置10多年的笔,有散文《时间随想》获云南省党校系统征文三等奖、《年志诗三首》获全国性诗歌大奖赛优秀奖并收入《新世纪文学作品选·诗歌卷》、人物传记《深山区的红烛》收入《璀璨的群星》。由于工作繁忙,很快他又不得不放弃文学写作,潜心从事教学和社会科学研究。
社科专家的多彩人生
1990年代,随着党校函授学历教育的兴起,曹先林主要承担了党校函授本科班和大专班《大学语文》、《行政公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经济写作》等课程的教学和学员的毕业论文撰写指导与答辩工作,曾被中央党校函授学院云南分院评为优秀教师。同时还兼任过学校文化科教研室和培训科的管理工作。
1999年至2001年是曹先林人生的转折点。三年中,他在《云南社会科学》、《学术探索》、《中国宗教》、《创造》、《昭通师专学报》等刊物发表了《对当前我国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恶之花>评析》、《对现代与当代教学论问题的比较探讨》等多篇学术论文,《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别解》、《浅谈徐志摩诗中的女性描写》收入《中国教师优秀论文集成》,编写的《大学语文自学指导纲要》、《文学概论自学指导纲要》在全省党校系统使用,参与编辑的纪念文集《跨越五十年》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由于科研成果比较突出,2001年底被评聘为副教授。
2004年,曹先林因轮岗任市委党校科研办主任,同时兼任《乌蒙论丛》副主编、编辑部主任。2006年,兼任市委党校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7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云南省第一批新农村建设优秀指导员”。2008年—2012年,他具体负责编辑的《乌蒙论丛》季刊连续3届荣获“云南省优秀连续性内部出版物”双年奖,他个人则两次荣获优秀编辑奖。
2005年以来,曹先林主持完成“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1项,云南省党校、行政院校系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4项。其他重要成果有《论发展民族文化应处理好的十种关系》被《中国思想政治工作年鉴》全文收入,《荣与辱的意义探寻》被《中国党政干部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报告》全文收入。2011年,任副主编具体负责编辑的《探索与发展:中共昭通市委党校纪念建党90周年暨建校60周年》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现主持在研全国行政学院科研合作课题1项。
2012年11月,他在昭通市首届“名家、名师、名医”评选中榜上有名,成为昭通市五名名家之一。
关注《艾自由的好看评论》微信公众号请长按上图识别图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