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我对乌蒙山的情感

(2013-12-16 19:38:27)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转载
  

               我对乌蒙山的情感

                  余继聪

  我最好的散文家朋友,就是我母校云南师范大学的教授陈朝慧,他笔名“淡墨”。我与他是忘年交,他出生于1938年,我父亲出生于1951年底,我出生于1971年仲夏,我对陈老师的感情就是儿子对爹一般的景仰、钦敬、亲切感。他曾经在我就读的中文系教过书,我入学时候,他已经调任云南师范大学学报主编。他虽然没有教过我,但是因为他是我母校的教授,又却是曾经在中文系教书,我就一直把他当做真正的恩师来尊敬,何况我是受到他的影响才对写作产生兴趣,并读着他的散文走上散文创作路的。

  那时真正认识,并且真正给我文学启蒙的老师,是陕北延安市文联《延安文学》常务副总编、全国著名散文家史小溪老师,他与淡墨老师是好朋友,他经常给我说起云南作家里散文写得最好的就是淡墨。

  陈老师散文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他写故乡滇东北昭通市乌蒙山区的篇章,比如《乌蒙山》《乌蒙山月》《乌蒙山的春天》《乌蒙山的冬天》《乌蒙山,那块麦地》《山魂》等等,一写到故乡,一想到养育了自己和一辈辈滇东北人的乌蒙山,淡墨老师就灵感滚滚而来,诗兴诗意佳句频出,这些篇章,写得感情真挚强烈,感人肺腑,精美卓绝。这些篇章,我早已经几乎都能从头背到尾,时不时就会想起并暗暗吟诵起其中一些我最喜欢的佳句。乌蒙山再一次引发了我对它的倾慕和神往。我因此牢牢记住了乌蒙山。

  初识乌蒙山,应该是在伟人的诗歌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伟人的一句“乌蒙磅礴走泥丸”,那么乐观、豪放、大气、大英雄气,叫乌蒙山从此名满天下,也叫我初步记住了乌蒙山,向往乌蒙山。

  淡墨笔下的故乡乌蒙山则是很有诗意,很美丽富饶的,原始、原初、纯洁、生机盎然,开满野杜鹃,生活着狗熊和其他诸多野生动物,简直就是野生动物和猎人的天堂。在淡墨写到故乡滇东北乌蒙山的散文里,总有猎人和铜炮枪,总有杜鹃花一般野性纯洁的女子在山路上脆生生地、纯洁地笑。在他散文里,乌蒙山不是山一般的实诚汉子,就是杜鹃花一般纯洁灿烂的女子。我因此牢牢记下了乌蒙山,同时牢牢记住了乌蒙山的神秘美丽,记住了乌蒙山里那一些朴拙实诚善良的猎人汉子,记住了乌蒙山里、野杜鹃掩映中灿烂甜甜笑着的那些个野性、原初、处女味道的女子……

  我对其他昭通人则没有多少感情,也不认识其他昭通作家。多少年来,云南省总是在反反复复宣传“昭通作家群”等两三个地方作家群,对云南其他广大地方的作家则一笔抹杀,或者根本从来不提,从来不关注,从来不放在眼里。因此老实说,我一直暗暗对昭通作家群、甚至对昭通有抵触情绪。我基本忘记了自己二十年来魂牵梦萦的乌蒙山就是在昭通,昭通就是在乌蒙山区。我没有去细想,没有去深究。我照样反复品读着淡墨写乌蒙山的散文集《大峡谷之恋》《淡墨散文选》《淡墨散文精品选》,做着走进乌蒙山的大森林去的美梦,梦想到乌蒙山区去,去看乌蒙山里的狗熊伸懒腰,去看乌蒙山猎人和他的铜炮枪、酒葫芦,去喝乌蒙山的苞谷酒,去艳遇野杜鹃一般纯洁美丽的乌蒙山女子。

  我没有细细想过,我父亲一般的淡墨,就是昭通人,就是乌蒙山区人,只不过在昆明工作和生活,被我当成了昆明人。

  每一次去昆明,我几乎都是住在淡墨老师家。他家在地台寺,就是我母校云南师范大学教师宿舍区,那里离云南师范大学最近,出了宿舍区的门,过了火车路,斜对面就是通往云南师范大学的一道门,南门,一进南门,就是我们中文系的教学楼和办公楼,房子都还是原来的样子。住在淡墨老师家,一个是因为我特喜欢他的诗散文,是带着对他的《大峡谷之恋》的喜爱、对他的崇拜走上写散文的道路的,淡墨与我亲如父子,另一个就是因为他们家地台寺那里离我的母校云南师范大学、离着我们中文系近在咫尺,很方便去中文系的老教学楼附近走走,回味我自己美好的大学时代,每一次去昆明,无论多么忙碌,我都一定要去母校云南师范大学走走,看一看民主草坪、闻一多雕像、乡村女教师雕像、师大图书馆、中文系旧教室、一二一烈士陵园、西南联大旧教室……没有这些,没有云南师范大学,我今天无法成为一个作家。

  后来,在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内刊《文学界》看见了昭通市昭阳区文联主办着一份杂志,叫《乌蒙山》,感到很亲切,想投稿,但是又不认识那里的任何编辑,只好作罢。后来的一天,陈朝慧老师跟我说,昭通市昭阳区文联主办的《乌蒙山》杂志发表了他一大组散文,几十个页码,这个杂志办得很大气精美,主编是吕翼。我与《乌蒙山》杂志主编吕翼此前从未谋面,也不认识,但是却经常在云南省文联主办的《边疆文学》月刊读到他的小说散文,我很喜欢他红土味道浓烈、乌蒙山味道浓烈的小说散文。在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界》上,我也曾读到过他写的一些创作谈,和别人写他的文学评论,对这位乌蒙山区的同龄作家很敬佩。

  其实,在云南省作家协会选编出版的“云南作家丛书”、小说集《天上的眼睛》里读到了他的中篇小说《割不断的苦藤》,很喜欢,很遗憾无缘得以认识吕翼。后来又在楚雄姚安县文联主办的《荷城文艺》读到了他的中篇小说《方向盘》,对这一位生活于滇东北乌蒙山区的同龄彝族作家相当敬佩,很想结识,却遗憾无缘结识。

  今年七月初,我去昆明参加云南省第二届青年作家创作会议,才终于见到了吕翼,并且得以结识。我最先没有认出他,会间休息,他就主动与我说话,说我的文章写得好,散文写得好,他在省作协主办的《文学界》读到了我写淡墨老师的评论文章,写得很好,我才想起来他就是吕翼,昭通市昭阳区文联主席,《乌蒙山》杂志主编。吕翼人很平易随和,笑眯眯的样子,对人积极热情,与人交往很主动。会议期间,淡墨(陈朝慧)老师发给我手机短信,说是准备好了下午饭,问我什么时候过去他们家,晚上过去他们家住,还是要住在省作协会务组安排住宿的滇池温泉花园国际酒店……我把手机上的短信内容告诉了吕翼,并且拿给他看。他说自己正想去拜访一下淡墨老师,说要跟我一起去。我答应了他。他告诉我,自己在学生时代,就崇拜淡墨老师,正是读着淡墨老师写乌蒙山的散文,自己才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并且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的。我看出来,吕翼与我一样,是很真诚的人,我自己也是因为九十年代初进入云南师范大学时候,迎新晚会上,女生们朗诵淡墨的《大峡谷之恋》,引发众多女生男生对淡墨老师的狂热崇拜,因此对文学、对写作产生了兴趣的。

    当晚,我就与吕翼、朱庸等几位昭通市的青年作家从滇池边的滇池温泉花园国际酒店前往地台寺的淡墨老师家。我们是乘坐吕翼他们昭阳区文联的专车。由于我忘记交回酒店的钥匙,走完了滇池路,我们又返回去交钥匙,白跑了半个小时。吕翼做人很认真,不仅在《乌蒙山》杂志把淡墨老师作为名家隆重推出,发表了几十页、长达几万字的散文,而且此次来,给淡墨老师带来了一大盒乌蒙山区出产的苦荞,他说老年人吃苦荞保健,对身体好,因此给淡墨老师带了点家乡的苦荞。我知道陈老师很高兴,很喜欢,因为在他的散文里,他经常写到乌蒙山区昭通的苦荞,他说,云南的苦荞、陕北的小米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大功。赤红的红土地、干瘪的苦荞、鲜红的血液、美丽的野杜鹃等等意象,在陈老师的散文里总是像乌蒙山悬崖绝壁上的、森林里的缠缠绵绵的葛藤一般纠缠不清。

  当夜,吕翼真诚地邀请我一起去逛街,吃烧烤喝酒,我看得出他是盛情邀请我,但是我一向不喜欢逛街,更不喜欢吃烧烤和喝酒,就谢绝了。我用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口气跟他说,淡墨陈老师说他们主办的《乌蒙山》杂志相当精美大气,也想“整几篇散文”给他“整点稿费用用”,他慨然允诺,表示很愿意接受我们这些“名家”“赐稿”。我当时带着打印好的几篇散文稿子,竟然没想起来给他,匆忙之中,竟然又忘记了问他的电子信箱。

    回到楚雄以后,大概过了一个多月,我打电话给淡墨老师,说起此事,才从淡墨老师那里问到了吕翼的电话,就很快发短信给吕翼。吕翼告诉了我他自己的电子信箱,并且表示很高兴我能够给他主编的《乌蒙山》杂志“赐稿”,并热情地正儿八经向我约稿。我就把稿件发给了吕翼。后来他又多次在“云南文友”QQ群里与我聊天,让我传给他我自己的很多张近照,打算编辑在《乌蒙山》杂志上我的“作者简介”处。

  今天星期一,11月8日,一大早打开电脑,一进入“云南文友”QQ群,就看见吕翼公布的《乌蒙山》2010年第五六期合刊目录,第54至72页是我的“长卷散文”《滇中野事》,我很感动,为有这样的好朋友好兄弟感动,这之前,还没有任何杂志一下子发表我将近二十页文章,一般都是最多发表四五个页码。《滇池》杂志的雷平阳老师曾经在2007年第7期《滇池》选编了我十六页的散文,当时已经是最高纪录。很有意思,雷平阳老师也是昭通市人。

  今天下午,就收到了精美大气的《乌蒙山》杂志,拿到备课室,许多老师争相传看,都说这杂志从内文和装帧设计来说都显得精美大气,是一本很漂亮的杂志。

  

  附录: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文联主办《乌蒙山》文学双月刊2010年第5、6期(合刊)目录

名家方阵

邹长铭  3 龙云秘史(长篇连载三)   

冉隆中 28 底层文学真相调查(五篇) 

余继聪 54 滇中野事(长卷散文)    

深度小说

铁发平 73 犹豫的夏天(中篇小说)

杨淑美 96 最好的时光(短篇小说) 

陈  冲 100 外来工  (短篇小说) 

尹宗义 108  虚掩的门(短篇小说)  

                              

经典美文

李小波 117 篮球往事(十篇)       

朱  镛 126 祭父笔记(外三篇)     

乌蒙诗潮

尹  马 147尹马的诗(三十首)   

朱  江 154 朱江的诗(十七首)     

陈正强 158 陈正强的诗(二十二首) 

李  果 167大乌蒙  (十首)

孔  菊 173 孔菊的诗(十首)

钟  伟  176钟伟的诗(八首) 

黄代才  179父亲是首诗(王首) 

企业风采

小  林 181 睡不着的工程师(四) 

作家评论

艾自由 186  艾自由的评论(八篇) 

张绍九  198 文学的白衣天使    

艺海瞭望(十篇)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