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艾自由: 2010年昭阳小说述评

(2013-12-16 18:40:32)
标签:

创作风格

荣誉称号

民族文学

开心一笑

艾自由

分类: 自由评论

 艾自由: <wbr>2010年昭阳小说述评

 

千树万树梨花开

——2010年昭阳小说述评

        

       ■艾自由 

 

2010年,厚积薄发的昭阳区文学突然出现井喷,在省以上文学刊物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共达300多件,获得第二届“漂母杯”全球华文母爱主题散文大赛奖、云南省第六届政府文学奖、首届滇东文学奖、云南省德艺双馨青年作家奖、云南省抗旱文学征文奖等多项奖项,而特别引人注目是昭阳小说。以县区级而论,昭阳区的创作队伍和发表量当之无愧是彩云之南最耀眼的小说沃土,在全国可能也不多见!

《边疆文学》上的昭阳小说: 2010年,《边疆文学》共发表中短篇小说57篇,其中昭阳小说15篇,占四分之一。作为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唯一省级文学原创刊物,在一年里如此隆重力推一个县级区的小说,是创刊55年以来绝无仅有的一次。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昭阳小说是2010年《边疆文学》上的一道独特风景,是《边疆文学》上的昭阳小说年。其中吕翼的短篇小说《竹竿》与《树叶风尘》两篇短篇爱情小说的高明之处在于不惟爱情写爱情,而由写爱情而折射社会、人生、命运,对财若浮云人是根本、功利情欲下的爱情向往、善意骗取的爱情究竟能走多远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文学拷问。而朱镛写的表达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就要给她幸福为主题的短篇小说,如果说《硌牙》写熟悉的农民工胡顺为了心爱的梨花过上幸福生活,在城市务工即使再辛酸无奈也心甘情愿写得笔力老道。对朱镛来说纯属自然,那么《多卓》通过我心目中的英雄朱大脚即多卓永远得不到的刻骨铭心的传奇爱恋回顾来将不熟悉的苗族生活的风土人情和民风民俗串联得荡气回肠、五彩斑斓,则很不容易,至少让我们看到了朱镛对拓宽自己小说题材的大胆突破和逐步走向成熟的坚定步伐。杨云彪的中篇小说《疼在心头的尘土》引起云大评刊的关注。20107月的云大评刊第19期论坛以《残酷的青春》为题,在云南大学云南文学研究所所长宋家宏教授“真实与低俗没有关系,是否低俗取决于作家的境界。生活是不是应该如此,认同就可能低俗。作者与作品人物是重合的,境界是一样的就低俗。应该有超越之上的判断”的引导下,多名云南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进行了比较激烈的争鸣。严格的短篇小说《另一种病毒》在刻画小人物方面惟妙微肖,欧明谦的短篇小说《管线》和巴显高的短篇小说《打鸟》系小说处女作都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发表短篇小说《年少的少年》的欧骏云则是一名年仅20岁的现役军人。而黄萍的中篇小说《去处》深刻揭露了医药市场的无序、官场根深蒂固的腐败、人对钱财的贪得无厌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我认为是 2010年《边疆文学》上发表的独具匠心的中篇佳作之一。

 外省文学杂志上的昭阳小说:2010年在外省文学杂志上发表的昭阳小说,最突出的是刘平勇的中短篇小说和周远清的微型小说。归类来论,刘平勇2010年在辽宁《鸭绿江》发表的《在梦中奔跑》和在新疆《绿洲》发表的《晚歌》是写农村老年人的悲情人生,突出表现老年人的孤单寂寞,前者比较出彩而后者有些重复。而在江西《星火》发表的《流浪在洒满阳光的大地上》和在《四川文学》发表的《王老歪不想成为杀人犯》同是揭露农村干群关系的紧张,则各有特色。在各级党委、政府三令五申要采取措施密切干群关系的今天,这两篇小说揭露农村干群关系的剑拔弩张虽是个别的,但也是典型而深刻的!周远清一年之中在五个省的五家刊物发表作品五篇:在河北《杂文月刊》发表的《小把戏》讲的是“竞争经”,在江苏《短小说》发表的《邻居》讲的是“生意经”,在吉林《天池小小说》发表《良种鸡》讲的是“升迁经”,在陕西《小小说大世界》发表的《发卡》讲的是“教育经”,在四川《四川文学》发表《最后的菜地》讲的是“环保经”。正是通过有限的文字展现了无限的内容,周远清点多面广的微型小说给我们轻松阅读后的开心一笑。

 第六届云南省政府文学奖中的昭阳小说:20104月,云南省第六届政府文学奖揭晓,吕翼的中篇小说集《割不断的苦藤》榜上有名。这部20万字的获奖小说集由五篇中篇小说佳作结集而成。其中农村题材的《割不断的苦藤》、《雨水里的行程》、《方向盘》三篇或被北京《作品与争鸣》、天津《小说月报》、河南《领导科学》、云南《百家》等刊物转载,或引起各方争鸣,或被专业评论看好。 20105月,全国各地省级作协、文学报刊社和文学出版社推荐了209篇中篇小说参评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其中吕翼发表在2007年第2期《民族文学》的《方向盘》作为云南省作家协会推荐的两篇云南参评作品之一榜上有名。或许因为吕翼入木三分的农村题材书写淹没了城市题材书写,或者说评论界形成了对吕翼有以写农村题材见长的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其实这部中篇小说集中还有被评论家忽略或者说重视不够的死角,那就是照样写得意犹未尽的城市题材的两篇中篇小说:《会到尽头》原载云南《边疆文学》2007年第4期,后以《老冯的公文包》为篇名载四川《青年作家》2009年第5期。整个故事构思奇妙,组织错落有致,情节引人入胜,引发了我们对人生的得意与失落、情场的诱惑与平淡、官场的台上与台下、心态的平衡与失衡诸多问题的思考,是一篇思想性和可读性结合得较好的城市题材优秀中篇小说。20107月,为了表彰作家在文学事业上取得的突出成绩和良好的人品和文品,云南省作家协会授予全省10名作家“云南省德艺双馨青年作家”荣誉称号, 吕翼为获奖作家之一。

首届滇东文学奖中的昭阳小说:201011月,由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首届滇东文学奖评选结果揭晓,朱镛发表在《滇池》杂志2009年第6期的短篇小说《围捕》名列其中。《滇池》杂志2009年第6期开篇的编前语这样力推朱镛的这篇小说:“朱镛是云南文学界的新人,他的《围捕》,以一个刑满释放者回乡为题材,近乎魔幻而又处处逼近细节的叙事,让我们倍生生之喟叹,一种白茫茫的心境,弥漫不散……文学,一再地被推至伟大想象力的巅峰,再往上,便是空无一物。在此光阴和美学的节点上,我们是否该喘一口气,静静地回到生活的故土?生活之实,对用心者来说,一块石头里有温暖的钟声,也有骇人的雷霆!”。

 新闻媒介和报刊评论里的昭阳小说: 201032,《云南广播电视报》记者夏羽以《云南本土名人堂文学家系列之六:吕翼和他的“昭通之书”》为题,对吕翼进行了采访报道。在2010423日的《云南日报》文学副刊“花潮”头条上, 云南民族大学教务处处长李骞教授在《文学的收获——云南省第六届文学创作奖获奖作品阅读札记》一文中,对吕翼的中篇小说集《割不断的苦藤》给予了高度评价。而在2010年的《昭通日报》副刊 “作家方阵·对话作品”专栏以《〈土脉〉:泥巴捏就的魂与骨》为题对吕翼的长篇小说《土脉》、以《疼痛中的温暖弥足珍贵》为题对刘平勇的中篇小说集《因为有爱》、以《生活的厚度成就作品高度》为题对周远清的中篇小说集《斜刺里一拳》、以《小说:借道的生活》为题对朱镛的短篇小说集《小巷里的茶馆》进行推介,并就有关小说创作问题进行了对话。在2010年的《边疆文学·文艺评论》上,第5期发表了艾自由的《中国农民的N种出路——以吕翼长篇小说〈土脉〉为例证分析》,第10期发表了艾自由的《平静心·平实文·平淡美——朱镛及其“三平”创作印象》;在2010年的《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昭通作家作品研究”专栏上,第3期发表了温州的《对人类生存困境、精神困境的探索和追问——刘平勇中篇小说集〈因为有爱〉的艺术特色解析》、第4期发表了尹宗义、崔艳合撰的《论吕翼〈秋夜的蚊蚋满天飞〉的主旨》,对昭阳三位作家的小说集或单篇小说创作以及创作风格进行了分析评论。

 

              (原载《昭通日报》2011211日第3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