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代需要“亮剑”精神
●艾自由
说到今年最热的国产电视剧,恐怕非军事题材的30集电视连续剧《亮剑》莫属。该剧为我们展现的是别具一格的市场化风格的战争故事,自九月中旬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强挡首播以来,不仅超过了央视之前《汉武大帝》的收视率,也超过了同时播出的《大长今》的收视率,据说是创了央视黄金剧的收视新高。不少省市电视台又在“十一”黄金周以来竞相强挡热播,仍然广受瞩目、好评如潮、热度不减,特别是剧中主人公李云龙的中国军人形象给大家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亮剑精神”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门话题。
《亮剑》改编自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军旅作家都梁的同名长篇小说,由因导演《和平年代》而名声大噪的张前执导。这部电视连续剧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不是它的题材如何重大,也不是它的主演如何有名,而是它所塑造的一批令人“血脉贲张”的男子汉形象和所体现出来的“亮剑”精神。
何谓“亮剑”精神?“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就是“亮剑”精神。“亮剑”语出剧中一个非常具有中国军人本色的主人公李云龙,有着特定的历史意义和背景。他以古代剑客狭路相逢作比,“假定你的对手是天下第一剑客,你明知不敌该怎么办?是转身逃走还是求饶?当然是不能退缩,要不你凭什么当剑客?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这叫亮剑,没这个勇气你就别当剑客。倒在对手剑下算不上丢脸,虽败犹荣!”这就是中国军人不屈不挠、奋力拼搏、誓死保卫国家捍卫民族尊严的革命精神,是我们中华儿女所独有的民族精神!
我认为,《亮剑》体现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气节和一种勇气,是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精神、是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的气节、是不畏强敌血战到底的勇气。亮剑的精髓就在于不管你面对什么样的敌人和对手,首先要有勇气,要敢于面对强敌亮出自己的宝剑,要敢于亮出自己的气势,即便要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气壮山河!懦弱不能博得对手的同情,只能够留下笑料贻笑大方,甚至在懦弱中灭亡。亮剑不但要有勇气,亮剑更需要技巧、需要时机。“狭路相逢勇者胜”,胜在那里?胜在态度,打破常规思维,出奇制胜!胜在信心,把握最佳时机,关键时刻敢于亮剑!
战场上军人需要“亮剑”精神,我们普通老百姓平常的学习、工作同样需要。当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我国未来五年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必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生存需要我们亮剑,竞争需要我们亮剑,时代需要我们亮剑,社会需要我们亮剑。只要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具体实施“十一五”规划中面对困难能多一些勇气,多一些信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敢于亮剑,善于亮剑,凭着“明知不敌也要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主动“亮剑”精神,剑锋所指,所向披靡,成功是属于我们的!
(原载
2005年11月15日《昭通日报》第3版,《网络文学精品选刊》2006年3月刊选刊
)

关注《艾自由的好看评论》微信公众号请长按上图识别图中二维码
[艾自由简介]
至今在《文艺报》《中国艺术报》《杂文月刊》《文学评论》《艺术百家》《中篇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等报刊杂志发表文学评论200余篇,多篇入选《新形势下文艺评论的理论与实践》《文化自觉与当代文艺发展趋势》《2014年度中青年文艺评论文选》等文论选本,与人合著有《昭通文学三十年》《文学昭通》。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昭通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第八届全国中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级研修班学员。现供职于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