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曾令云小说创作研讨会

(2013-11-29 18:55:58)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影像

曾令云小说创作研讨会

2013年11月23日,由昭通市文联、昭通文学艺术家创作中心和昭通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曾令云小说创作研讨会在昭通文学艺术家创作中心召开。

出席研讨会的有昭通文学研究院院长、著名作家曾令云、昭通书画研究院院长陈孝宁、昭通市文联主席吕亚平、昭通市文产办专职副主任兼昭通文学艺术家创作中心主任吕翼,昭通市文联副主席沈洋、岳山、昭通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陈永华、评论协会成员及昭通学院部分师生。

陈永华主持研讨会。与会人员从结构框架、人物形象、时代背景、语言风格等多方面开始对曾令云的小说进行评论、研讨。

吕亚平指出:长篇小说《云兴街》是曾令云先生众多小说中的翘楚之作。曾令云先生把他长期以来对昭通社会历史、风土人情、众生百味的仔细观察和深刻感悟,熔铸在一条街道,全方位展现了云兴街的兴衰更替和居住在其中的各种人的生活史、命运史和心灵史,以史学的眼光和独特的角度,折射出时代、社会的历史变迁以及人物命运的起落反复,让人深切地领略到一种严峻的历史感和博大的思想容量,可以这样说,要了解昭通城的历史变迁和历史教训,必读《云兴街》!要了解二十世纪昭通城的社会生活状况和风土人情画卷,必读《云兴街》!要知道二十世纪昭通人的命运浮沉,从中吸纳生存智慧,必读《云兴街》!

艾自由指出:曾令云以昭通的地域为背景,出版了12部一千五百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是昭通出版长篇小说最多的作家。以数量而论,一个作家采用长篇小说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描绘、观照、反映、剖析一个地方的历史与现实,曾令云可算是云南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人。曾令云的长篇小说,虽然在写法上各有千秋,但写的都是昭通的人和事,特别是在叙述语言上使用了大量的昭通方言,地方风味非常浓郁,可读性较强。写昭通的尘世洞达老练;写昭通的人物磅礴大气;写昭通的重镇传奇好看。曾令云的历史文学创作以丰厚的实绩在昭通作家群中显示了突出的地位,其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是较好地回应了中国文坛关于历史题材的文学创作,填补了“昭通文学”在历史题材文学创作方面的空白;二是尝试了书写“历史的人”和“人的历史”的现代历史小说写作形式,其作品具有一定的文学、史学材料的双重价值;三是表达了“本土人”对“本土历史”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艺术审美等诸多方面在这个时代所发生的深刻嬗变谈到曾令云长篇小说的不足时,只希望曾令云同志在高产的同时,能够稍微放慢脚步,多加思考和斟酌,多在‘心历’上下功夫,向更高的标准迈进,争取使自己的每部作品都真正成为力作和精品。

李祥指出:昭通人有很大部分都不了解、熟悉昭通,曾令云的《云兴街》重塑了昭通原有历史、文化、精神风貌,让昭通人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认识昭通。

陈孝宁指出:作为昭通作家群长篇小说的领军人物曾令云,常年孜孜不倦,成果丰硕。作为曾令云小说的忠实读者,我认为他的小说首先具有历史的审美价值,而历史的审美价值在于虚幻美。历史与小说是盐与盐水的关系,在阅读快感中了解历史,又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创作小说。曾令云多部长篇小说《罗炳辉》《龙卢演绎》《浮世幻影》《姜亮夫》《迎兴街》等都是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在享受曾令云小说带给我们的阅读快感的同时,同时也了解了当时历史背景及社会大环境。其次具有社会的审美价值,社会的审美价值与历史的审美价值相对应,提供了真实美。曾令云的情怀不是大人物、大英雄情结,而是市井情怀,他创作的人物形象都是有血有肉,有善有恶。最后是语言的审美性。一个地方的语言能体现当地人文,曾令云小说中人物对话采用的是昭通方言,就很好把昭通的人文气息表现出来。

最后曾令云谈了自己创作的情况。首先是自己本身很喜欢写作,而且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每天平均3000多字的写作从未间断,而且都是一气呵成,从不打腹稿、草稿。其次是对昭通爱得深沉,那种深入骨髓的爱迫使自己必须不断的创作有关昭通历史、文化、人物的小说。在小说中历史的交错、人物之间的恩怨情仇以及大爱与小爱,人性之间的真善美之间倾注了自己的“爱恨情仇”。再次,经济在发展、城市在发展,城市原来古老的建筑已被高楼大厦所取缔,城市原来的古朴的人文气息也被现在的灯红酒绿所代替。记忆是对于所有的人和事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失去了记忆,就如得了老年痴呆症一样;一座城市失去记忆,失去属于他的文化符号,那这座城市很快就去死去。所以,在城市集聚发展变化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想最后抓住历史的尘埃,留下历史的印记,为我们现代化建设奠定厚重的文化基石,为我们的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最后,曾令云谈了自己的长篇小说中的不足之处在与小说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文化底蕴不足等,今后的还要加强文学积累等。

此次研讨会是昭通市文艺评论协会自成立以来,第一次开展的文艺评论活动,彰显出昭通文艺评论协会的活力和生机;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首次昭通本土评论家研究、评论昭通本土作家,打破了以往昭通作家都被外省或其他州市评论家垄断的现象,同时填补了“昭通文学现象”文学评论的空白,更是为昭通文学插上腾飞的翅膀。今后将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昭通本土作家、艺术家研究、评论会。

[转载]曾令云小说创作研讨会

                                    曾令云小说创作研讨会 

[转载]曾令云小说创作研讨会

                              昭通文学研究院院长、著名作家曾令云

[转载]曾令云小说创作研讨会

                                   书画院研究院院长陈孝宁

[转载]曾令云小说创作研讨会

                                   昭通市文联主席吕亚平

 

[转载]曾令云小说创作研讨会

                    昭通市文产办专职副主任兼昭通文学艺术家创作中心主任吕翼

[转载]曾令云小说创作研讨会

                                昭通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陈永华

[转载]曾令云小说创作研讨会

                                        评论家艾自由

[转载]曾令云小说创作研讨会

                                          评论家李祥
       [转载]曾令云小说创作研讨会

                                昭通学院中文系系主任、评论家赵升奎

[转载]曾令云小说创作研讨会

                                     昭通学院老师、评论家黄凤玲

[转载]曾令云小说创作研讨会

                                昭通学院老师、评论家朱海燕

[转载]曾令云小说创作研讨会

                                        昭通学院老师、评论家张伟

[转载]曾令云小说创作研讨会

                                    昭通学院老师、评论家邱勇雷

[转载]曾令云小说创作研讨会

                                    昭通学院、评论家郭冬勇
     [转载]曾令云小说创作研讨会

                                      昭通学院部分学生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