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城传奇 厚重画卷
■艾自由
云南著名小说家夏天敏的长篇小说《极地边城》发表在《中国作家》2012年第4期,2013年3月荣获第二届《中国作家》剑门关文学奖。
《极地边城》描写的是昭通解放前的一段历史,故事完全虚构,只留背景。小说完全颠覆了真实的历史人物,主要围绕一位出身于名门望族、达官显宦之家的大小姐云霓小姐情感生活的波澜起伏和人生命运的坎坷曲折来展开故事情节。通过对“边城女神”云霓、“白衣天使”玛丽·朱丽叶、留法植物学专家胡镜涟、国民党县党部书记张鸣皋、边城专员蒋百驹等人物不同命运和人生追求的描写,反映了昭通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小说故事跌宕起伏,注重对人的情感、人性以及人文关怀的捕捉,是一部可读性较强的长篇力作。
著名小说家莫言认为:“能用富有特色的语言讲述妙趣横生的故事的人,我认为就是一个好的小说家”。著名文学评论家周政保认为,我们的一些长篇小说之所以很难赢得读者的共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家关注现实或“卷入现实”的深度不够。在不少小说中,我们感觉到了作家精神状态及对新时代人的生存现实把握的虚空。一个作家拥有新鲜的主张固然值得称赞,但新鲜的主张最终还得挂钩于作家对“现实”、对人的生存状态的体验有了新鲜的、与“现实”相关的体验,就可能产生独创性的、真正富有“现实感”的小说。而长篇小说《极地边城》,就是这样一部用富有特色的语言构架的具有独创性的、真正富有“现实感”的小说。
夏天敏小说的语言特色是其小说精彩纷呈的要素之一。昭通学院中文系赵升奎教授认为,夏天敏小说对语言有超乎寻常的体验和把握,他的小说在叙事语言方面有高原人的“口气”和特色,以丰富的方言词汇、灵活而厚实的言辞显示了积极修辞的精神。细读《极地边城》之后,你会发现夏天敏“旧瓶装新酒”的功夫很强,小说故事虽然设计在解放前,由于有新鲜的、与“现实”相关的体验,“现实感”却很强。其语言继承和发展了地道的民间话语特色,节制而极富文采的语言风格,使得小说更具唯美的特征,质朴清新,引人入胜。议论事物褒贬鲜明,议论政治深刻精辟,议论处世慧眼独具,议论文人耐人寻味,议论女人有板有眼。这些话语自然地镶嵌于叙述与对话之中,从而创造了一个夹叙夹议的小说文本。其间的议论,既洋溢着诗化的情趣,蕴含着理性的玄思,又饱蘸着对人生世态的嘲讽,机智幽默而深刻,具有较强的艺术特色,是一部以语言议论的艺术特色取胜的长篇小说。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有一种距离最渴望缩短,那就是作家与读者内心的距离。用妙语连珠来拉近作家与读者心的距离,最经典的当数现代著名文学家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一句“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所体现出来的围城意识让人回味无穷。我们欣喜地看到,夏天敏在这方面做了比较成功的探索,善于用对话描摹性情,三言两语之间个性毕现。既有诗意的描写,又有泼辣的口语,形象与心灵、结构与节奏融合无间,古典文学语言和乡村语言相结合,营造了一个强大的艺术磁场。不时在各篇章闪现的妙语不生僻,不做作,不但避免了小说空发议论的忌讳,反而增添了小说思考的力度和开掘的深度。在揭示长篇小说《极地边城》“心灵的极地,演绎了多少生命经典;岁月的边城,见证了多少往事如烟”主题厚重感的同时,也留给读者几多会心一笑,引发读者几多人生感慨!
读这部小说,除了故事性强、人物鲜活、乡土语言娴熟和富有边城特色外,情节曲折、悬念环生、画面感强。边城的旖旎风光、浪漫的爱情故事、凶险的地方争斗、神秘的仗义女侠、奇特的民风民俗,有机地将土味与洋味、原始与现代融为一体,时空跳跃性大,看点也多。何况三个女人一台戏,单单云集在边城的“大家闺秀”云霓、“英国天使”玛丽·朱丽叶和“商会千金”刘婷三个风格迥异的乱世美女就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一幅耐看的画卷!
原载《云南日报》2013年4月13日第6版(花潮副刊)

关注《艾自由的好看评论》微信公众号请长按上图识别图中二维码
[艾自由简介]
至今在《文艺报》《中国艺术报》《杂文月刊》《文学评论》《艺术百家》《中篇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等报刊杂志发表文学评论200余篇,多篇入选《新形势下文艺评论的理论与实践》《文化自觉与当代文艺发展趋势》《2014年度中青年文艺评论文选》等文论选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