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假,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一起生产假劣橡胶避孕套案侦破纪实

(2007-01-07 16:13:37)
分类: 周刊文摘
       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城出发,汽车穿梭于乡间公路,行驶了近两个小时到
达该县石牌镇,然后转乘一辆面的,沿着一条泥泞狭窄的乡村土路又行驶了一个
多小时,在当地人的指引下,记者终于找到了曾经生产假劣橡胶避孕套的窝点。
     这是一间沿路而建、面积不足20平米的普通民房,房前有个鱼塘,岸边生长着繁茂的柳树,小鸟在树枝上飞来跃去。这样的乡村美景让人很难想到,前不久,沪皖两地有关部门在这里查获了大量假劣橡胶避孕套,成功捣毁了一制假窝点。

  ■追查假劣橡胶避孕套
  今年初,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有关部门了解到有的地方在市场检查中发现少
量质量可疑的橡胶避孕套后,马上下发了《关于开展橡胶避孕套产品市场专项检
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认真开展检查,确保橡胶避孕套产
品质量。
  《通知》下发不久,3月,上海某橡胶避孕套生产厂家收到江苏某地食品药
品监管部门的函件,要求对标示为该厂生产的橡胶避孕套进行确认。经过厂家鉴
定,发现有一个批次产品为假冒产品。厂家随后将情况报告给上海市食品药品监
管局。
  其实,此前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已发现市场上出现了假冒的该市某品牌橡
胶避孕套。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稽查大队副大队长陈滨说:“之前,安徽、湖
北等省有的地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市场抽验检查中,先后抽查出一些标示为上海
某品牌的橡胶避孕套质量不合格,后来经该企业鉴定全部是假冒产品。”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一边排查市场,一边寻找线索,追溯不合格橡胶避孕
套的来源。
  4月初,上海某品牌橡胶避孕套企业向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传来一条重要
线索,称他们已掌握了不合格橡胶避孕套的来源。
  据该企业负责人蔡先生介绍,为了弄清楚这些假货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他们
从今年2月底专门选派了两名工作人员伪装成买家或销售商进行调查摸底,通过
造假者的销售网络层层追查至安庆市怀宁县石牌镇同福村,在摸清了生产窝点的
位置后,进行了踩点,将周围环境、前往路线、地理位置等作了记录,还绘制了
一份简易地图。
  与此同时,安庆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根据《通知》和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关于开展橡胶避孕套市场专项检查工作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自3月20日起,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橡胶避孕套专项检查。在检查中,安庆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也发
现少数经营单位销售的个别避孕套来路不明,执法人员对该批号避孕套实施了先
行登记保存。就在该局对此进行核查之时,上海的消息反馈过来。安庆市食品药
品监管局当即召开紧急会议,迅速启动药品监管、公安联合打假协作机制,共同
研究打假方案。

  ■沪皖联手捣毁制假窝点
  4月11日,由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稽查大队和安庆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公
安局等部门联合组成的专案组驱车前往作案现场。
  陈滨说:“镇里通往村里只有一条泥土路,刚好能容一辆汽车通过。沿途由
于道路狭窄、泥泞且凹凸不平,汽车有几次差点滑进路边的小河里。窝点很隐蔽,
从外面看就是一间普通的民房。”
  村子里很少有小汽车开进来。这次一下子开来好几辆汽车,村民们很好奇,
纷纷围过来。
  陈滨说:“窝点就在路边,左边是鱼塘,右边是一排民房。当时,现场很危
险,因为在这样的偏远农村,有一个挣钱的小企业不容易,村民们如果围攻,我
们连退路都没有。”
  此时,一路执法人员向群众进行普法宣传,疏散围观村民,另一路则直奔造
假民房。
  推开民房大门,现场的机器正在紧张地运转着,老板陈某在一旁查看机器运
作情况,两名员工一个在往机器上摆放裸套,一个在统计生产数量。
  经清点,加工现场有BCB-II型安全套包装机、塑封机、热打码机、快速脚踏
封口机等机器各1台,避孕套成品1.2万只,裸套14万只,假冒上海某品牌避孕套
纸盒1编织袋,纸箱190个,印膜1袋,20公斤装硅油1桶。执法人员通过现场询问
又从陈某的家中发现避孕套成品1.8万只,硅油60公斤,假冒上海某品牌避孕套
外包装箱430个,假冒其他品牌外包装箱700个,包装用纸盒34编织袋。现场涉案
金额达30余万元。
  窝点捣毁后,陈某因涉嫌经济犯罪被移送当地公安部门接受调查处理。

  ■谜底还未揭开
  采访过程中,安庆市怀宁县有关部门向记者介绍,陈某是从去年10月份前后
开始生产假劣橡胶避孕套的。
  记者在窝点现场采访时,当地村民也称,窝点时间不长,也就四五个月时间。
记者问住在窝点附近的一位阿姨:“之前你知道这间屋子在做什么吗?”“不知
道,平时这间屋子里有人时门关着,没人时门锁着。”“那你平常能听见里面机
器运行时发出的轰鸣声吗?”“机器声很小,有时听到一点声音也不知在干什么。
”“你最早听到机器声音是什么时候?薄凹遣磺辶耍蟾湃母鲈乱郧鞍伞!?br/> 但据记者了解,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报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有关材料上称,
陈某自2005年2月起,就组织购进“垃圾套”(电子检测不合格应废弃的裸套,
亦称废套),以每天数万只的速度进行包装,假冒市场畅销的品牌产品,不经任
何检验即卖给专门跑业务的人员,直接销售出去。
  陈某生产加工假劣橡胶避孕套的废套、包装材料等原材料是从哪里来的呢?
据安庆市一名办案人员说,废套是从河北某橡胶厂购进的。但据知情人向记者透
露,废套购进渠道不只这一家。
  为了了解谁为造假者提供原材料,5月14日,记者征得当地有关部门同意,
前往石牌镇采访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陈某。但陈某和记者玩起了“捉迷藏”的
游戏。当天上午11点,陈某说在石牌镇派出所等,记者赶过去后,怎么也找不到
此人。派出所干警通过电话和陈某联系,陈某称在回家吃饭的途中骑摩托车摔断
了腿,现在同福村卫生室治疗。记者又马上赶到同福村,问遍了村里的3家卫生
室,都说没见陈某来过。派出所干警又通过电话和陈某联系,这回他又说在望江
医院看病。记者见天色已晚,只得返回。
  记者随后又通过种种渠道试图采访当地公安机关,但最终未能如愿。记者想
方设法找到了陈某的手机号。5月20日下午2点40分左右,记者拨通了陈某的手机,
一段彩铃《两只蝴蝶》的旋律过后,陈某与记者进行了简短的交流:“你生产橡
胶避孕套的废套是从哪里来的?”“我通过温州的一个老板介绍弄来的。”“从
哪里弄来的?”“他说是从北京那边进的货。”“包装材料又是从哪里来的?”
“也是从温州老板那里弄来的。”“你是以什么理由取保候审的?”“我家里很
困难,设施都是借钱买的。具体情况你可以向公安部门了解。”
  没等记者再次提问,他就挂断了电话。
  陈某是从何时开始制假卖假的?他的废套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在他的背后是
否隐藏着更大的制假售假行为?一系列疑问困扰着记者,解开疑惑只能等待公安
部门对该案的最终调查处理结果。
 
                                   文/本报记者赵宗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