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式家具中有一款“博古架”,它是一个可以摆放各种陈列品、用品、书籍等的架子,形式比较花哨,本身就有装饰的作用;无奇有偶,最近也见到一款法国设计师设计的类似博古架,而法国人大概从来不会把古物放在自己的书架上,因此,这个架子也把可能叫做“博古架”,按照结构——由八个圆孔构成,按照形式——外形有点像一朵云彩,所以叫做“八孔书架”( 8
holes bookshelf cloud bookshelf),放在地面上,既是架子又是没有扶手的、可以坐的凳子,与我们传统的博古架总是完整单个不同,这个八孔书架是可以随意拼装,因此,八孔之外可以再添另外一个八孔,几个八孔叠加,可以布满整面墙,也可以在书房中间独立,成为分隔两个空间的屏风,更可以甚之:成角度拼接,形成围合空间,用玻璃钢做成,很结实,因为设计得好像一朵云彩,色彩选择多,因而可“亦私亦公”:用在客厅、餐厅、书房、卧室、办公室、酒店、酒吧,甚至学校都行。“八孔云架”有意大利卡帕里尼公司(Cappellini)制造,设计师是我们讲过的两个法国青年产品设计家罗安.波罗列克(Ronan
Bouroullec)和艾尔文.
波罗列克(Erwan Bouroullec)兄弟。
说起这两兄弟,还真是一对“鬼才”,他们设计的产品软软硬硬,一应俱全:家具、茶具、灯具、厨具、瓷器、文具、织品,大大小小,林林总总,好像简直就没有他们不能设计的东西一般,而且他们的作品几乎每一件作品都独具创意,颠覆了这些产品类别原来似乎已经定型了的刻板面貌。
这一对七零后的年轻设计师就像是从他们家乡布列塔尼吹过来的一阵清新微风,给现代设计注入了新鲜气息。过去,除了菲利普.斯塔克以外,世人几乎就说不出什么法国产品设计师的名字了,可从他们开始,法国产品设计师一举而成世界知名厂商心目中的“抢手货”。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重要设计厂商都找他们设计产品,比如瑞士-德国的家具厂维特拉(Vitra)、生产塑料家具的意大利厂商玛吉斯(
Magis)很卡特尔(Kartell), 法国现代家具商林奈.罗瑟(Ligne Roset)、
日本时装大师三宅一生(Issey
Miyake)和生产这款八孔云架的意大利家具厂商卡帕里尼公司(
Cappellini)这两位设计师是亲兄弟,哥哥罗兰1971年出世,弟弟艾尔文在1976年才出生。罗兰在法国巴黎的高等艺术与设计学院(Ecole Nationale Superieure des Arts Appliques et
des Matiers d’Arts, Paris)毕业,又在巴黎的高等工艺学院(Ecole
Nationale Superieure des Arts Decoratifs, Paris)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自己开业设计,同时也在几个法国的艺术学院教书。弟弟也是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毕业生。兄弟俩的设计颇有创意,在法国和国际设计界获得过不少重要奖项。1999年两兄弟在纽约的国际当代家具展上获得最新设计奖,引起国际设计界的重视。

从八孔云架的设计来看,这件产品既是功能性的书架,又是室内雕塑和陈设,两兄弟喜欢把功能、浪漫感结合在一起设计,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故意混淆设计和艺术的界限,他们把白领青年中产阶级作为自己的目标客户——因为这群人喜欢带着自己的家具和用品换工作,并不刻意追求固定的住处。从1990年代开始,他们一直用两兄弟的名义来命名自己的作品的,不过事实上大部分作品都是兄弟两分开设计的,在短短的几年中,设计了超过2000件产品,且大都获得很高的评价。波罗列克兄弟的作品,现在算是最时尚的家居用品之一了,在欧美的白领潮人家里总会有几件他们作品的。
前两年,瑞士制片人哈特维特(Gary
Hustwit)拍了一部关于工业产品设计的纪录片,原名是“Objectiied”,意思是“对象化”、“目标化”,很难翻译,我看市面上都叫做“设计面面观”,这部纪录片采访了十来个最具有代表性的当代设计家,如迪特.兰姆斯(Dieter
Rams)、苹果电脑设计总监约纳森.艾佛(Jonathan
Ive)、宝马前设计总监克里斯.班戈(Chris
Bangle)等等,其中就有罗安.波罗列克和艾尔文.
波罗列克两兄弟,这个纪录片的拍摄,也标志着他们进入了世界最有影响的设计师行列。
“八孔云架”经常让我想起积木来,其实每个成年人心里都还有一种童年的成分,买书架可以堆砌,正好满足了我们对积木的记忆,也就是童年的记忆。能给在产品中积淀童年记忆,这是多么好的设计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