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中外艺术史”一样,“中外设计史“也是一个比较陈旧的名称,是多年前封闭型教育所造成的课题情况,但是很多学校沿用这个方式,要一下子改过来不容易。我最近就面临两次这类课程的挑战,第一个是我们自己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按照室内、景观设计专业要求,讲“中外建筑史”,涵括面太大,很难讲得面面俱到,另外一个就是澳门科技大学的博士生班的“中外设计史”课程。
澳门有两个主要的大学: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后者有点类似德国的“Hochschule”,强调应用性。澳门科技大学有艺术学院,近些年很注重设计学科的发展,因此在2015年招收了博士生班,请我去担任这门课程的教学。我考虑了一下,保持课程名称,基本上集中在现代设计史的部分讲述。因为博士生班同学来自国内各个大学,前面学士、硕士阶段学过的课程参差不齐,我这门课有些修整整个现代设计史的意义,而前面部分主要是理论研究方法、现代设计定义解释,也是在硕士和本科课程中没有的。
我的时间非常有限,而课程学分必须上足,因此这门课上得颇为辛苦。我均是周五完成大学的事务之后,辗转回到从香港再坐船去澳门,晚上开始给博士生上课,连续进行,早中晚的课程,但是同学们都精力充沛,讲学过程很顺利。考虑到这个课题有许多人关心,因此我带了我们学院的录像老师来做了全程录像,今天刚刚整理出来,在这里分段给大家看,如果看过我的现代产品设计史、现代建筑史视频的人,对于这一课程一定很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