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流行推动旅游文化、旅游地产,古镇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山西平遥、安徽宏村、云南丽江、广东潮州都吸引了不少的游客,因为多年失修,有些古镇过于破败,不得不重建部分或者全部,比如云南的丽江,经历了几次地震,大部分建筑都倒坍了,在原建筑基础上按照木结构重建,倒也说得过去,不过我看到的旅游点建设方式,大多数是推到古旧,然后按照古镇样子重做一个,因此所谓的古镇基本是一个崭新的假古董,就拿北京的前门重建、琉璃厂重建来说,就属于这一类。这种做法,好在快,坏在拆,建好之后,旅游带动了,但是历史也就荡然不存了。
去欧洲游玩的人肯定看过许多古镇,几百年的古镇比比皆是,特别是意大利一带,超过千年的古镇也不少,很多人说破破烂烂,就是对历史的一个基本的态度了。历史本身就古老的,如果看起来崭新一样,就不是历史了。好像你说家里的老人太老了,模仿想做一个整容手术让老人家看起来像个年轻人?古镇改造如果有这种嫌老思想,肯定是做不好的。
美国历史比中国短得多,肯定没有中国这样古老的镇,也正因为他们历史短暂,因此即便是几十年、百年的镇子,也不轻易拆建,而是采用很精致修复的方法,一点点修改,并且最重要的是在过程中保证镇里的原居民不离开,有居民的镇才有生命,这一点我看很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在美国西南部有好多民宅,是在18、19世纪墨西哥时期建造的,有些更可能起于16、17世纪的西班牙时期,这里的建筑大部分是就地取材的“干打垒”建筑,也就是我们说的干晒泥砖建造的,墨西哥人叫做adobe,用泥、稻草梗、水搅合,用木模压出,晒干就可以做建筑材料了,因为这片广阔的地区缺乏雨水,因此干打垒砖不会被冲刷倒坍,几十年、上百年、几百年的干打垒建筑在这一带屡见不鲜,也就成了西南部美国民居建筑一个最突出的特色了。在新墨西哥、亚利桑那这一带时有所见。比如新墨西哥州著名的旅游、画廊小镇圣塔菲(Santa
Fe)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干打垒的建筑群,即便是新建造的旅馆、停车库,也遵循这个式样,城内泉水淙淙,杨柳青青,黄色的土砖建筑衬着蓝色的高原天空,颇有古风。每年吸引好的人来旅游、度假,有些艺术家干脆就住在这里,创作和生活。好像著名女画家乔治亚.奥基弗(Georgia
Totto O'Keeffe 1887 – 1986)就是在这里住了一辈子的。
美国西南部高原上,这类小镇其实很多,在新墨西哥州、亚利桑那州开车,不时就会遇到一个,特别是在印第安人居留地内,很常见,如果从包括古迹的角度来看,除了少数几个已经出名的干打垒小镇之外,大面积干打垒村镇的保护却不理想,是因为这些干打垒建筑需要经常维护,如果本身没有太大的文物价值,从管理方便的角度来说,美国人往往改为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即便保持干打垒的形似,也仅仅是个“壳”而已。因而,少数几个具有文物价值的干打垒小镇的保护、维修、重建就往往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了。

新墨西哥州的古镇圣塔菲旁边有格兰特河( Rio Grande)流过,从这里往北,和另外一条在沙漠中蜿蜒的小河查玛河( the
Chama River)交汇的地方,有一个非常小的著名的干打垒小镇,是一个全部建筑都是用干打垒建成的古镇,叫做奥基.欧文根(Ohkey
Owingen),位置在新墨西哥州内,在一个印第安人的居留地(
Preservation)上,整个居留地占地面积是16,000英亩,有六百年历史了。是国家保护的历史古迹。其实,美国的这类印第安人居留地都是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不能够拆迁,也不能够开发房地产。这里原来是美国西南部的普韦布洛印第安人(Native
American
Pueblo)一个部落的驻地,这个部落在欧文基定居了600多年,基本和外界没有什么接触,非常平静,我曾经在1990年代在去圣塔菲的时候开车去过,表面上看起来完全荒废了,充其量是一个村而已,我去的时候,看见村庄过于凋敝,很多年轻人已经迁移出去了,冬天的寒风刮着骆驼刺在村里小广场上滚过,好像西部电影里面那种空无一人的村子一样。其实这个镇一直有一些普韦布洛部落的人在居住,人数估计在2000左右,但是因为没有什么工作机会,人口持续下降,人口越少,村镇状况就越来越差,缺乏维护,破损的无钱修复,颓败的建筑物比比皆是,如果单凭本地人的能力,这个小镇迟早是要整个会消失的。
美国联邦政府的住房与都市发展部(
HUD)启动了一个整顿奥基.欧文根的计划,这个计划很仔细,我们习惯这类计划首先是全面规划,而他们的这个计划是保护居民、全村保护、逐步改建设施,没有旅游开发这一条,整个计划就是一个保护项目,没有市场经济的目的。有趣的是这个计划的第一步是帮助村民回到村镇里居住、工作,如果没有人的村镇,是死村,因此从居民抓起,才是重振古村的首要步骤。有联邦政府出资整修古宅,并且用低廉的价格租给村民,然后再改造镇中心小广场,整个奥基.欧文根古镇的重新设计、修复项目交给一家非常有经验的公司,叫做AOS(Arkin
Olshin Schade
Architecture)广场上有好几家小商店、一家古老的砖石结构的教堂,通过这个计划都得以妥善的休整,重新启用。

这个项目倒很值得我们学习,因为我们现在所谓的修复古镇,基本是全部拆了,重新建造一个,基本是假镇换真镇的做法,省事,却也就扼杀了历史细节。这个奥基.欧文根的修复,从2005年就开始了,最早是由墨西哥州的历史遗迹保护委员会(
the New Mexico Hisotric Preservation
Devision)投入启动的7,500美元,注意:仅仅是7千美元启动金而已。这次统计,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有60栋,这些建筑都有人居住,这里包括了20多个核心历史文化点,这些建筑结构已经破败得很严重,有些窗户脱落、部分倒塌,屋顶长满了植物,墚衍很多都腐烂了,其中有几栋建筑完全倒坍。用了政府这一小笔启动金,修复专家、建筑师开始一栋一栋的休整,到2010年左右,他们已经修复了20来栋,古建筑没有办法大规模的兴建,只能一栋一栋的休整,因此需要耐心、持之以恒的政府支持,也需要村民的配合。在字符过程中,这个村的普韦布洛居民中的老人还志愿来担当顾问工作,告诉工作人员一些建筑当年的细节,便于更加准确的修复。
修复、整理奥基.欧文根这个古老的印第安普韦布洛村镇的目的不仅仅是修复一个村子,更重要的是重建这里的传统居住文化,让普韦布洛人重新在这里居住,过自己的生活,这个修复的工作因而和我们国内看到的绝大多数修建“旅游文化村”大相径庭,。在修建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现有村落的住宅建筑布局,完全不拆建、因为原村落虽然凋零,但是依然有原住民居民,因而整个项目就是为了发扬这种居民的传统文化,继承文脉,使之发扬光大,
最近去看这个项目,的确很仔细,单是规划设计就做了25年,这25年同时还细心的更换了整个镇的公共设施,比如地下管道、排水系统、煤气管道、电器管道的敷设,整个地下现在都是当代的设备支持。整个项目到现在从州政府有关遗产保护主管部门、旧城保护基金会、联邦政府的住宅与城市发展部一共投入了大约800万美元,因为项目是一个需要时间慢慢休整、建设的历史镇子,因此每年投入不大,在于精工细活、细心打造,保证居民生活不受影响,最终完成古镇的更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