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画人生片段

(2012-04-28 18:51:29)
标签:

中山纪念堂

依恋

广州电视台

节目

木炭画

杂谈

分类: 演讲与讲座
   

 

用画来捕捉自己的记忆,表达自己一种情绪,是很多艺术家创作的动机,我最近也为广州记忆画了一批画,即将在广州红专厂“铁幕”画廊展出一个月。

对于广州,我总是有一种依恋情绪,是因为我的童年是在广州度过的,我想任何一个人,无论是多么艰辛,但对于度过童年的地方总是会有一种很特殊的感觉的。而我对广州的童年记忆,则很特殊,第一是因为这是一个安静的南方城市,当时广州人口一百万人,是现在规模的十分之一不到,这一百万人大部分是讲白话的广东人,那时候即便是东莞、顺德、台山、新会的人来到广州,都被说成是“乡下人”,所以当时的城市那是一个极为本土化的地方;规划、公共建筑有本土化特色,而文化、饮食也地方化得很强烈。那个城市很清晰的按照观音山、中山纪念堂、市政府到海珠桥的中轴线,沿珠江而分布,西有西关,东有东山,南是“河南”(海珠区),北有越秀山,区与区有差异,街与街之间不同,千年老城,加上民国规划建设,已经有一个比较固定的形象,而且那个城市还是一个经历了日本占领之后的广州,所谓“光复”,整个城市还处在恢复之中,百废待兴,四年之后接着就是广州解放,家门口的市政府看着换了旗帜,门口站岗的士兵的服装完全不同了,因此这又是一个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这两次变化,对我的家庭和我自己都有很大的影响,这种感觉是很强烈的。对广州的依恋加上很多朦胧的疑惑,是我对旧日广州的感受。多年来有点着迷于那种记忆,最近两年开始用木炭笔把这个记忆画出来,完全出于感受、回忆的画,木炭是很好用的一种媒介,我用的是柳条烧成的木炭条,画起来很轻松、流畅。画出来之后给朋友看看,好些人喜欢,建筑师冼剑雄说这批素描像水墨,我听了很高兴,因为这本来就是画的原意了。

我本来是想到什么画什么,后来居然积累到几十张之多,广州红专厂的“铁幕”画廊和我商议,把这一批作品在2012年的5月6日展出,地点就在画廊里。画展开幕在这一天下午的3点钟,届时会有好些艺术界、设计界的朋友去出席,各国驻广州的总领事也会来的,这个画展希望大家有时间去看看,也欢迎大家在开幕的时候出席,有一番热闹,也或许会有一些感触的。

最近,广州电视台有一栏节目,叫做“广州这个地方”,访问一些和广州有关的人,采访一些和广州有关的事,很有趣。他们找到我,希望做一期节目,我自然答应了。这个节目已经在两个星期前播出了,节目中拍摄了这批画中部分,因此我在博客上把这个节目的视频放上来,给大家看看,也了解我在这里说的木炭画是什么样子的。

 

 

 

2012年4月2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MVS椅子
后一篇:巴黎的5.5设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