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受之
王受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998
  • 关注人气:83,6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柳宗理(Sori Yanagi)的蝴蝶凳

(2010-11-05 10:00:07)
标签:

柳宗理

日本

现代美术馆

世界现代设计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

杂谈

分类: 设计

柳宗理(Sori <wbr>Yanagi)的蝴蝶凳
    柳宗理(Sori Yanagi)

好多年前,我还在写《世界现代设计史》的时候,就注意到日本战后出产的一把很特殊的凳子。那个凳子叫做“蝴蝶凳”,英语翻译为butterfly stool,两片弯曲定型的纤维板,通过一个轴心,反向而对称地连接在一起,连接处在座位下用螺丝和铜棒固定。这种造型很像是一只蝴蝶的正在扇动的一对翅膀,这张凳子因而就取名叫蝴蝶凳了。1957年蝴蝶凳在米兰设计三年大赛上获得著名的“金罗盘”奖(compaso d’Oro),是日本工业产品设计最早在国际设计界崭露头角。这个凳子的造型,敏感的人可以感觉到来自日本传统建筑的构造,从早期“神道教”的拱门上就可以看出它的渊源,把传统和现代化的技术结合得如此精妙,实在令人叹服。

柳宗理(Sori <wbr>Yanagi)的蝴蝶凳

柳宗理的作品很多,比如他在1957年米兰设计大展中展出的白瓷茶壶、不锈钢水壶,或者很现代的电唱机、缝纫机,到汽车设计,所有的设计,都体现了融合日本传统手工艺的特征。他擅长用现代技术、现代材料作为手段,创造出具有日本感觉、日本风格的现代产品来,因此被国际设计界普遍视为日本工业产品设计的开创人之一。

日本的现代设计严格来讲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才真正开始的,战前虽然有少数人在做探索,但是总体来看,成为规模,成为行业,是在战后。从那时开始到现在,整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日本已经成为世界设计重镇,日本设计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不论是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或是时装设计、建筑设计,一直到动漫画、电玩设计,都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最近,东京国立现代美术馆连续举办日本设计大师的个展,就是为了让人们有机会回顾一下过去这半个多世纪以来,日本设计走过的历程。

“柳宗理——生活中的设计展”是2007年1月份在东京现代艺术馆二楼第四号展馆开幕的,展出了这位大师多少年来设计的各种产品,从蝴蝶凳,到白瓷茶壶,到最早在日本第一届工业设计展览上展出的电唱机(1952年),家具、缝纫机、汽车、和建筑物(例如行人过街天桥)等。给观众一个全面了解柳宗理及其设计的机会。展期中还有几场专题讲座,分别请了日本传统工艺的研究人员诸山正则、木田拓也、著名工业设计家深泽直人和烹饪设计家(日本叫做料理设计师)掘井和子来主讲有关柳宗理设计的主题。因为美国这边正在上课,走不开,我没有能够去现场参观和听课,很有点可惜。后来有日本学生给我带来了展览的资料和相关书籍,看到在他的设计中,生活、美学,结合得如此和谐,传统、现代,衔接得天衣无缝,毫无突兀的感觉。这一点,我们中国的设计师还在努力探索之中。而在日本,那么多年以前就已经达到这样炉火纯青的地步。柳宗理的设计,对年轻得中国设计师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启迪。

柳宗理(Sori <wbr>Yanagi)的蝴蝶凳

柳宗理(Sori <wbr>Yanagi)的蝴蝶凳

大概因为自己是做设计史论研究的,因此对这类回顾展、或是出版的回忆录总是很感兴趣。东京国立现代美术馆的举办的系列展览中,还有好几个日本设计奠基人的展览,比如渡边力(Watanabe Riki)、山口勇(Isamu Noguchi,是日裔美国设计师)、森正洋等等。

有机会去日本,应该好好去看看的。日本现代设计比中国起步早,其发展过程中的不少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可惜现在我们年轻的设计师中,知道柳宗理的恐怕已不太多了。

蝴蝶凳迄今依然是很让我心仪的一个设计,那么简单,那么复杂,那么出世,又那么情色浓郁,一把简单的小凳子,能够做出这么复杂的感觉来,真是内功了得啊!

 

 

 

 

 

2010年11月5日,于洛杉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永恒之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