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建筑艾菲尔铁塔时代报巴黎杂谈 |
分类: 建筑 |
说实话,我从来没有上过艾菲尔铁塔,原因是怕和游客挤着排队。虽然这个铁塔是巴黎的地标,我却最多走到旁边看看就算了。
艾菲尔铁塔举世闻名,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是人们留影最多的建筑。自1889年以来,已有1.85亿人登上过艾菲尔铁塔,游客最多时达一天1.7万人。
然而谁又能想到:这座举世无双的铁塔是在一片抨击、谩骂和反对声中建起来的。这个从被漫骂到被视为最经典的巴黎建筑的经历过程,是现在好多建筑师拿来为自己不成功建筑背书的一个最经典的例子。你要说这个建筑不好,有问题,他们就会说:跟艾菲尔铁塔一样,过100年你就知道我的建筑有多么好了。根据我自己看到的资料记载,从铁塔开始设计建造的时候起,因为它独特的用材——全部采用钢铁结构,还有奇异的造型,遭到了许多法国人的强烈反对。当年批判艾菲尔铁塔的意见无非两大类:一类是说形式古怪,和巴黎的新古典主义城市面貌不符合。意见不错,不过艾菲尔铁塔周边没有什么建筑,完全是一片开阔的空地,树林、草坪,因此,这个造型独特的建筑没有一个和城市近距离冲突的问题,这和蒙特巴纳斯高楼的情况是不同的。另外一类意见则更多从功能考虑,认为不应该花这么多钱做一个没有什么功能的铁塔。但支持的意见说:巴黎需要一个地标,一个制高点,在铁塔以前,最高的地方是蒙玛特高地,那里是贫民区,除了那些去圣心教堂祈祷的人以外,没有人会去那里看巴黎。因此,铁塔作为了巴黎的地标,作成观赏巴黎的制高点,具有其他任何巴黎建筑都没有的功能,于是也就被逐渐接受了。
回想起来,当时的反对意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派是一批比较守旧的文学家、艺术家;另外一派是材料建筑行家。自 1886年铁塔设计图纸公布之日起,攻击、反对的呼声就接连不断,他们掀起了一场“反对300米(高)的运动”。特别是1887年2月14日,工程正式开工后的第19天,巴黎《时代报》发表了由一批艺术大师和建筑师联合签名的抗议书《反对修建艾菲尔铁塔》。 此宣言说:
“我们——深爱巴黎之美,珍惜巴黎形象的作家、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们,以法国特色被蔑视、以法国历史受威胁的名义,满腔义愤地抗议在我们首都的心脏位置修建一座毫无意义的怪物——艾菲尔铁塔……人们去设想吧,巴黎美丽的建筑怎么能与一个使人目眩的、可笑的、黑色怪异的大烟囱相融合呢?黑铁塔以它野蛮的格调破坏了整个巴黎建筑的氛围,使巴黎传统建筑变得丑陋了,著名建筑随之掉价了,美丽的巴黎将在一场恶梦中消失。在今后的20年中,我们都将看到世纪怪物——那个用螺栓固定的铁皮柱子在城中央颤抖着晃来晃去,如同一滴墨水洒在一张白纸上一样,给巴黎脸上涂上了可憎的污点。”
在抗议书上签名的有不是鼎鼎有名的文化人和建筑师,包括作曲家古诺德,作家莫泊桑,作家小仲马,诗人科佩,诗人勒孔特,诗人、工程师、科学院士波吕多莫,画家、雕塑家布格鲁,画家、雕塑家麦索尼,悲剧作家萨乐杜,建筑大师克尔尼,作家布洛伊,作家魏尔兰,作家胡斯曼。
除了抗议书的公开谴责之外,这些名人还单独发表言论和文章抨击艾菲尔铁塔。胡斯曼骂铁塔是一个“空壳蜡烛台”;布洛伊咒铁塔是一个“可悲的高脚灯台柱”;科佩称铁塔是“变了形、未完工的铁桅杆”;魏尔兰发誓“宁愿绕道走,也不愿看它一眼”;莫泊桑也扬言“铁塔建成之日,是我出走巴黎之时,我要远离法国”。
面对反对和抗议,铁塔的设计者,建筑家、工程师艾菲尔做了正面的答复。《时代报》在同一天登载了艾菲尔先生的答记者问,他阐述了自己的建筑艺术理论:
“我认为,对我来讲,铁塔将有它自身独特的魅力。这是因为,我们是工程师,难道我们搞建筑的工程师就不注重建筑物的美感吗?难道我们只关注牢固性和永久性而不尽心尽力去追求它的美感吗?难道力的因素与美的因素真的不能和谐与统一吗……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我所设计的、经过精确测算过的弦形基座与平台连接的曲线造型将既牢固又美观,达到力与美的和谐与统一,打消人们对铁塔安全感的种种忧虑,从而显现出整体设计的大胆及魄力。”
攻击、责难和反对都未能动摇铁塔建造者的信心和决心, 1889年3月31日下午1时30分,当时世界第一高度的艾菲尔铁塔正式落成剪彩。艾菲尔先生手举法国国旗走了1710个台阶登上塔顶,在21响礼炮声中,把国旗插到了铁塔顶上。 他说:“法兰西国旗是世界上唯一一面有300米高旗杆的国旗”,为此,他感到自豪。
各种非议随着铁塔的建成而慢慢消失了。巨大A形钢筋铁骨不但不觉笨重,反而显得优美轻盈,它高大耸峙、势压全城,逐渐与巴黎建筑景致相适应,最终成为了巴黎的象征。它的现代美征服了各界人士,在1889年国际博览会期间,就有200万人参观了铁塔。发明家爱迪生在参观了铁塔之后,把自己制作的演示型双镜双声筒留声机献给了艾菲尔,并亲笔题词:“献给建造如此巨大、如此现代化建筑典范的勇敢建设者——艾菲尔”。
“9.11”事件以后,对艾菲尔铁塔的管理严格多了。因此我有些同事说我早在好多年前就应该上去的,现在排队要等好久好久了。我倒没有什么遗憾,因为在飞机上看巴黎,也好多次了,其实真正精彩的巴黎,还是得走在里面才领略得到的。
一百多年来,在艾菲尔铁塔上发生了许多趣事和奇事。1912年2月4日8点半,巴黎的一位裁缝弗郎·赫什特穿上自己制作的“衣服伞”从一层平台上 跳下来,试图成为飞人,但他未能成功,摔死在塔下。1923年6月2日,《小巴黎人报》记者皮埃尔·拉比克骑着自行车从塔顶骑到塔底。1963年9月23 日,世界第一名宇航员加加林登上了铁塔。1984年4月18日11时,一对英国恋人阿芒达·杜卡和米克·麦克卡迪从三层平台跳伞而下,用时45秒钟,成功降落在塔下的战神广场上。1984年3月31日11时30分,美国27岁的飞行员罗伯尔·姆基亚迪驾滑翔机从铁塔搭形底座下穿过。
去年我去巴黎的时候,巴黎正在和伦敦争夺奥运会举办权,铁塔上面有巨大的2012的字样,很是显眼。后来在电视上看见巴黎落选,好多人望着铁塔流泪,真是为他们难过。
2009年11月4日,于洛杉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