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当代平面设计(中篇)
(2008-10-06 10:43:55)
标签:
风格派平面设计现代主义杜森荷兰杂谈 |
分类: 设计 |
一般人在谈荷兰设计的时候,比较注意“风格派”运动,其实荷兰的独立设计对于奠造荷兰现代设计起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其中一个很主要的设计家叫彼德·兹瓦特(Piet Zwart,1885-1977)。兹瓦特原来是荷兰的一个建筑家,对于新设计非常感兴趣,很快转变设计方向,开始从事平面设计。他在1919年与荷兰“风格派”接触,并开始与这个现代设计集团来往,但是他却没有参加这个团体。他不但对于传统的对称式平面设计不满,对于“风格派”单调地强调纵横编排的方式也感到不满意。他在31岁左右开始从事平面创作,从一开始起,就努力探索能够在传统平面设计风格和“风格派”风格中找出平衡点来。他还努力把两个看来完全对抗的现代艺术风格结合起来:达达主义和构成主义。具体到设计上来说,就是在稳健的平面平衡中找到活泼的因素,达到构成和跳跃性的相对平衡。他在1930年开始设计的一系列广告海报、书籍都体现了这样的意向。他的设计基础依然与“风格派”相似,采用纵横的结构形式。但是,他却不完全循规蹈矩地依照纵横编排方式,利用跳跃编排的文字,或者大小交错,或者倾斜编排,来打破刻板的“风格派”方式。大约他从来没有受过正式的平面设计训练,因此基本是个业余设计家,所以反而没有受到当时流行的各种平面设计潮流的左右,比较自由地创作。而他的建筑设计基础,又使他具有很好的形式感,这种特殊的背景结合,使他的设计具有与当时荷兰的“风格派”或者传统方式的设计都不一样的特点。他设计的一些商业广告,具有强烈的达达主义特点,文字排列错落,大小参差不齐,纵横交错。比如他为荷兰的一个企业NKF(the NK Fcable works cataloque,1926 and 1928)设计的产品目录,就具有强烈的这种特点。在“风格派”刻板沉闷的风格风行一时的情况下,的确给荷兰的平面设计带来一阵清新的空气。他认为20世纪的人受到各种视觉信息的轰炸,因此,设计家的工作是减轻他们的这种视觉压力,设计必须清新、轻松和欢乐。
兹瓦特在从事平面设计的同时,也继续从事室内设计和产品设计,也从事设计教学工作。他对于摄影具有很浓厚的兴趣。在他的平面设计中,他有意识地运用了摄影拼贴方法,既具有现代主义的特点,也具有达达主义的特色。他给NKF公司设计的1928年的产品目录的设计上,就采用了照片拼贴的方法,令人耳目一新。他曾经自称为“平面玩家”(Typetekt),说明他是把平面设计的各种因素进行类似游戏般的组合。他的建筑出身,给他提供了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他是把平面设计的各种因素,比如字体、插图、版面的组织、文字和装饰,全部视为建筑材料,进行建设性的构成和安装。因而,他的平面设计具有非常灵活的特色。他自己的企业标志说明了他的立场:那是一个黑色的方块,旁边有一个字母P,代表他的名字的首写字母,坚实而又具有变化。
荷兰现代平面设计还有一批很有影响力的设计家,包括亨德里克·维德曼(Hendrik N. Werkman,1882-1945),威廉·桑伯格(Willem Sandberg,1897-1984)这些人,对于荷兰的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都是很直接的。
这种现代设计传统的直线型继承发展方式,我是前几年参观的荷兰现代设计展(the RAS show)上感到的。比如我看到两个很杰出的荷兰设计师的设计,这两个人分别叫做林达.凡.杜森(Linda van Deursen )和阿曼.梅维斯(Armand Mevis)。他们都在1986年毕业于盖利.里特维特设计学院(the Gerrit Rietveld Academy),在阿姆斯特丹工作。他们的作品就是那种理性主义的自然延展。看看他们的谱系,老师是格特.杜巴(Gert Dumbar),荷兰现代主义平面设计师,而他的老师是荷兰平面设计现代风格大师彼得.兹维特(Piet Zwart),这个人是现代平面设计的奠基人之一,而学院的名称来自“风格派”的奠基人Gerrit Rietveld)。也就是说从一个普通的荷兰设计师上溯三代,一般都可以追踪到现代主义第一代大师那里,这样清晰的设计发展脉络,恐怕其他国家望尘莫及了。
林达.凡.杜森和阿曼.梅维斯组成自己的“乒乓”事务所(Pingpong),而这个事务所的全部成员都曾在杜巴事务所(Studio Dumbar)工作过,就是他们老师的事务所。
他们的设计事务所(现在称为“Mevis & Van Deursen”事务所)对于当代荷兰平面设计影响很大,作品创意特别,文化沉淀深厚。他们设计了好多文化项目的平面作品,都非常精彩。他们为荷兰博物馆(the Stedlijk Museum)设计的新标志,为荷兰大时尚集团Viktor & Rolf设计出版物、时装、企业形象,为鹿特丹设计城市的标志形象,都是很经典的作品。现在林达.凡.杜森担任了盖利.里特维特设计学院的平面设计系系主任,她的大部分同事都跟她学习过,而她的一个同事叫做约伯.凡.本涅科姆(Jop van Bennekom)则是梅维尔的学生。本涅科姆自己也在里特维特设计学院教书,而梅维斯则担任了荷兰重要的设计杂志《 the Werkplaats Typografie》和《 Arnhem》的评论专栏作家,他们都在美国耶鲁大象的艺术设计学院担任教授。他们教育出来的学生,自然也就把他们上两辈人的现代设计传统继承下去了。我们在荷兰外围的人对于他们设计的内部如此密切的族谱关系总是感觉很惊异。在他们圈子里,绕来绕去的,最后你发现都有谱系关系,因此风格的传承性非常强。
荷兰货币是国际平面设计的杰出典范,设计师是乌杰.奥克斯纳(Ootje Oxenaar),他担任过荷兰PTT电讯公司“美学设计部”( the ‘Aesthetic Design Department’ of the PTT)的主任。他回忆自己的这段经历的时候很有感触,公司没有给他的设计设定利润目标,而是要他负责设计出具有高度美观的现代形象、具有良好的精神内涵的形象来。虽然现在荷兰最大的两家通讯集团PTT和KPN都私有化了,但是对于设计的这种原则在两家公司都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从RAS设计展看荷兰的青年一代平面设计师的作品是很令人振奋的,感觉是江山代代有人出。最突出的感觉是他们代和代之间没有明显的高低之分,我现在看好多国内的展览,明显可以看出一代和一代的差异,后劲不足感觉很强。在荷兰的设计展览中这种感觉基本没有,说明他们设计教育的水平、国民设计素质的总体水平非常的高。荷兰另外一个平面设计奠基人威廉.克劳威尔(Wim Crouwel)曾经为发展出一种具有“中性”化特点的平面风格而探索多年,减少个人的表现成分,增加更多的国际视觉传递语汇。而我们看到当代荷兰设计师则尽力能够在有限的可能性中找到最大发挥自己、表现自己的空间,如果说当代的荷兰设计和早期的现代主义设计之间有什么差异,我看这就是最大的差异所在。当然,互联网的发达,使得这种个人风格的表现变得越来越小,但是只要有机会,荷兰平面设计师们还是很全力以赴的投入表现自我的方向上。对于荷兰设计师来说,不存在“老”媒体和“新媒体”的差异,老的和新媒体都是平面设计的载体,载体变了,但是视觉传递的原则其实并没有发生变化。
因此,我感觉荷兰平面设计的有两个特征是非常显著的,第一个特征是现代主义风格的稳健性。在荷兰,差不多所有的设计都具有强烈的现代主义特征,理性主义的现代版面编排占主导地位。而第二个特点就是在理性主义的前提之下的个人表现和发挥,荷兰国家不大,因此这两个特征基本可以说是贯穿他们绝大部分设计作品中的。